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敵

小時候看《四世同堂》,對開頭一直不是很明白:聽說日本鬼子要打來了,祈老爺子既不逃跑也不組織義軍,而是搶購了一大缸醬菜深埋在後院。我一直好奇,老爺子為什麼要買醬菜而不是買幾桿槍在後院藏着呢。

後來非典,見人們怒斥港人吃果子狸傳播病毒後並沒給香港斷水,卻跑去超市搶購板藍根、白醋。這兩天看到日本大地震導致核泄漏,國人在網上一片怒喝「踏平日本島」後,卻跑去自家大街上搶購鹽……這才漸漸明白,我們對付敵人的思路一向不是兵器譜,而是食譜或者藥譜。

日本核泄漏竟導致中國出現全面鹽荒。這讓一向擅於操縱民意的官府也慌了,急忙闢謠:鹽並不能對抗核輻射。又組織官媒開始批判愚蠢搶鹽潮。可是我要承認,我正是愚蠢隊伍中的一員。那天開車排隊等着加油,見油站旁邊的超市剛進一批白花花的鹽,大家都說咸着也是咸着,我也就混跡於一群老婆婆中,堅毅的眼神彼此鼓舞着,奮力擠進去買了兩包。 

我這屬於行為藝術,我覺得現在批評搶鹽的理性人們中,很多也在非典時搶過板藍根的。那時人們普遍兩手白胖(消洗靈洗的)、胳窩無毛(溫度計磨的)、渾身酸味(白醋喝的)……中國官方一直喜歡操縱民意來抵抗外敵,就像老佛爺喜歡操縱義和團來對抗八國聯軍,結局也一樣,老佛爺控制不住大師兄們在街上搶掠,現在也控制不住愛國者們搶鹽。那一把官方撒出去的「謠鹽」,想撤,已深深融化於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了。所以別怪謠言,人民堅信,謠言比新聞聯播更可信。

你看,前兩天CCTV說日本核電站不會爆炸,結果炸了。央視特約專家說,另兩個機組不會爆炸,結果也炸了。央視專家再次補鍋:雖然核電站爆炸了,但外殼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結果殼也被炸飛了。專家說即使泄露也不會污染,結果核輻射超標。剛剛CCTV又報道:中國是安全的……

媽的,我一聽眼淚就下來了。

別怪愚民,中華民族是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驚嚇里成長的民族。先不說滿大街城管和監控,我們從小的教育就是假想敵教育——小時候,爸媽愛說「再哭把你扔出去餵狼」,長大後,政府愛說「境外反動勢力亡我之心不死」。你看,狼、反動勢力、亡我之心……對外通過樹立假想敵來凝聚士氣,對內通過嚇唬民眾增強控制力。我們同仇敵愾,我們局面大好,隨時準備游到對岸去解放水深火熱的第三世界人民。我們也變得非常恐懼,一個全民皆兵的民族,必然草木皆兵。愚者必怒,怒者必怯,怯者必謬,所以——祈老爺子屯醬菜,我們搶鹽,是這片鹽鹼地上的一脈相傳。

日本大地震的時候,很多愛國者詛咒宿敵終於遭了天譴,恨不得親自變身一枚核彈發射過去。理由是日本人搶過我們的土地、燒過我們的房子、建過毒氣室還強姦過咱們的女人。我覺得單挑沒問題,但用着夏普筆記本發帖、開着本田車去搶鹽,是很娛樂的狀況。其實現在搶我們土地拆我們屋子的不是日本鬼子而是拆遷隊,三公消費的不是菅直人而是我們自己的官員,日本軍確實弄過毒氣試驗,可現在三聚、皮革奶、地溝油還不夠毒?至於強姦,難道我們現在不是天天被強姦嗎……

當然這些不是問題,愛國不是問題,問題是那些愛國者到最後誰也沒游過去單挑,倒是選擇了跟鹽單挑。這個幽默局面是一直操縱民粹的執政者也沒想到的,一方面他們學老佛爺嘉許義和團的「民心可用」,另一方面為表示中國官方是開明的,頂住國內油價壓力運了兩萬噸燃油過去(真特麼心疼),還逼真上演了普世價值觀派出一支救助隊……愛國者迷茫了,迷茫之餘就恐慌了,恐慌之下不好跟日本鬼子卻只好跟鹽死磕了(民眾邏輯清晰如斯)。此時一對飽含深意的民族畫面油然而升:

日本人秩序井然在排隊,中國人披頭散髮在搶鹽。

假想敵教育不會讓人更勇敢,假想敵教育,其實就是懦夫教育。我們愚蠢地憤怒,懦弱地多疑,自虐地復仇,我們幻想出一份哀榮,恨不得每一篇課文上面都緊繃一匹叫愛國主義的背闊肌。歷史有趣的是,等侵略者真來到時,整村整村的人成了漢奸,京郊農民直接幫八國聯軍在城頭上搭了雲梯。

剛剛北京青年周刊採訪我,讓我談一下搶鹽風潮中暴露的中國人缺乏科學觀的問題。我覺得該糾正一下開頭的說法,其實昨天我買鹽時不是僅混跡於一群老婆婆中,還有很多強壯的青年,這些青年從小做過很多奧數題化學題的,他們不可能缺乏科學觀,只是擰巴了世界觀。他們從小被洗腦,世世處處是敵,風吹草動,便風聲鶴唳。不信的話,等會兒我再造一個謠,由於明天月亮離地球最近,負核子暴會導致嚴重皮膚癌,只有肥皂能抵抗。不一會兒,街市上一定瀰漫着肥皂泡泡。

這樣的假想敵教育,假想那麼多敵人,最終自己變成自己最大的敵。念及此,一種責任感油然而升,深感任重而道遠,正想寫篇文章普及一下。此時抬頭,我那外出旅遊的老媽回家了,拎着大包小包的鹽,進門就大罵狗日的日本人又搗亂。我快緊拿起那兩包鹽,準備從家人做起,隆重開始普及。我張嘴正要說點什麼,我媽嚴肅地盯着我手中那兩包鹽,相着,欣慰地對我點點頭:

你,終於懂事了。

(原文發表於2011年3月18日,收錄於李承鵬雜文集《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因某種原因多處刪改,此為原始版本)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