我早就表達過這個疑惑,今年多地的水災並不輕,怎麼在熱搜上沒翻出多大的浪花呢?
一開始是梅州,後來是歙縣,浙江也出現過一些區域內澇,接下來又到了湖南。
我今年第一篇寫災情的稿子裡就發出過這種疑問,「媒體有報道啊,央視都報了,真的還是捂嘴的原因嗎?」
從近日湖南平江發布的公告來看,似乎不是這樣。
湖南平江發布了災情報告,水患嚴重,前所未有。城區街道、老城區、居民區幾乎全部被淹沒。因此呼籲社會捐款,並且將全部用於群眾建設家園。
按理說,這種災情求助社會的報道,人們就算心有餘而力不足,那也是默默點個讚,而不是其他一些「奇怪」的操作。但現在你看,4.4萬條評論的評論區里,可以說是滿目詭異。
「有強大的祖國做你們的靠山,相信你們一定會戰勝一切苦難。」
「正在研究捐款事項,捐款或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對不起,我怕被騙。」
「謹防電信詐騙,莫要惡意捐贈。」
「沒毛病啊,按照某法官的答覆,不是你放的水,你為什麼要去管?」
這些話明着看上去是在表達對「捐助」的拒絕,但實際上都不算「無根之水」。有的話,是官方之前說過的;有的事,也是他們之前做過的。很顯然,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並沒有忘記那些,並把它記了下來。
無獨有偶,在江西九江號召村民回鄉抗洪的消息下面,也是同樣如此。
有人問「能把郭美美的賬戶告訴我嗎?」
有人問「捐了不給用途說明,能報警詐騙嗎?」
還有人乾脆不藏着掖着,直接說自己也想去紅十字會,或者問「捐了能到群眾手裡嗎?」
民心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齊魯新聞發數據統計視頻,說今年企業救災捐款數額明顯下降,演藝界救災行動相對沉寂,有救援項目的互聯網籌款額,從去年的最終籌款700萬元,變為目前剛過30萬元。
這不鐵廢話嗎,現在若不是「強制捐款」,又還有多少人真的會去捐?以往紅會曝光出來的問題,一次又一次的搪塞、壓熱搜、罰酒三杯,用人們並不滿意的回應強行作結,真以為自己贏了個徹底?
同樣在齊魯新聞這條視頻下面,黑乎乎一片全是挖苦諷刺的評論。
「是什麼讓善良的人們寒了心?」
「以後請先公布城管、農管、運管這幾個單位的捐款情況。」
「先來說一下66縣挪用孩子飯錢的事吧!」
所以今年的水患不上熱搜,其中恐怕很大的原因是人們關注的力度變了。他們發現自己的關注並不能左右任何問題;他們即便是捐款捐物,也不一定能體現作用;他們甚至發現,當地有些人可能「不希望自己去關注他們的災情」,因為那是「負面消息」,那是「遞出去的刀子」。
於是,曾經人們看到某地水患,內心觸動,感同身受。紛紛轉反擴散,幫助遇災地區的人們發聲求助。
而今,他們看到同樣的水患問題,已經麻木,變得平靜,轉發了會不會被派出所打電話?捐款捐物能不能抵達災民手中?當地的人們會不會罵轉發者是賣國賊?我自己一個月拼死拼活幾千塊錢,怎麼沒人來幫幫我?
新的問題,得不到解答,伴隨着風險,還關注個屁?這是很多人的心理。
一位微博網友說:受災的時候,紅十字會本該打開倉門,結果他們笑着打開了賬戶。
那麼多評論區,因為沒有關閉而暴露出如此真實的民心,難道還不應該重視真正的問題嗎。民心,一旦失去,想再聚起來有多難,某些人難道不知道?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寫這樣的文章可能已經讓有些收割韭菜的大v、正能量們感到不適了,要是再舉幾個紅會受質疑的例子,那文章恐怕消失的會更快。
但那樣,只能證明他們依舊不在意真正的問題出在哪裡。
當信任被一次次辜負,呼籲捐助卻變成了「考古現場」,人們的關注和信任像洪水一樣逐漸消退。那些評論里的調侃,不僅僅是一種不滿,也是大家的期望,真正需要關注的,除了水災,還有信任危機。
災難可以沖毀家園,信任的崩塌則更為致命。洪水能沖走土地,能淹沒城市,但沖不走人心。人心和信任本就是極度稀缺的財富,一旦失去,再想建立起來就很困難了。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天涯行路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4223ad2b-60a9-441f-93d4-eb269e2c086e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