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美國擁有最大海外市場的新聞台CNN發出預告,宣布10日晚間,將在黃金時段(美東時間晚上8時)專訪前總統川普,且是三個頻道同時播放(CNN、CNN International和CNN en Español)。過去幾年,CNN和川普幾乎水火不容,CNN尤其高舉民主價值旗幟,明白抵制這位無畏胡言亂語的總統,因而今天主動邀請川普上節目,立刻有「恐怕不是川普需要CNN,而是CNN需要川普」議論出現。
這一論點應該是有跡可循。一來,CNN雖然擁有廣大海外市場,但國內收視每況愈下,長期輸給挺川普的福克斯新聞台,基於川普至今仍是最「吸睛」的美國政治人物,找川普上節目沖收視,用意很明顯,即將進入總統選季,對任何電視台來說,皆難以忽視川普的螢幕收視保證。
面對他人質問,CNN首席執行長扎斯拉夫(David Zaslav)則辯稱:「因為美國是一個分裂的社會,所以共和黨和民主黨的聲音都可在CNN播出…」川普於是就這樣成了CNN自我標榜無黨派、中立的最新例證。雖然也有分析說,川普願意接受長期以來對他極不友善的媒體專訪,和福克斯新聞台與Dominion投票系統公司和解後,就不再那麼一面倒挺川普有關,他去CNN是在「報復」福克斯。
不過,就媒體維繫民主功能而言,後者並不重要,重要還是前者CNN的選擇。CNN邀訪川普訊息公布,要說引起一陣譁然也不為過。其中,前CNN政治評論員,現為「林肯計劃」高級顧問的塞特梅耶(Tara Setmayer)就認為CNN沒有從2016年起媒體瘋狂追逐川普得到教訓,今天邀訪川普,更仿佛電影《土撥鼠日》的情節。(電影中,一個自戀、自我中心的天氣預報員發現自己在土撥鼠日陷入了時間循環,不斷重複同一天,直到他做對事情為止。)
2016年川普上台,某種程度給了媒體很大自省機會。包括:為什麼記者需要那麼賣力去報導一位說的很多,但每句話意義都不大的政客。而就算不若川普這般「自走炮」,有時連幕僚設計的發言也未必營養,媒體卻仍照單全收。前南卡羅來州州長桑福德(Mark Sanford)的文膽史溫(Barton Swaim)便曾告解式地承認為了應付上位者綿密的演講,有時他的確不得不在文稿中塞入一些胡言亂語,且刻意使用許多限定詞去模糊陳述,很多時候連主講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進而導致媒體經常大量報導政客們的空話和大話。
若說民主有瑕疵,這應該就是了。半世紀前,為政者(尤指總統)少有公開發言,至多一周一次,今天雖然揭開了權威的神秘面紗,卻變成政客天天都要講話,並順應不同受眾而涉及各種話題,但「一直發表談話」畢竟是不正常的,因為誰能讓自己說話永遠是有趣、有料的。
就廢話部分,在高密度發言下,即便是以口才見長的希拉里、奧巴馬也難倖免,例如希拉里2016年競選總統時曾說:「強大經濟的基礎就是我們對彼此的投資」;奧巴馬曾誓言:「我們應該給我們後代應有的未來」;小布什在救災時勉勵大家:「對危險保持警惕,並在威脅變成災難之前加以處理」,諸如此類,都還只是他們每天公開發言百句話的其中一、二,這些話的共同特色就是乍聽下好像很厲害,但進一步推敲,大半都沒有什麼獨到之處。
廢話也就算了,最糟的是,你的每一句話都會被記者和對手仔細檢視,於是通常說的愈多,漏洞愈多,爭議也愈大,表面上好像贏得注意,實則負面觀感也油然而生。身為政客必須一直說話,又得小心謹慎不要說出任何可能引起麻煩的話,在別無選擇下,於是一個個再回到只能產生大量半無意義廢話的循環。
這道理史溫懂,民眾也看得出來,媒體也懂,但媒體卻因工作特性之故,是最放不下政客大話、廢話的一方。所以,今天大家除了等著看川普如何在CNN誇誇其言,也一併看著CNN如何自圓其說,畢竟當初它「抵制」川普,不就是要拒絕廢話、謊話連篇的政客。
鏡頭轉回台灣,當下最炙熱的選戰議題,莫過郭台銘和侯友宜的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提名之爭,但過去一段時間以來,郭侯很明顯已各自陷入大話、廢話的泥淖,而以他們沒營養的發言為媒體收視必需,美國示範在先(福斯尤其),實已代表著一種民主危機。
(※作者為《上報》主筆。全文轉自上報)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24350c9e-126d-452a-96c2-2d7b171c98a6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