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於2020年5月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2021年11月宣布在日本設廠,但日本廠後發先至,於今年2月24日正式落成,成了台積電海外擴廠的第一家。而幾年前成呼嘯之勢的美國亞利桑那建廠,不僅第一家再度推遲,第二家更是紙上談兵。美國媒體紛紛報導這家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及其在拜登提振美國製造業中所扮演的角色再次遭遇挫折,進一步打擊了拜登政府推動在美國本土生產關鍵零部件的計畫,對於合作遲滯的原因,仍然是重複數年以來的老調,如果不是今年3月7日The Hill登載的那篇《DEI廢除了CHIPS法案》(DEI killed the CHIPS Act ),美國朝野連什麼是真正的阻滯原因都不敢面對。
美媒重複嘮叨台積電美國建廠阻滯表層原因
先簡單解釋一下何謂DEI,Diversity-多樣性;equity-公平; inclusion-包容性,縮寫為DEI,這是美國如今新身份政治的核心理論,但不能按照字面簡單理解,以為是針對所有種族與人群的公平包容,而是針對所謂「受害者」曾經的「受迫害」經歷,在政府、軍隊及學術部門甚至企業的升職競爭中甚至司法中優先考慮。概言之,美國左派的新身份政治,是按照受害者理論構建的一個按身份賦權的等級金字塔,誰是最大的受害者,誰就居於頂端,從2020年以來,這個身份金字塔的成員從BLM、穆斯林、女權增加到lgbtqi+,等級處於不斷調整之中,女權現調整至最後。
關於台積電在美國投資不順,美媒翻來覆去說了好多原因,2023年10月,英國《金融時報》綜合各種資訊,發表一篇長文梳理了各種原因之大全,比如台積電赴美國設廠在施工和勞動力方面遭遇「文化上的水土不服」,導致項目受阻;在工程發包方式上,美國和台灣島內的方式明顯不同,引發了許多摩擦;此外,台積電在美國一直難以找到足夠多的熟練工來安裝關鍵的精密設備,還一度從台灣增派了500名專家赴美協助這一階段的工作,這曾引發亞利桑那州工會不滿,指責台積電只想藉此引進廉價外國勞工。媒體因此發揮說:美國工人無法象台積電工人那樣辛苦高強度工作,台積電得考慮一下美國工人的習慣。
最新的消息是《華爾街日報》今年3月18日報導,除了重複此前強調的部分原因,只多了一條:美國官員和分析師稱,台積電強調專案面臨諸多問題並推遲量產時間,可能是一種談判策略,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擴大其能夠獲得的《晶片法案》資金的份額。
如果不是早於WSJ報導之前的11天,The Hill那篇《DEI廢除了CHIPS法案》,恐怕外界還被媒體蒙在鼓裡,對台積電、英特爾、三星等晶片公司紛紛棄美不明就裡——BTW,這The Hill不是右媒,是左媒,但比《紐約時報》更關注現實,因此,這家媒體刊登這篇文章不是否定DEI的推行,僅僅只是指出在此事上推行DEI影響了專案的成功。
DEI與資本主義的市場競爭完全不相容
《DEI廢除了CHIPS法案》的作者是邁特·科勒(Matt Cole),他是 Strive Asset Management (總部位於俄亥俄州)的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投資官。他在文章的開頭就指出:儘管拜登政府最近承諾將最終放鬆對390億美元CHIPS法案撥款的資金限制,以鼓勵美國的半導體製造,但不到一周後,英特爾、台積電、三星都推遲了它們在美國各地晶片工廠的建設。原因是什麼?邁特·科勒指出,就是晶片法案硬生生地嵌入了DEI的就業內容,作者指出,DEI是一種痴迷於身份的教條,以「多樣性、公平和包容性」為核心,前一向谷歌按照DEI設計的AI大模型Gemini拒絕將「美國開國元勛」的肖像畫成白人,成了美國著名的鬧劇;但更令人擔憂的是,DEI還感染了為從人工智慧到導彈等一切產品提供動力的晶片供應鏈,危及國家安全。以下是該文談到的幾條:「如何解釋晶片製造商明顯的忘恩負義(指不領政府承諾數億巨額補貼的情)呢?在很大程度上,是對CHIPS法案中嵌入的DEI要求感到失望。《CHIPS》和《科學法案》的資金一直停滯不前。他們沒有注意到的是,這是因為《CHIPS法案》中充斥著DEI內容(原文稱DEI Pork以表示作者的嘲諷之意),以至於它無法推動」。
