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G7領袖高峰會在日本廣島落幕。讓外界頗為關注的是,這次峰會首次以經濟安全作為主題,並且在之前的G7財長和外長的會議中,重點討論了重組供應鏈和應對經濟脅迫等議題,被認為是針對中共。而隨後各方展開的一系列行動,又讓本已持續多年的中美科技戰再次白熱化,其中又以高端芯片為戰爭的焦點。
就在當日,中國聲稱美國晶元製造商美光(Micron)未能通過網路安全審查,國內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應停止採購其產品。這是中國利用其市場優勢報復美國的一次行動。
隨後的5月23日,作為本次G7峰會東道主的日本,正式出台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管制措施,將先進晶元製造設備等23個品類追加列入出口管理的管制對象。這項措施將在7月23日實行。VLSI Research數據顯示,在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市場,約有30%左右的設備來自日本公司。
這23種出口管制設備涵蓋半導體清洗、成膜、光刻、蝕刻、檢測等多個環節。包括極紫外光(EUV)相關產品的製造設備,以及可立體堆疊存儲元件的蝕刻設備等,均屬於10∼14納米以下的尖端晶元製造設備。
雖然日本修正後的限制措施並未把中國等特定國家明確地指定為限制對象,但這23個品類除了向友好國等42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外,均需要單獨得到批准,這將在事實上杜絕向中國的出口。
日本這個動作,是落實1月27日美國、日本及荷蘭在華盛頓達成的晶元「神秘協議」,擴大針對中共的晶元出口管制措施。
其實在今年的3月8日,就有消息稱:日本某光刻膠大廠已經執行美國「實體清單」的限制要求,對中國大陸某存儲晶圓廠斷供了KrF光刻膠。光刻膠是半導體光刻工藝的核心材料,可以決定半導體圖形工藝的精密程度和良率。當前,日本在全球光刻膠市場中占據支配地位。而且,光刻膠有效期僅六個月,無法囤積。
荷蘭也在3月8日宣布將在夏季之前出台新的半導體晶元技術出口限制,由最先進的極紫外光刻機EUV擴大到了次先進的深紫外光刻機DUV。EUV光刻機已經於2019年就禁止向中國銷售。
而光刻機正是晶元製造的核心設備,掌控在荷蘭公司ASML手裡。多位業界人士分析,中國要想自己發展晶元產業,若缺乏ASML的最先進技術,將會面臨難以跨越的障礙。
除此之外,5月31日,荷蘭政府宣布,將開始調查一家中國公司收購當地晶元製造公司的事件。荷蘭當局將使用一項新立法來審查半導體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對總部位於荷蘭的Nowi公司的收購。
這項於6月1日生效的新法律,被稱為《投資、合併和收購安全測試法》。依據這項法律,將使荷蘭政府能夠基於國家安全限制投資規模或阻止收購交易,該法將涵蓋自2020年9月以來發生的收購事件。
資料顯示,Nowi成立於2016年,主要產品為能量採集電源管理晶元。其晶元可以對從環境收集到的微弱能量進行有效管理,為物聯網感測器、電子標籤、智能手環等場景提供能量支持。
去年11月,Nowi被位於Nijmegen的安世半導體收購,而安世半導體在2018年被出售給中企聞泰科技。聞泰科技通過整合安世半導體大量股權來控制該公司。但是由於收購時間超越了該項法律的追溯期,所以荷蘭政府不能調查聞泰科技對安世的收購。
安世半導體前身為荷蘭恩智浦(NXP)的標準產品事業部,擁有六十多年的半導體行業專業經驗。
美國除了與日本及荷蘭達成晶元「神秘協議外,還在去年3月,提出由美、日、台、韓參加的「晶元四方聯盟」(chip4)構想。去年的8月8日,韓方同意參與「晶元四方聯盟」預備磋商,標誌著chip4聯盟正式形成。外界認為,chip4背後的意圖是利用這一組織將中國大陸排除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之外。
數據顯示,韓國加入「晶元四方聯盟」後,對華半導體出口斷崖式下跌。並且,據英國《金融時報》4月23日報導,就中國禁止美光公司在中國銷售晶元一事,白宮已要求韓國政府敦促韓國晶元製造商不要填補中國晶元市場的任何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G7峰會前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見了美國、台灣和韓國的晶元巨頭,其中包括英特爾(Intel)、台積電(TSMC)、三星(Samsung)、美國晶元製造商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總部位於比利時的晶元研發中心Imec、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和IBM的代表也出席了會談。岸田文雄親自呼籲各公司在日本投資,表示解決「供應鏈穩定這一全球性的問題」至關重要。與會者紛紛宣布了在日本拓展業務的新計畫。
再來看chip4另一個成員台灣。5月22日至25日,台灣行政院法務部調查局對8家中資在台企業展開上百人次的同步突襲,以阻止其挖角台灣高科技人才。
