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來到澳洲,轉眼已經接近三十年。近年在澳洲認識不少香港人,交朋友之際難免談及香港。閒談之間,提及小時候在香港讀書,學校十分愛國,屬於真正的愛國學校。朋友立即問是不是港共的「愛國學校」?這才發覺,不知道什麼時候,「愛國學校」這稱謂竟然被港共壟斷了,成為港共學校的「招牌」?!
港共在香港辦學,為了把自己與其他學校「劃清界線」,一直以「愛國學校」自稱,以此與香港其他學校作區別。然而,是不是其他學校就「不愛國」呢?當然不是!
我們中國人愛中國
祖父母把兩歲的我,從廣東中山農村帶到香港之後,住在九龍深水埗福華街200號一棟「唐樓」三樓。當時香港俗稱的「唐樓」,一般三四層高,每層兩個單位,面積比較寬敞。每個單位內有多個房間,出租給不同的住戶,不同的家庭就這樣住在一起生活。
六十年代的香港,大多是這樣的「唐樓」。「唐樓」的樓下,一般是商店,也有用作工場,譬如染布工場,甚至是修理汽車的工場。樓下的商店或工場,與二樓之間,還有一層比較「矮」的,稱為「閣仔」,同樣可以用來生活居住,或作為工場,譬如製衣工場。「天台」還有「僭建」的「天台屋」。那個年代的香港,絕大部份都是從中國內地,逃亡、移居到香港的各式各樣的人,有來自廣東省不同縣的,也有來自福建、上海、北方各省的。
同一條街對面的「唐樓」,二樓和三樓開設了一間小學。到了入讀幼稚園的年齡,祖母就把我送到對面的這間小學。小學名為「定遠」小學,以校長黃定遠的名字取名。現在已經無法找得到這間學校的資料。記得第一天上學,由於未曾試過離開家人留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當時就不讓祖母離開課室,拉扯之間幾乎把課室內的桌椅都弄翻了。
說當時就讀的這間學校是「愛國學校」,就因為每年到了10月10日「雙十節」國慶前夕,學校就會向每一個學生派發國旗。當時全香港各地區各街道,幾乎每一戶人家,都會在向著街的窗口懸掛國旗。大家當時的共識,就是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的國家是中國,國家的名稱叫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就是我們的國旗!
香港慶祝中國國慶
六十年代的香港,香港人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每年國慶除了在自己家的窗戶懸掛國旗之外,在一些比較顯眼的公眾地方,還會從街道的一邊用繩子拉到街道的另一邊,懸掛巨幅的國旗在街道上空,尤其是在當時的「徙置區」。
「徙置區」的出現,就是因為香港當年很多低下階層住在山邊的木屋區,這些木屋居民很多是逃亡到香港的中國內地同胞,而不時發生的木屋區火災令這些人失去住所。港英政府因此興建一些七層高的「徙置區」樓宇,安置這些人口。有些學校,也建在這些徙置區的天台。
因此,當時的「徙置區」,每年國慶也非常熱鬧,到處出現一片旗海,慶祝祖國的國慶,慶祝中國的國慶。中國的國慶,就是中華民國的生日10月10日!六十年代的香港,雖然是生活在英國人的統治下,但大家慶祝的國慶,就是中華民國雙十節。現在互聯網上,還可以找到六十年代香港街道懷舊照片出現的中華民國國旗「旗海」,數量上遠遠勝過現在「紅海洋」的「旗海」!
當時自己就讀的定遠小學,校長每周會訓話,老師和學生都很愛國,大家都知道孫中山是我們的「國父」,中華民國是我們的祖國。但現在回想起來,有一點是很奇怪的,當時中華民國的領袖是蔣介石,又稱蔣中正,大家都知道。可是,教育上、學校里,完全沒有宣揚蔣介石。這對於中國大陸來說,一比較之下,可謂不可思議。中國大陸當時到處宣揚毛澤東。共產黨推崇對領袖的個人崇拜,但國民黨卻沒有推崇對領袖的個人崇拜!
愛國與熱愛毛澤東
因此,六十年代的香港,大家對祖國的熱愛,是真的熱愛中國這個國家,熱愛中國這片土地,熱愛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領袖被放在次要的位置,放在並不顯眼的位置。不像中國大陸社會的那樣,共產黨宣揚的「愛國」,變成熱愛共產黨,熱愛毛澤東,反而把國家與人民百姓放在毛澤東與共產黨的後面、下面!
