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發哨人」:「早知道有今天,管他批評不批評,老子到處說!」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武漢的同一天,中共宣傳部門緊急全網刪除一篇有關「疫情發哨人」的文章。該篇文章真實記錄了武漢中心醫院急診科醫生艾芬從吹哨到被紀委約談,再到眼看着同事們一個個倒下,以及武漢人求醫無門悲慘死去的心跡,她也後悔當時沒有繼續發聲。該醫院至今已有4名醫生染病過世,院內有超過200醫護感染,目前有多個科室主任用葉克膜維持生命。

綜合媒體報道,中國人民出版社旗下《人物》雜誌3月刊於周二(10日)出版,該刊封面文章《武漢醫生》第二篇報道「發哨子的人」長達8000多字,其中對艾芬醫生進行的專訪,部分解釋了武漢中心醫院市是怎樣一步步走到醫護感染嚴重的狀況,並尖銳地指出武漢肺炎Covid-19)「悲劇原本有機會避免」。

文章稱,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初期,有8位醫生因在微信討論疾病而遭警方約談或訓誡,其中包括已染疫去世的李文亮醫生,當時他們在微信所傳的病人病毒檢測報告截圖,就是由艾芬拍下,並特別用紅色圈出「SARS冠狀病毒、綠膿假單胞菌」等字樣。

2019年12月30日,她將這份報告拍下後傳到微信的醫生群組裡,目的是提醒大家注意防範,結果因此傳開。艾芬說,她不是吹哨人,而是「發哨子的人」。

艾芬在群組貼出照片後,當天晚上,她就收到醫院轉達武漢市衛健委的通知,要求不要隨意對外發布有關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避免引起群眾恐慌,否則要追責。

文章又指,武漢肺炎疫情首次外泄,給艾芬帶來了麻煩。1月2日早上,她被醫院監察科約談,指她「沒有原則沒有組織紀律造謠生事」,艾芬說「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非常嚴厲的斥責」,甚至被要求向科室200多人一一口頭傳達,不許討論與這個肺炎的任何事情,「連自己的老公都不能說」。

艾芬說,「我當時有一種很絕望的感覺」,和同行間討論病人的情況很正常,而且沒有透露病人的任何私人信息,何況發現了很重要的病毒,怎麼可能不說,這是醫生的本能,「我犯了什麼錯?」

那次約談對艾芬的打擊非常大,「我感覺整個人心都垮了」「 後來所有的人再來問我,我就不能回答了。」

艾芬很清楚發生了人傳人,但是醫院為了隱瞞真相,甚至不讓醫生將隔離衣穿在外頭,「說隔離衣穿外頭會造成恐慌。」她只好讓急診科的人把隔離衣穿在白大褂裡面,「很荒謬」。

艾芬醫生追憶,如果她當時沒有被他們那樣訓斥,如果醫院內部互相溝通,也許局面會好一些,「如果是1月1日大家都這樣引起警惕,就不會有那麼多悲劇了。」

當武漢還在隱瞞疫情,中國疾控中心專家還宣稱「可控可防」時,1月11日,急診科護士胡紫薇感染,艾芬第一時間向院方報告,緊急開會後的決定竟然是把報告中的「病毒性肺炎?」刪除。1月16日,一名副院長居然還說:「大家都要有一點醫學常識,某些高年資的醫生不要把自己搞得嚇死人的。」另一位領導上台繼續說:「沒有人傳人,可防可治可控。 」一天後,1月17日,江學慶住院,10天後插管、上葉克膜(ECMO)。 

艾芬對此表示,中心醫院代價這麼大,就是跟醫護人員信息不透明有關。急診科和呼吸科倒下的醫護反而沒有那麼多,因為有防護意識,但眼科、甲狀腺乳腺外科都有不少醫護倒下。她還說,作為當事人的她非常後悔,後悔被約談後沒有繼續吹響哨聲,特別是看到同事一個個倒下,更覺得當初應該大聲疾呼。

在這篇專訪中,艾芬還描述了疫情初期時武漢醫院的慘狀,「那段時間急診科的狀況,經歷過的人一輩子都忘不了,甚至會顛覆你的所有人生觀。」

艾芬說,她所在的急診科單日曾接診過1523名病人,是往常高峰的3倍。病人一排隊就是幾個小時,大廳里堆滿了病人,醫護人員也完全沒辦法下班。有穿着體面的女患者,看病排隊中倒下了,沒有人敢去扶她,在地上躺了很久;有被家屬開車載來看病、求一個床位的病人,死在汽車裡,連下車的機會都沒有;也有白髮老人送黑髮人的,32歲的兒子還沒有確診,就已經變成了一張死亡證明。

另外,有些醫生碰到這種情況懵了,看到這麼多危重症病人沒辦法收住院、自己又處在高風險中,心理難以承受就會哭,哭別人也哭自己,「因為每個人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輪到自己感染」。

艾芬想要呼籲,當時在急診科死亡的病人都是沒辦法確診的病例,「等這個疫情過去之後,我希望能給他們一個交代,給他們的家庭一些安撫,我們的病人很可憐的,很可憐。」

《人物》這一期周刊在出版3小時內即被迫下架,雜誌微信公眾號的原文在當天中午前被刪除,轉發文章的大陸媒體也已將文章刪除,但截圖仍不斷被傳閱。

對於當局刪除文章的舉動,自由亞洲電台援引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表示,《人物》雜誌的這篇文章觸碰到習近平的敏感神經。

呂秉權認為,現在中國疫情進入所謂「勝利」階段,習近平正要「收割」對抗疫情的「功勞」,在這個主旋律下,要消滅所有「雜音」,為習近平營造有利氣氛。所以整個官媒宣傳口徑,基本上都不可以探討疫情源頭、疫情發生原因、如何查找隱瞞及遲報等問題,全部都是禁忌。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