作為半導體產業的聚集地,台灣掌握了全球晶圓代工48%產能。台積電(TSMC)更是占據了全球最先進半導體的92%生產力。因此,台灣也是半導體技術及人才的聚集地。近年來隨著中美科技戰的不斷深入,習近平致力於達成高科技晶片自給自足,而竊取台灣半導體晶元技術和挖角高科技人才成了中共發展半導體產業的主要手段。
例如,中國最大集成電路製造公司中芯國際,其創立者之一就是曾在台積電任職的張汝京,此外還有前台積電前共同執行長蔣尚義以及多名台籍頂尖半導體技術人才在中芯國際擔任高管。
4月初台灣調查局一名高層官員披露,調查局已著手調查約100家中國企業。去年年初以來,共有7家公司遭起訴,被搜索或約談的公司則有27家。在一起正在調查的案件中,有一家中企聲稱是台灣數據分析公司,但事實上是一家上海晶元廠的分公司,負責把晶元設計圖傳回中國。
中企通常利用各種招數運營,包括喬裝成僑資、外資迂迴前往台灣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成立個人工作室;把公司註冊在開曼群島等避稅天堂,使得來自中國的現金流難以追查等。
台灣政府致力提高非法挖角的罰則,最高刑期預料將從1年提高至3年,罰金則從5200美元提高至52萬525美元。當局也考慮修法,將泄露核心晶片技術納入違反國家安全法。
當然,對中共獲得高端晶元技術圍堵的最全面的還是主導者美國。
首先是去年8月9日拜登正式簽署了《2022晶元與科學法案》。根據法案,美國將撥出2800億美元,增強自身的晶元研發和生產能力。同時,進一步阻止中共在這一領域的追趕,比如禁止接受《晶元法案》資助的實體在華參與任何重大交易包括實質性地擴大在華半導體製造能力,禁令有效期10年。
2022年10月7日,美國政府又祭出晶元新規,對中國禁止出口的高端晶元和製程設備已由10納米以下,擴大至14納米以下,且包括涉及AI和超級電腦的高運算晶元、以及128層以上的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等產品。
美國政府還使出殺手鐧,禁止美籍技術人才(含美國公民、持綠卡的永久居民或依美國法律成立的法人實體)在未經美國許可下,協助中國「開發」或「生產」高端晶元。
對於美國升級的對華晶元禁令,部分分析人士稱,這等於從銷售、製造、技術和人才端,把中國推向「往死里打」的絕境。他們說,近年來,美國對中國半導體業的圍堵已經從對華為的單點制裁,擴展到對涉及軍用高端晶元的單線「卡脖子」,現在更擴大到全面封殺,《金融時報》甚至形容,美國要把中國的半導體業「打回石器時代」。
美國還與「親密盟友和夥伴」密切合作,全方位遏制中共。也就是我們前面談到的組建美日韓台「晶元四方聯盟(chip4)」,以及推動美日荷聯手管制晶元製造設備出口。
為落實晶元法案和晶元出口管制新規,拜登政府動作不斷。2022年12月15日,拜登政府將晶元製造商長江存儲以及其他21家中國人工智慧晶元行業主要企業列入「貿易黑名單」。今年1月17日,拜登政府宣布去年10月針對中國內地的晶元出口管制措施,也適用於澳門。美國企業需要獲得許可證才能對澳門進行出口。2月28日,美國商務部公布規則:獲得旨在促進其半導體產業的美國聯邦資金的晶元公司,在10年內將被限制在中國等國家擴大其產能。
據公開資料顯示,台積電在南京建有16納米和28納米的晶圓廠,三星在西安建有快閃記憶體晶元工廠,SK海士力在無錫和大連建有晶元工廠。上述企業可能有意在美國建廠並獲取美國政府提供的補貼,由此必將影響其在中國的晶元生產和銷售。
此外,3月2日《華爾街日報》報導,拜登政府正在考慮撤銷對華為的出口許可證,包括使用先進的5G技術的產品以及舊有技術的4G產品。這意味著,不但切斷了華為的5G技術,現在連4G產品也受到了限制。
近年來在中美科技戰的背景下,中國也力求發展自己的晶元產業。在過去幾十年中,中國官方也搞過多次「晶元製造」的計畫,試圖通過大筆資金投入實現關鍵技術大突破,但一茬又一茬的所謂「晶元」企業在耗盡國家資助之後一無所成而破產,最終項目「爛尾」。
而現在,美國及其盟友聯手築起的嚴密的晶元封鎖網,更是切斷了中國企業獲得高端技術的途徑,所謂的自研晶元能力必然會大受影響。中共最引以為傲的中芯國際,據查詢已經從官網刪除了14納米製程,不再接相關訂單,僅能加工28nm及以上的晶元產品。5月12日,OPPO傳出一則消息,關閉其晶元設計公司哲庫,解散投入了500億資金的晶元項目部門ZEKU,3000多名國內外頂級高校的碩士和博士,全部裁員。
而這些影響,將順著晶元繼續向產業鏈下游傳導——手機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將下降,比如華為不得不退出國際手機市場;新能源汽車正在成為中國最有潛力的支柱產業。相比於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對晶元的需求、依賴更大。中國多家汽車廠商正在研究的自動駕駛技術,對晶元性能、算力的要求就更高,更需要高端晶元。目前全球自動駕駛晶元,基本上被英偉達、高通壟斷。還有中共當局引以為傲的人工智慧(AI)領域,因擁有龐大的數據,甚至有人稱已有超過美國的趨勢。而這一領域,更需要有算力強大的高端晶元的支持。中國一旦失去了獲得高端晶元的機會,以上這些產業的前景可想而知。
所以,即便有舉國體制的支持,習近平的晶元夢乃至其強國夢都將被戳破。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0ff6effe-203d-42d6-b95b-aa77e4c4f7b0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