當時學校的愛國教育,至今還記得老師教的一首歌《戰士思母》:「故鄉在何方?故鄉在何方?母親呀母親,我心淒涼!白天山沒在森林中,飢餓寒冷樣樣嘗……」這首歌,看來是一首抗日歌曲,當時的學校與家庭教育,經常提及「打日本仔」。「愛國」就是「打日本仔」,而不是像中共教育的「毛主席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
當時這樣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也可以反映出,當年的抗日,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民國國軍是抗日主力,中共與其軍隊卻主要在培養效忠中共的勢力。難怪近年出現質疑,就是面對抗日戰爭,中華民國國軍在抗日戰爭中大量犧牲了,中共卻趁抗日的機會去悄悄地建立自己的勢力,搞紅色顏色革命,去推翻中國政府,去分裂中國!令中國分裂成海峽兩岸至今!
六十年代的香港,家傳戶曉、膾炙人口的一套兒童漫畫書《財叔》,就是宣揚對日抗戰的游擊隊故事。這套漫畫書定期出版,漫畫作者許冠文,與演員許冠文同名同姓。當時生活在香港的小朋友們,幾乎人手一本《財叔》,而這些都不用政府或學校去宣傳,客觀上又起到很重要的愛國教育作用。
愛國變成效忠領袖
那個時候,每年學校放暑假和寒假,祖父母都會帶我返回中山老家探望家人。回到中山老家,看到的兒童書卻是《紅燈記》、《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等「八個樣板戲」這些政治宣傳小冊子。這些小冊子是中共用來做政治宣傳,與香港漫畫的純粹民間創作,雖然表面上都是「愛國」、「抗日」,但本質很不一樣。「八個樣板戲」的目的,旨在宣傳「忠於毛主席、忠於毛澤東思想、忠於毛主席的革命路線」這「三忠於」!
記得當時在農村老家,無意之間衝口而出說了「毛澤東」三個字。家人立即很緊張,說應該尊稱「毛主席」!我心裡想,「毛主席」的姓名不就是「毛澤東」嗎?為什麼不能直呼其姓名「毛澤東」呢?當年在香港,我們大人和小孩都很愛國,但我們可以直呼「孫中山」、「蔣介石」的名字,為什麼到了大陸卻要以「毛主席」來取代「毛澤東」呢?!
愛國——為什麼在中國大陸會變成了「效忠」毛澤東一個人?再看《紅色娘子軍》、《白毛女》這些「樣板戲」,如果按照近年中共的說法,不都是宣揚「顏色革命」、「暴力革命」、「推翻政府」嗎?!
2014年香港爆發「雨傘運動」,爭取落實香港基本法明文規定的普選,但北京和港共都把「雨傘運動」無限上綱扣上政治帽子為「顏色革命」、「暴力革命」……
中國人打中國人啊
當時遇到個別屬於「強國人」的大學校友,見我同情香港人爭取落實基本法的普選,立即拿我作為「戰靶」,質問我是不是支持「顏色革命」?是不是支持「暴力革命」?
我一聽之下,不知是好笑還是……如果我回答「反對顏色革命」、「反對暴力革命」,豈不成了反對毛澤東?!反對中國共產黨?!因為搞顏色革命和暴力革命,至今只有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最典型和最成功!
當然,這樣的「強國人」,並不是想我回答反對毛澤東和中共的紅色顏色革命和暴力革命。這些「強國人」針對的矛頭是香港人,但這樣的「戰狼」忘記了只有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才是搞顏色革命和暴力革命的典型!
然而,在中國共產黨教育下成長的「戰狼」,往往就是那樣表現「無知」,表現「雙重標準」,甚至表現「矛盾」而不自知!中國大陸的教育,明顯出了很大的問題。中國大陸的教育,美其名為「愛國」教育,但教育出來的人只知效忠權貴,不懂國家是什麼?不懂人民是什麼?不懂愛護自己國家的人民百姓!甚至可以「理直氣壯」地中國人打中國人!
香港的愛國教育,是真真正正地去愛護祖國和祖國人民。而港共和中共的所謂「愛國教育」,是效忠權貴!但小時候的我還搞不清楚,當時只覺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和「五星紅旗」都是中國的「國旗」,竟然找來這兩面不同的旗幟,放在一起貼到香港自己家的大門上!
(未完待續)
作者是政治學博士兼新聞與教育工作者 林松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0c1ed81d-0e34-4ef1-ba95-d80388034da5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