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市場競爭或衝擊,而是降維打擊」
7月7日,在武漢市漢陽區,一輛蘿蔔快跑無人駕駛出租車與一名闖紅燈行人相撞,引發的圍觀,從路面發酵到了網絡。
陳格是武漢礄口區一家中小型出租車公司的負責人,管理百餘台出租車。陳格分享了當地的一則視頻:一輛示範應用的蘿蔔快跑橫向停滯在馬路中間,右側的其他私家車、電瓶車因縫隙較大排隊繞行,左側的一輛出租車則只能繼續等待,路人們感嘆着「苕蘿蔔橫街」。
在「自動駕駛第一城」武漢,據新華社報道,目前,武漢市的上路「無人車」數量共有600台,開通載人收費業務的僅444台。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近日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百度Apollo旗下「蘿蔔快跑」已投放400多輛無人駕駛汽車,具體數字尚未披露。
隨着無人駕駛網約車(Robotaxi)商業化落地提速,在網約車市場飽和的背景下,疲於等單、搶單、低價競爭的出租車行業,再度迎來一重未知的危機。「杯水車薪難以為繼」,近日,武漢某家出租車公司在公告中說。
在武漢,與出租車和網約車的數量相比,「無人車」數量僅占前者的0.9%,但「機器取代人力」的焦慮感,已經開始蔓延。
「這不是市場競爭或衝擊,而是降維打擊。」談及對蘿蔔快跑的看法,一位武漢出租車公司的負責人表示了拒絕,「訴苦也沒法阻擋這個趨勢」。
武漢出租車「自救」
近日,一則標題為《巡遊出租車已到死亡邊緣》的網傳文件引發關注。武漢市建設汽車客運有限公司稱,公司擁有159台巡遊出租車,4月以來已退車停運4台,且有繼續蔓延的趨勢。
發布於6月20日的文件顯示,該公司在今年已採取讓利保本經營的模式,2—6月每月為司機提供承包費減免或獎勵費用300元,但司機每天單車的毛收入在200-300元,「杯水車薪難以為繼」。
陳述現狀的同時,公司也提出五方面建議,反映了出租車公司當前的幾大「窘境」:無證和不合規網約車存於市場、市場低價和一口價等擾亂競爭、保險價格高、公司經營困難,以及對武漢當地所投放無人駕駛車「蘿蔔快跑」的質疑。
《中國新聞周刊》致電了包括該公司在內的多家武漢出租車公司,對方大多表示拒絕,「不願意聊」「聊了也沒用」。
今年1月,武漢市出租汽車暨汽車租賃協會向各會員單位發布倡議書,其中寫道,「市場衝擊對我市巡遊出租汽車市場造成極大影響,行業整體營運收入不斷下滑」,倡議各單位向滿足規定的補貼車輛於2—4月發布標準每車300元的企業補貼。
在武漢,小型公司車隊規模在百餘台左右,而大型公司的車隊規模可達1700—1800台左右。陳格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儘管公司間的經營方式與情況不同,但「收入都受到很大衝擊」。
他介紹,公司目前的司機月平均收入在3千—5千元,薪資自去年8、9月以來逐月減少。「一個月的租子(租金)在4千元左右,大家普遍的心態是,把租子跑出來就不錯了。」
司機收入減少,向司機提供補貼的公司也難賺錢。談及辦公地址的租金、停車場租金,他表示「壓力很大」。就職於漢口區一家出租車公司的一位司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所屬公司則並沒有響應倡議,「連300元減免都拿不到」。
據武漢市交通運輸局數據,今年5月,武漢市完成巡遊出租車客運量1672.61萬人次。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今年1—5月,湖北省完成出租汽車城市客運量4.75億人次,在31個統計地區中位於中游;同比增長3.2%,僅高於寧夏、貴州兩地。截至2023年底,全國擁有巡遊出租汽車136.74萬輛,增加了0.54萬輛。
