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Airbnb房東年均收入近4萬 全球第二| 澳洲3個州電費7月起上調 漲幅最高可達23.7%

今日澳洲新聞
今日澳洲新聞

 Realestate房產網:澳Airbnb房東年均收入近4萬 全球第二

支付公司Tipalti考察了全球Airbnb房東的平均收入,美國以44,235澳元的年均收入位居榜首,其次是澳洲,年均37,988澳元。其中,陽光海岸努沙角(Noosa Heads)的Airbnb房東收入最高,年均56,182澳元;新州拜倫灣(Byron Bay)排名第二,為55,368澳元;隨後是黃金海岸的衝浪者天堂(Surfers Paradise),這個度假勝地的Airbnb房東年均收入為47,666澳元。與此同時,澳洲長租市場上卻存在着房源嚴重不足的問題。

九號新聞台:澳洲3個州電費7月起上調  漲幅最高可達23.7%

在澳洲能源監管機構提高基準價格後,三個州的家庭用戶和小企業將從7月開始迎來新一輪電費上漲,漲幅最高可達23.7%。澳洲能源監管機構(AER)15日公布了一項草案,在下一財政年度,默認市場報價(DMO)電價將上漲20%至22%。家庭住宅電費將上漲19.5%至23.7%,具體漲幅取決於他們所在的州。小企業客戶可能面臨14.7%至25.4%的電費上漲。

澳洲人報:澳三分之一貧困家庭學生逃避NAPLAN考試

3月14日,澳洲有130萬名學生開始參加NAPLAN考試,即「國家評估計劃–識字和算術考試」,而三分之一來自最貧窮家庭的孩子卻留在家裡,使得測試和提高他們數學和英語技能的努力落空。富裕的父母向輔導公司支付每小時74澳元的費用,以提高他們孩子的成績,而家境較差的學生有時會因為害怕失敗而逃避考試。據稱,還有一些校長鼓勵他們留在家裡,以免拖累學校的成績。

先驅太陽報:涉嫌與犯罪集團關聯 墨爾本快遞公司被關閉

在查獲出大量的非法煙草和其他物品後,澳大利亞邊檢局(ABF)關閉了一家墨爾本的快遞公司PCA Express Derrimut。ABF懷疑該公司的倉庫已被外國犯罪組織滲透,但PCA首席執行官Frank Liu(劉)說,沒有證據表明該公司有人參與了任何犯罪活動,他們經營的業務是乾淨的。

七號新聞台:堅持相同號碼三十年  夫婦同時贏樂透

一對新州Wollongong地區的夫婦在一周內中了兩次樂透(Lott)獎,一夜間增加了200萬澳元的財富。這名男子說,「這其實是一個有趣的故事,為什麼我們最終會買兩個相同的號碼。我上周忘了把我妻子的號碼放上去,她對我不太高興。所以,這周我想我要把她的號碼放上兩次,以彌補過失。」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的妻子近三十年來,一直購買相同號碼的樂透彩票。

悉尼晨鋒報:澳洲將試驗花生過敏新療法和疫苗

澳洲花生過敏患者不久後將可通過一種突破性新療法提高對花生的忍耐度,該療法將在未來數月試驗及推廣,有望拯救更多生命。據報導,默多克兒童研究所(MCRI)將在4至17歲兒童群體中試驗此療法。在新試驗中,有90名兒童將接種一小部分肽花生蛋白,每月注射一次,將持續12個月。此免疫療法的作用是讓身體接觸到花生的微小成分,但不會引起蕁麻疹、嘔吐或致命反應。

信使郵報:昆州逾2億元財產無人認領  涉及30萬人

公共託管人素來負責保護來自政府機構、房地產機構、會計師、典當行、公用事業和投資機構的無人認領的資金。這些資金由於多種原因被送至公共受託機構,例如資金所有者的名字或地址已經更改且尚未更新業務。在過去10年間,最高認領金額為75萬澳元。而在超過2.07億澳元無人認領的款項中,最高金額是1998年記錄的133萬澳元。

