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本田(Honda)改變擴張路線,將在中國削減3成汽油車產能,即削減約50萬輛的產能,相當於本田全球產量的1成。
日經中文網7月25日報導,由於中國車企擴大產能的速度超過需求,出現供應能力過剩,而過剩的低價中國車又大量流入日本占優勢的東南亞市場,造成激烈競爭。本田計畫把在中國的汽油車年產能由149萬輛縮減至100萬輛,創下日本車企減產的最大規模。
本田減產的第一步是,關閉或停產在中國的7家汽油車工廠中的2家,10月關閉廣州市的工廠,11月起讓武漢市的工廠停產。在廣州市的另一工廠也在討論關閉或停產。
由於中國汽車圈價格戰廝殺慘烈,本田6月的銷量同比下滑4成。
本田的全球年產能接近500萬輛。1990年代起,本田一直在中國加大生產投資,這次是首次在中國縮小生產規模,意味著它要改變一直以來的擴張路線。
目前,本田在中國的產能大於其在美國的產能(少於100萬輛),即中國目前是本田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
日系車不只本田調整在中國的業務,所有的日本汽車廠商皆然。報導說,日野汽車將在中國退出引擎生產業務,擬2025年內對於面向中國市場生產引擎的子公司「上海日野引擎」(位於上海市)實施業務清算。
上海日野引擎由日野汽車2003年與當地企業對半出資成立,一直生產柴油引擎供應給當地的卡車和建築機械。商用車也因當地競爭激烈,銷售持續苦戰。
日產汽車6月關閉了在江蘇省的汽油車工廠,將中國的年產能從160萬輛減少了1成。由於中國工廠的開工率仍有約5成,產能依然過剩,因此已開始考慮進一步地關閉工廠。
日系車以高品質在中國當地獲得支持,高峰時期的2000年代,在中國的銷售份額占到2成。
不過,在引擎方面具有優勢的日系車,已經因為中共以提供稅收優惠等主導向純電動汽車轉型下陷入困境。
由於日系車在中國陷入低迷,向日本企業供應鋼材的日本制鐵,已宣布退出與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旗下寶山鋼鐵的合資業務,將在中國削減7成產能。材料企業日本帝人也決定在中國退出汽車材料業務。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0bb1f9fc-fca1-4aaa-99f8-17f0658c6d59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