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投資中國 13年前占逾8成 去年僅剩約1成

台灣主管兩岸事務的大陸委員會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台商對中國大陸投資占所有對外投資的金額及比重,已從13年前占比逾8成下滑到去年只剩約1成。

大陸委員會2月18日在官方FB發布「對陸投資金額及比重」圖表,兩項數據呈現下探走勢。陸委會指,近年台商布局全球分散風險,赴陸投資金額及占整體對外投資的比例,已從2010年的83.8%降至2023年的11.4%。

陸委會資料顯示,2023年核准赴陸投資328件、30.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9.8%,占整體對外投資比重11.4%。截至2023年止,累計核准台商赴陸投資4萬5千多件,累積金額達2063多億美元,占整體對外投資比重50.7%。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台灣經濟部投資促進司參事黃青雲表示,蔡英文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台灣2022年對東南亞的投資額為53億美元,首次超越對中國大陸的投資額50多億美元。2023年,台灣對新南向國家的投資額逾55億美元,對中國大陸投資則為逾30億美元。

台商、海基會顧問王恩國提及,台灣對中國貿易依賴也從原先的逾40%降到現在的逾20%,預期未來會繼續下降,更快脫鈎。

王恩國分析了內需型與外銷型的台資企業在中國面臨不同的挑戰。

他說,外銷型導向的台資企業須思考適不適合繼續在中國生存發展,是否國際地緣政治問題會影響到出口,譬如美國就求它的客戶必須離開中國,或中國加一,「這已經是一個趨勢」。

若是內需型的企業,王恩國表示,中國大陸經濟狀況不好就會影響消費,內需型台商就會受影響。

台商撤離中國原因

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鄭政秉表示,第一波影響台商往外撤,與中國廠商競爭力追趕、生產成本上升有關:「2007年中國通過勞動合同法、2008年起施行,勞動成本急劇上升。近年看到一些現象,內需市場開始不振,競爭激烈,某些台商內銷為主,困難度變大。」

鄭政秉分析,台商和中國廠商在2011、2013年之前,主要是互補關係,台企技術較高、管理較好,當時中國廠商主要跟台企配套、做中下游。2013、2014年中國廠商興起,跟台商的關係從互補變成替代,在傳統產業愈來愈明顯,台商存活愈來愈困難。

鄭政秉說,傳統型廠商因勞動成本增加而移往東南亞、越南、印尼、印度,而先進國家對台灣的半導體、雲端、伺服器、AI有興趣,提供更好的投資環境,歐美、OECD甚至墨西哥對台商具吸引力。此外,如阿斯麥、谷歌等公司在台灣加碼投資,台商認為,如果半導體、AI、伺服器資料中心、電動車組成新的產業鏈,不一定要留在中國。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