九號新聞台:生活成本暴漲   近半澳人放棄海外旅行  

近期澳洲生活成本暴漲危機導致大多數人重新考慮今年度假計劃,儘管87%的澳人計劃在2023年某個階段旅行,但南十字星旅遊保險(SCTI)委託進行的一項新調查發現,83%的澳人說生活成本壓力將影響旅行計劃,而近50%表示他們絕不出國。37%的受訪者表示,由於囊中羞澀,他們甚至不會計劃跨州度假。

每日電訊報:華男手持菜刀闖入悉尼華人區Campsie警局砍人!兩名警員受傷

14日晚10點,悉尼Campsie警察局發生一起襲擊案,35歲的華裔男子寧德成(Decheng Ning,音譯)持刀砍傷了一名警員。寧德成拒絕聽從警員的指示放下菜刀。隨後,警員使用辣椒水將其制服。在逮捕寧德成的過程中,還有一名警員肩部受傷。寧德成被控使用或持有武器時拒捕,他被拒絕保釋,已於周三(15日)在Bankstown地方法院出庭。

九號新聞台:新州大選上演「重頭戲」!兩黨黨魁展開電視辯論

新州大選15日迎來一場「重頭戲」,自由黨黨魁Dominic Perrottet與工黨黨魁Chris Minns參加了由多家澳媒聯合舉辦的「The Great Debate」。兩黨黨魁就生活成本、電費、道路通行費、政府債務、薪資上漲、育兒補貼以及房屋可負擔性等民眾關心的問題展開辯論。

今日國際新聞
今日國際新聞

路透社:熱帶氣旋殺「回馬槍」  非洲2國數百人喪生

熱帶氣旋弗萊迪(Freddy)1個月內兩度襲擊非洲南部,馬拉維災害管理事務部(Department of Disaster Management Affairs)表示,馬拉維的死亡人數在一天內由99人遽增至190人。大雨持續為害,仍有37人失蹤,另外有584人受傷。另一受害國莫桑比克因電力和電話信號持續中斷,損失程度還不清楚。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資料,弗萊迪是南半球有史以來最強的風暴之一,可能成為壽命最長的熱帶氣旋。

中央社:掃毒中擊斃兩名青少年   菲律賓警察罕見遭判20年

法新社14日取得的法庭文件顯示,一名菲律賓警察因在前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實施掃毒戰爭期間殺死2名青少年被判有罪。在這場掃毒行動中,執法人員被定罪相當罕見。杜特爾特在2022年6月結束的6年任期內,公開命令警察在生命受威脅時可以開槍擊斃毒品嫌疑人。目前只有3名警察因在掃毒行動中殺害一名嫌疑人而被定罪,這引發了國際刑事法院(ICC)的調查。

美國之音:臉書母公司Meta將展開第2輪裁員

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在14日表示將再裁員1萬人,是第一家宣布第2輪大規模裁員的科技巨擘。4個月前Meta才解僱1.1萬人。裁員是Meta更廣泛重組計畫的一環,這項計畫預期還將扁平化組織結構、取消優先順序較低方案並降低招聘率。這個消息使Meta股價在盤前交易上漲2%。經濟不斷惡化導致美國各大企業出現一系列大規模裁員,根據追蹤業界裁員情況網站的數據,自2022年初以來,科技業已裁員超過28萬人,今年裁員人數占其中約40%。

加拿大廣播電台:加拿大貨車撞途人釀2死9傷

加拿大魁北克省周一(13日)發生交通意外,造成2人死亡、9人受傷。事發在下午3時左右,該名38歲的男司機駕車至昂基(Amqui)一條街道時鏟上行人道,撞到途人。兩名男死者分別是60至70多歲,傷者包括兒童,當中有兩人情況危殆,他們被送至附近醫院救治。涉事貨車司機其後向警方自首,目前因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被捕。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

Yahoo:尼泊爾:下月起禁單人徒步旅行

尼泊爾將於下月1日起禁止單人徒步旅行,旅行必須聘請獲合資格嚮導或加入旅行團體,以防迷路、出現健康問題或遭遇自然災害。尼泊爾旅遊局局長拉米查內(Mani R. Lamichhane)表示,由於單人徒步旅行往往路線偏僻,當局難以追蹤位置,施救成本非常高。此外,單人徒步者往往選用無證導遊,這些導遊不但不納稅,甚至還搶走本地人工作。有關規定將為尼泊爾旅行業創造就業機會。

