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愛國教育擴至社區 欲藉「軟性洗腦」激愛國情懷

港府緊跟北京步伐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4月29日舉行首次會議。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稱,要藉辦活動、傳媒報導等軟性方式,將愛國主義擴及至社區,使港人自覺愛護維護國家。評論指,所謂軟性其實只是洗腦,同時反映中共對管治缺乏信心。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身兼「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督導委員會主席一職,他稱,工作小組的目標是要使「愛國愛港成為香港的核心價值」,以學校教育、本地社區、歷史政經文化以及傳媒宣傳作為四大工作重心。

陳國基表示,會將工作歸納為三個重點,首先是找出重點,因此工作小組認為除了課程,也要採取合適有效的方法。另兩個重點是要用軟性方法,例如向學生介紹國家歷史與各方面成就,激起學生的情懷;以及要「找好搭擋」,協調官方與民間團體力量,善用民間資源網絡。

對於傳媒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角色,陳國基回應稱,不存在政府官員硬性要求傳媒報導。傳媒是港府的一個宣傳策略。例如,港府組織一些同學去參觀,傳媒給予報導就是在幫助政府宣揚愛國主義教育。

那麼可否批評國家及執政黨?陳國基「補充」稱,港府重視希望政府好、社會好的建設性批評,「這不單止不是不愛國,還非常愛國,因為可以令國家改進」,但若批評目的涉及想推翻政府或顛覆,則另作別論。

「教育刺針」創辦人楊穎宇認為,香港一定要緊跟中央步伐,但不敢極端推行,就只能在有限空間下以軟性方式實行愛國主義教育。楊穎宇說:「只是想唱好國家,但問題是你又不敢客觀面對它做過的政策或問題,擺明唱好不唱差的部分,大家都知道所謂軟性只是洗腦。」

對於將愛國教育推展至社區,楊穎宇認為這與中共統治基礎漸差有關,「它會覺得危機四伏,周圍也有人反共,白紙革命一出,我想什麼革命,其實只是有人做些反抗,但政府已經很擔心。所以它要全社會推廣愛國,才覺得有些少安全保障。」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