企業經營者都知道,人力資本最基本的要求是資質合格,這是保證企業生存與贏利的基本條件,但「《CHIPS》法案包含19個旨在幫助少數群體的條款,其中包括在國家科學基金會設立首席多樣性官,以及優先考慮與所謂的『少數群體服務機構』進行科學合作的條款。名為『機會與包容』的條款指示商務部與少數族裔企業合作,並確保晶片製造商『增加經濟上處於不利地位的個人對半導體勞動力的參與』。該部門將此解釋為多元化的許可。其情況說明書聲稱,多樣性『對於加強美國半導體生態系統至關重要』,並補充道,『至關重要的是,這必須包括大量投資,為歷史上服務不足的社區的美國人創造機會』」——簡言之,企業僱傭的勞動力是否合規,不是美國拜登政府考慮的首要問題,讓企業按照DEI原則照顧不合規的少數族裔優先就業是第一要務。
邁特·科勒指出,左派有很多要求,要求晶片製造商提交詳細的計畫,以教育、雇用和培訓大量女性和有色人種,以及「參與正義的個人」(通常是法律上的「前科犯」)。他以亞利桑那州為例,在該州,「《晶片法案》中的DEI專案比實際晶片部分進展得更好。台積電沮喪地發現,由於公平是如此重要,人類最複雜技術的製造商必須依賴來自所有這些代表性不足群體的當地勞動力和學徒」,例如:晶片製造商必須確保雇用大量女性建築工人,儘管美國建築工人中女性的比例不到10%。他們還必須確保尚不存在的女性建築工人和工程師的托兒服務。他們必須取消學位要求並制定「多樣化的招聘名單政策」。對這個勞動配額制度,廠商必須制定計劃,通過「與實地利益相關者密切、持續的協調」來完成這一切。在DEI理念的折磨下,台積電這些世界上最好的晶片製造商(包括英特爾在內)厭倦了成為《晶片法案》政治遊戲中的棋子,只好「悄悄放棄了美國」。他們最後終於明白,政府的補貼只會在這些DEI項目一項項合規之後才一點一點地發放,企業的效率、速度根本不在DEI方案考慮之內。
這些問題只要去找廠商就會了解,但美國媒體不會報導,因為這會觸怒當政的美國民主黨,更何況美國大多數主流媒體就是DEI的鼓吹者與執行者。
台積電在美日兩國建廠的遭遇說明什麼?
台積電在美國亞歷桑那州的建廠遭遇,實因《CHIPS》法案附帶的僱傭條件完全不符合企業人力資本的要求。台積電在日本熊谷建廠成功的原因,無論是日本還是台灣媒體,都歸功於日本政府幾乎從零開始一路開綠燈,讓中央到地方都以最快效率開始進展作業,比如,日本政府與企業緊密合作、資金補助到位及勞工品質出色,且日本在半導體設備、材料等領域上也具有優勢,環環相扣讓日本廠能夠超車美國廠,提前到位。台灣中時評論乾脆還加上一條,日本的成功模式突顯亞洲在製造業的優勢,歐美國家想要在短時間複製的難度相當高。所有評論未曾想到竟然是拜登政府的DEI政策成了最大的阻滯因素。
半導體工廠製造1塊晶片需要400~600道工序,從材料、設備到代工生產,都建立在全球分工的基礎上。對於廠家來說,必須使用技術熟練的技工,否則就會象郭台銘在印度遇到的情況:產品不合格率大大增高。The Hill這篇文章揭露出來的真相又簡單又殘酷:美國拜登政府強調要強化民主(國家)集團供應鏈,以與中國對抗競爭;但其戮力推行的新身份政治DEI理念卻在拆自己的台:晶片製造技術進步很快,廠商競爭求勝的秘訣就是速度與效率,DEI理念考慮了新身份政治的特權人群眾就業優先與權益保障,獨獨不考慮企業的死活。
※作者為中國湖南邵陽人、作家、中國經濟社會學者。現今流亡美國,曾任職於湖南財經學院、暨南大學和《深圳法制報》報社。長期從事中國當代經濟社會問題研究。著有《中國:潰而不崩》、《中國的陷阱》、《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大揭密》等書。全文轉自上報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37e79307-d8ee-4de8-b91b-1cf9c3bb150f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