東網:柬埔寨暹粒國王行宮大火 古文物或遭燒毀

柬埔寨暹粒省國王行宮周日(12日)晚上10時20分左右起火,火勢迅速蔓延,濃煙滾滾,大火持續燃燒約一小時,行宮損毀嚴重,大批古文物或遭燒毀。目前火警經已撲滅,無人傷亡,調查指大火因電線短路引起。省長狄西哈指國王行宮幾乎燒毀,受損文物情況正統計。副省長宋托表示已扣查至少5名涉事電工和維修工人。

聯合網:美菲史上最大規模聯合軍演四月登場

菲律賓聯合作戰訓練中心主任、美菲聯合軍演發言人洛基科(Michael Logico)上校14日說,代號為「肩並肩」 」(Balikatan)的聯合軍演將於4月11至28日舉行,雙方將有1.76萬軍人參加,其中包括約1.2萬美軍。軍演將首次向海上進行實彈射擊演練。據CNN報道,這次還有以往沒有過的網絡防禦演練。此前最大規模的聯合軍演是在2015年,當時有1.1萬部隊參與。

泰國公視(Thai PBS):為5月大選做準備 泰國擬20日解散國會

泰國將在5月迎來國會大選,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曾表示會提前解散國會,讓各政黨有時間衝刺5月的大選。總理府官員14日透露,解散國會的時間將會是3月20日。泰國公視(Thai PBS)報導,面對即將到來的各式競選活動,選委會10日發信給各政黨,要求各政黨的執委會約束黨員,在競選活動時不可提到王室,否則依照政黨法,政黨的執委會將會被解散,執委會成員未來20年不得在政黨內擔任任何職務。

共同社:日本團隊開始構建新冠後遺症數據庫

關於新冠病毒感染症後遺症中的抑鬱、失眠等精神性症狀,日本國立精神・神經醫療研究中心等的研究團隊於近日,開始致力於構建管理信息的數據庫。將分析血液檢測、腦部影像、病情發展等的數據,探索發病原因和治療方法。力爭收集約1000名患者的數據,目前正在網上呼籲曾被感染者參加研究。

美聯社:火車脫軌泄漏有毒物 俄亥俄州起訴鐵路公司

俄亥俄州總檢察長周二(3月14日)宣布,已對諾福克南方鐵路公司(Norfolk Southern Railway)提起聯邦訴訟,指控其對上個月在該州東巴勒斯坦(East Palestine)發生的火車脫軌和有毒化學物質泄漏事件負有責任。這位總檢察長繼續指出,脫軌事件「導致超過100萬加侖的危險化學品泄漏,這既危及俄亥俄州自然資源的健康,也危及地區居民」。

今日中國新聞
今日中國新聞

自由亞洲電台:軍醫蔣彥永病故 官方提「三不准」

著名退休軍醫蔣彥永因感染肺炎等多種疾病,引發心肺功能衰竭,上周六(11日)在北京解放軍總醫院(又稱:301醫院)病故,享年91歲。北京一位蔣彥永的友人本周一(14日)對披露,遺體告別儀式和火化在周三上午完成。蔣醫生的家屬接到有關當局通知,要求低調處理蔣醫生的身後事,包括三個不准:「不准公開遺體告別儀式,只准親屬參加,不准接受公眾哀悼送花籃,不准接受媒體採訪。遺體告別室在301醫院西院的第一告別室內,如果有人要送花圈輓聯,14日前交給蔣醫生的夫人華仲尉,再交給醫院審查,悼詞已經寫好了。」

彭博社:貿易爭端告終 中國全面開放澳洲煤炭進口

在中國與澳洲關係明顯改善後,知情人士透露,中國當局除已允許國內進口商採購澳洲煤炭,最近更通知中國海關開放所有澳洲煤炭進口。這代表中方2020年起對澳洲煤炭的進口限制已告終。報導引述中國相關煤炭業者說法指出,預估光是3月上半月,中國從澳洲進口的煤炭可能達到100萬噸。而2022全年,中國煤炭進口量超過了2.9億噸。