運力市場飽和的「重災區」,在網約車領域。今年以來,全國各地陸續發布網約車市場飽和預警,開始加大力度清退無證和不合規車輛。據九派新聞5月報道,武漢市當月日均運營網約車2.94萬輛,單車日均訂單13.2單,日均營收339元(未扣除平台抽成),市場已趨於飽和。
但網約車市場仍在擴容。據交通運輸部數據,截至5月底,全國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703.3萬本、車輛運輸證294.8萬本,環比分別增長1.0%、0.7%;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5月份共收到訂單信息9.44億單,環比上升5.2%。
陳格表示,出租車和網約車困於「低價競爭」已久,前段時間,武漢出租車司機已自發在車門和計價器表貼上「打折」信息,但由於出租車屬於政府定價,這一行為並不合規。出租車的搶客也引發了矛盾,在武漢城市留言板上,今年6—7月,多位市民表示「出租車在高鐵站進口處堵着等客」「出租車占道網約車上車點,造成交通擁堵」。
對於公告中提及的新能源車險費率提升,陳格舉例道,「第一年的保費約8500元,沒有事故的情況下次年保費約9千元,一次事故約賠償3千元左右,出2-3次事故後次年的保費會漲至1.3-1.5萬元。」
「選擇退車的司機也多是迫不得已,大多是想引起當地重視,或能降低租子。」他說。
「不是市場競爭,是降維打擊」
在越來越逼仄的行業空間中,武漢的出租車司機,又添新愁:無人駕駛出租車「滿大街接單」的同時,出租行業卻「吃不飽」。
奮力衝擊「自動駕駛第一城」的武漢,是國內第一個發放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試點牌照、第一個將公開測試道路開放到中心城區的城市。隨着開放區域、測試道路不斷「擴容」,百度Apollo旗下的無人駕駛車輛「蘿蔔快跑」已經愈發融入市民生活。因為不時出現停擺、卡頓,甚至造成小範圍擁堵,被武漢人戲稱「苕蘿蔔」。
7月12日中午,陳格收到公司一名出租司機劉濱發來的微信消息,視頻中,劉濱正在武漢市漢口鬧市區、六渡橋附近開車,稱「第一次在城區看到七八台蘿蔔」。
「沒想過會在鬧市區遇見,很稀奇。」但危機感很快向劉濱襲來。「我現在已經快難以維持了。再發展下去,出租車是不是就要『繳槍』(退車)了。今天是蘿蔔快跑,之後其他『快跑』上路,就真是要被它們占領了。」
「我們周邊看到的無人駕駛車其實還是偏少,蘿蔔快跑從三環線到了二環線,目前還沒進入內環。武漢的道路交通很複雜,早晚高峰又塞車,盲目進入二環會造成更大的堵車量。司機們反映,在晚上無人車可能會進入二環線。」陳格說。
實際上,劉濱所反映的點位於2023年就已納入蘿蔔快跑的可示範運營區域。進入武漢兩年來,蘿蔔快跑在今年2月宣布第三次擴大服務範圍,目前已在武漢的大半個城區開展商業示範運營。
今年5月,百度披露在武漢的服務面積已達300平方公里,覆蓋770萬人口。而武漢全城的面積總計8569.15平方公里。嚴格來說,尚未「滿大街接單」。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披露,截至4月19日,蘿蔔快跑全國累計向公眾提供乘車服務600萬次,其中武漢「全無人駕駛」訂單比例已超55%,並在4月份繼續上升至70%,預計未來幾個季度將快速上升至100%。
據新華社報道,目前,武漢市上路「無人車」數量共有600台,其中開通了載人收費業務的僅有444台。5月,蘿蔔快跑發布第六代無人車,並宣布在年內完成千輛部署。「但投放量能否如期實現,還要經過監管部門多輪嚴密的評估之後,才能發放牌照。」
據上述報道,與出租車和網約車的數量相比,武漢市商業化試點的「無人車」數量僅占前者的0.9%,「無人車」每日接單量只有4000單,與出租車和網約車幾十萬單的訂單量相差較遠。
除蘿蔔快跑外,以武漢作為運營城市的無人駕駛公司還有元戎啟行。以600台為計,意味着單車日均訂單達6.7單,已超過武漢網約車5月單車日均訂單量13.2單的一半。
僅占出租車和網約車規模的0.9%,無人駕駛網約車,為何會讓司機們產生空前的「危機感」?
