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刊文「三峽大壩已經盡力了」引外界擔憂

中國自媒體「當代廣播站」發文稱,長江下游的洪水,三峽大壩也無力阻擋,並指三峽大壩「已經盡力了」,這次洪災它都「無能為力」,位於大壩下游的湖北省,農作物大面積被浸、水產養殖「就更別提了」。 

據蘋果日報13日報道,中國內地洪災「三峽大壩已經盡力了」,自媒體指:這一次也束手無策。據該報道,中國內地防汛形勢嚴峻,不少網民每日都看着三峽大壩的水位,官方雖宣稱大壩安全,還有很多空間蓄洪,但內地自媒體「當代廣播站」卻發表文章,指三峽大壩「已經盡力了」,這次洪災它都「無能為力」,位於大壩下游的湖北省,農作物大面積被浸、水產養殖「就更別提了」。 

文章指出,面對今年的洪水,「三峽大壩這一次太難了」。文章指,三峽工程的益處主要集中在防洪、發電和航運方面,大壩確實可以擋住部份的洪水。據作者稱,2009年建成的三峽大壩,蓄水高175米,長約600餘公里,理論上可以蓄水393億立方米,「如果理論計算」,大壩的最大泄洪量可達每秒7.9萬立方米。「如果不考慮下游的承受能力,我覺得加大馬力,確實10至15天就差不多可以放光(水)的了」。 

不過作者指出,目前長江中下游平原處於汛期,「三峽大壩不可能滿負荷全力放水」,而長江上游連續數星期下雨,大壩已將上游每秒5萬立方米的水量減至3.5萬立方米,「這才保住了下游」。可是,近日江西、安徽等地不停降雨,「真的不是三峽擋不住,而是百年來罕見強降雨」,更稱「降雨的地方是下游,三峽本領再大,也不能讓水倒着流」。 

據當代廣播站文作者又計算,如果三峽大壩全線崩潰,「以百億為單位的水庫傾瀉,水流速度高達每小時100公里,5小時就能淹沒湖北江漢平原、荊州、宜昌等地區,10個小時洪水可以傾瀉到武漢,24小時可以到達南京」,這樣的損失將更加無法估量。 

該報道稱,對於自媒體的觀點,部份網民認同,可是卻有網民批評作者放大防洪功能,卻忽視了因為要保持發電賺錢:「現在為了發電賺錢平時蓄水就達到滿庫狀態,然後雨季上游倒灌,下游泄洪成災!」亦有網民批評作者不說當局其他措施做得不好:「下游的自然生態破壞不說?」「大壩建好了,下游平緩了,但是江底平面增高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頭不痛了腳也不顧了。」

蘋果日報說,當局資料顯示,下午2時三峽大壩水位153.76米,超汛限水位超過8米,上游進入水庫的流量為秒3.6萬立方米,但泄洪速度則只有1.9萬立方米。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