證券時報:中國車市掀最慘烈價格戰 BMW新車只要12.9萬

汽車業被列為中國疫情過後優先振興產業。但在民間購買意願低落下,中國車市被自家媒體形容為「史上最慘烈價格戰」。BMW在福建泉州的經銷商「泉州福寶」日前發布促銷海報提到,原本建議售價為20.89萬元的120iM-Sport(運動版)房車,最低優惠價僅需12.9萬元,折價幅度高達38.2%,轟動中國網路,「13萬就能買寶馬(BMW)新車」一度衝上網路熱搜。

VCTNews:周立波批評俄羅斯遭禁言

12日, 「海派清口」創始人周立波在微博發帖,內容是:普京大帝!戰鬥民族!…為什麼總有那麼一些中國人,莫名其妙的把這些溢美之詞送給俄羅斯?就是因為當年俄羅斯(蘇聯)兒子打老子嗎?!就是因為霸占我500萬平方公里大好河山至今不還嗎?!當年的兒子已成孫子了!你還把他當老子看?帖文還附上一張地圖,結果言論遭管理員屏蔽,並留言「該用戶已被禁言」。

環球時報: 提高退休年齡或引發養老金制度崩塌之憂

去年,北京當局已多次提到「延遲退休改革」的緊迫性,引起民間質疑和反對。《環球時報》日前再發文,稱中國正計劃分階段提高退休年齡,以應對人口迅速老齡化的危機。而現實是大陸多個省市養老金預算出現赤字,引發中國養老金制度崩塌的擔憂。

今日香港新聞/今日台灣新聞
今日香港新聞/今日台灣新聞

HK01:港鐵新款閘機面世 兼容多項電子支付 今年底引入信用卡付款

港鐵公布,由14日起,將陸續於馬場、坑口、康城及其他車站,安裝新款出入閘機。除了方便攜帶嬰兒車、手推車及行李的乘客,亦提供更多電子支付選擇,包括八達通、單程車票及二維碼。港鐵期望最快於今年底,可引入以感應式信用卡支付車費。

中央社:台灣澎湖六連霸議長涉貪羈押禁見

澎湖縣議會議長劉陳昭玲等3人因涉違貪污治罪條例,14日凌晨被聲請羈押。檢方13日上午搜索議長辦公室等19處,並傳喚相關被告、證人共15人到案。檢方認為被告劉陳昭玲等涉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並有相當理由認為有逃亡、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因此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劉陳昭玲連續10屆當選議員,第15至第20屆更當選澎湖縣議會6屆議長。

Yahoo:兩岸小三通 台清明前開放客運中轉

台灣將於清明節前開放兩岸「小三通」客運中轉,陸委會主委邱太三13日表示,只要國人及配偶都可以搭,外國旅客還在評估。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質疑,台灣人赴中自由行沒有禁止,為何禁止組團去中國。邱太三說明,組團涉及業者、保險等,對業者要管理,兩岸要互惠互利。交通部次長祈文中說明,兩岸目前都禁止團客入境。邱太三呼籲雙方共同努力,希望在雙方互惠互利狀況下,兩岸進行更多互動。

VCTNews:擺街站援在囚者 曾健成等遭控違法

去年5月28日,民間電台創辦人、社民連成員曾健成與兩名義工李子華及吳超廣,在銅鑼灣擺街站,聲援在囚人士,展示寫有「釋放政治犯」、「Free Hong Kong」及「抗命不認命」等橫幅,遭食環署指控「未經准許而在政府土地展示招貼或海報」,沒有向政府申請展示相關標語。

明報:香港大學本地教員近4年減少14%

香港8所政府資助大學的本地教員,近4年減少14%,但具中國背景的教員則激增至35%。資料指,各大學的大陸教員從2017至18學年的1,175人增至2021至22學年的1,592人。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說,本地學者人數及比率下跌,反映不少學者近年離港,他們普遍對社會氣氛失望,憂慮做研究會誤觸「紅線」,也有外國學者對於來港有顧慮。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