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迎來小寒節氣;1月11日就是臘月初八,值此歲末冬季,有許多傳統的飲食習俗,承傳古人的養生智慧。
臘月初八
佛寺煮粥供佛饗眾
約2500年前,釋迦牟尼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這天就是臘月八日。佛教傳到中土後,佛教徒在臘月八日煮臘八粥供佛,象徵牧羊女供養佛陀的乳糜粥,紀念佛陀成道開悟。據載,宋朝時,各大佛寺已將臘八粥布施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
清代學者夏仁虎的〈臘八〉詩云:「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聖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詩中描寫了從平民百姓到朝廷,都在忙碌煮臘八粥的風情畫。
1. 為配合初八日,臘八粥以8樣食材為傳統,過去民間常節省米和豆,以便臘八日煮一鍋溫暖香醇的臘八粥。
2. 潔白的粥加上紅豆和紅棗,煮出深紅色大氣的粥,同時還散發濃郁香氣。
3. 煮的時候須特別注意,大米和各種豆子,煮熟軟起鍋的時機是不一樣的。
小寒大寒
吃糯米飯驅寒
寒冬中,吃上一碗溫熱軟糯的糯米飯,身子不禁暖和起來。其實,據明代藥學經典《本草綱目》記載,糯米性溫,味甘,有補中益氣的功效。大寒是傳統中國24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民間盛行在大寒這天吃糯米飯或糯米糕驅寒。
北京人時興在大寒時,吃一種以桂圓、堅果為餡料的消寒糯米糕;各地區的人也在大寒吃糯米飯,有的煮成香甜的八寶飯;有的添加豐富配料,做成各種風味的咸糯米飯;還有活血袪寒效果的麻油雞糯米飯。
1. 廣式腊味品類多樣,滋味鹹甜適中,美食之名遠播。最能體現廣式腊味魅力之料理,莫過於腊味煲仔飯。
2. 用砂鍋煮腊味飯,當米表面出現了泡泡水氣時,放臘肉片,鋪在飯上燜煮。
3. 飯起鍋後再鋪上汆燙過的青江菜,或是菜在最後燜煮階段放入燜熟亦可。
冬臘風醃
蓄以御冬
1月6日迎來小寒節氣,正是古諺所謂「大寒小寒,殺豬過年」的時節。歲末之時,農村的家家戶戶會把多餘的肉類,醃製成腊味儲備起來,準備過冬,因此民間流傳老話:「冬臘風醃,蓄以御冬。」
小寒節氣到,天氣變得更乾燥,東北季風明顯增強,此時醃肉不容易壞掉,正是加工臘肉的好時節。同時,肉類經過風乾,其保質期比其他作法要略長。此外,風乾的作用也會讓肉更美味,產生獨特的腊味香氣。
1. 雞肉切丁加醃料拌勻,醃幾分鐘後入味,同時也讓雞肉的口感更滑嫩。
2. 選購鮮度夠的干蝦米,使用前要先泡軟,再用油將蝦米炒香鋪在糯米飯上。
3. 糯米的消化與溫度有關,熱吃易消化,冷吃不易消化。消化功能弱的人,宜將糯米飯煮爛軟,並趁熱吃。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2f31950b-c4b6-4187-a13f-d014ddc92534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