在「無人駕駛」的場景下,乘客與司機間存在的「司乘矛盾」消失了。社交媒體討論信息顯示,儘管無人車因技術問題會導致「停在路中」「耽誤時間」等評價,但也引發了公眾對於出租車、網約車服務的討論。「網上很多評價說我們服務態度不好、投訴很多,但大部分司機都不是網傳的那樣。」陳格說。
其次是低價的衝擊。受訪者表示,出租車由政府定價,其定價機制與市場調節定價的網約車所不同,而憑藉優惠補貼吸引乘客試用的無人駕駛車輛,卻更具吸引力,「老百姓自然是哪個便宜用哪個。」一位已有2年乘坐經驗的網友在小紅書發帖稱,自己已乘坐超過200單蘿蔔快跑,「總體上比打車便宜很多,大約比網約車便宜一半。」
還有科技發展的「不可阻擋」。另一家位於武漢江岸區的出租車公司負責人向《中國新聞周刊》感嘆,「出租車和網約車有衝突的時候,還有調節的餘地。而如今是無人勞動力、有人勞動力之間的差別,是在一個層面上的嗎?」
「這不是市場競爭或衝擊,而是降維打擊。400輛、4000輛或許都沒什麼區別,無人駕駛出租車只要一直存在,出租車司機中很多人就會『丟掉飯碗』,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他說。
5月,百度宣布蘿蔔快跑第六代量產無人車的售價僅20.46萬元,較上一代下降60%。在這則新聞下,陳格留言表達了自己的疑慮,「無人車最多能跑多少年,什麼條件下報廢,這些是否有規定呢?」
規模化「前夜」
在正式在城市中接單之前,無人駕駛網約車(Robotaxi)行業的發展已是「台下十年功」。
以百度Apollo為例,其研發時間可追溯至2013年;2018年第一季度,「無人駕駛」首次進入百度財報;2021年8月,蘿蔔快跑正式登場;2022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四季度,蘿蔔快跑季度單量從19.6萬單增至83.9萬單,增長超3倍。今年第一季度,季度單量約82.6萬單,環比小幅下滑。
截至2023年底,武漢投入蘿蔔快跑300輛,2024年年內計劃完成千輛車的部署。
蘿蔔快跑App顯示,目前,其在全國的運營區域已覆蓋至武漢、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成都、長沙、合肥、福州、嘉興、陽泉12座城市;運營時間均為7天、24小時無歇。
除了百度Apollo,另有AutoX、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元戎啟行、Momenta、滴滴等公司也已經在Robotaxi領域進行布局,其測試/運營城市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城市。
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Robotaxi行業仍處於商業化早期。
「中國當前正處於商業化1.0階段,2023-2026年,主要覆蓋一二線城市,在5-10%城市內劃定運營範圍。」諮詢公司羅蘭貝格在《Robotaxi商業化趨勢展望2024》報告中指出,Robotaxi實現商業化具有五大核心要素,分別為政策監管、技術、成本、運營及服務、市場接受度。
據其評價,2023年,在表徵商業化成熟度的1-5分之間,中國在政策監管、技術維度均已達到2分階段,其餘維度均為1分。
推動商業化進程的核心,在於2023年的兩項突破性政策。工信部等四部門於去年11月聯合發布《關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允許智能汽車量產銷售;交通部於去年12月發布《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規範了商業化運營、運營試點行業標準,共同奠定了國內Robotaxi的落地基礎。
今年以來,Robotaxi的從業者明顯感受到了商業化的「春天」。「對於新興行業而言,在修煉內功的階段,可能外界會持有一些消極的情緒和態度;在發展沒那麼快的時候,可能又會被持有過高期待。」一位自動駕駛出行行業的資深人士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但目前的節奏確已愈發明朗,已經接近無人駕駛大規模落地、商業化的閉環。」
談及早期通過優惠占領市場的方式,他表示,定價基本與出租車和網約車持平,但考慮到運營及市場接受度方面,「初期通過推廣活動吸引更多的新用戶,打消對黑科技、新興事物的疑慮。」
據Frost&Sullivan預測,與載人出租車相較,Robotaxi將在2026年實現成本跨越。2024年,一輛Robotaxi和載人出租車的每公里成本分別為3.2元/公里、1.9元每公里;2026年,其成本將實現追平,達成2元/公里左右。
據羅蘭貝格預測,2026-2032年,無人出租車商業化步入2.0階段,城市覆蓋以一二線為主,低線城市參與,擴展至20-60%的城市區域,包括市中心。2032年後,才會步入3.0階段,實現全面推廣覆蓋。
據百度一季度財報,截至4月19日,蘿蔔快跑的累計服務單量超600萬次。這是什麼概念?今年一季度,滴滴核心平台交易量為37.5億單,相當於日均4167萬單,百度三年的訂單量相當於滴滴一天訂單量的14%。
儘管目前規模相差甚遠,但幾乎所有人都無法忽視這個新物種。今年5月,百度宣布,蘿蔔快跑計劃於年底在武漢實現收支平衡,並於2025年進入盈利期。一旦能實現盈虧平衡,說明商業化能夠走通,規模化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新聞周刊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322f4ed6-cc85-43ad-89f3-8e0677d8d18f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