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為何總是不團結

也不過才一年前,郭台銘與他暱稱「叔叔」的侯友宜交情如膠似漆,據稱倆人在去年11月的地方選舉前還曾三度私下密會,達成「總統你選我就不選」的共識承諾,一定要拉下民進黨。雙方勾肩搭背好交情,現在看來實在格外地諷刺。

倆人決裂的導火線在去年11月26日九合一大選投票結果。當時,中央執政的民進黨史無前例的慘敗,點亮藍營重返執政的光明燈,原本聊備一格的國民黨總統提名權,一下子變得炙手可熱。郭侯倆人都知道對方是自己總統路上最大的障礙,彼此鈎心鬥角,互放冷箭。從「你選我就不選」,到「憑什麼是你」,說穿了,就是人的貪念。

藍營的人會有貪念,綠營的人也會有貪念;貪念人人都會有,但為什麼這在國民黨特別容易成為問題?這其中,第一個關鍵是制度。

藍綠兩黨的政黨結構高度相似,都是仿自列寧式民主集中制,只是,雙方制度的明確性與拘束力都不可同日而語。民進黨主席由黨員直選,但真正的權力機關其實在中執會,黨主席代表民進黨,免不了有其「超額權力」,但派系共治的中執會卻能依不同派系的不同利益對黨主席形成相當程度的制衡;據此,黨做出的決策總是能面向選民,進而拘束黨員,即使出錯也能很快地進行調整。

從民進黨的經驗出發,很難想像明明郭台銘與侯友宜明明已經相持不下,為何國民黨中常會把提名權交由黨主席朱立倫徵召?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朱立倫根本已經控制了國民黨中常會。而朱立倫主動引進郭台銘投入「類初選」,形似在牽制侯友宜,其思維又與4年前吳敦義引進韓國瑜牽制當時的朱立倫一模一樣。朱吳倆人都想從其中的縫隙找出自己突圍(他們都也想選總統)的機會,又或者至少能成為「造王者」,得以延續他們日後的政治生命。如今藍營分裂成真,不管過程中誰說話不算話,當初一手主導這場徵召大戲的朱立倫都無從卸責。

要解決黨主席權力無限膨脹的問題,最好的方法是黨內民主化,讓中常會、中執會等黨的權力機構同樣擁有更普遍的民意基礎。問題在於,國民黨的黨員結構又與選民結構落差太多,使得國民黨想建構制度化的決策格外困難;而隨著國民黨黨員持續老化,年輕人根本不願加入這個政黨,這個沈疴在國民黨內幾乎無解。

國民黨難以團結的第二個關鍵是欠缺理念。

理念很抽象,但理念卻是驅動政治的最重要來源。若問起泛綠支持者投票的動力是什麼?10個人有9個人會說,「珍惜台灣的民主自由」、「反對共產黨的掠奪」、「保護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基於這樣的確信,所以他們支持這個政黨,任何公職不團結在這個旗幟之下的,很快地會被他昔日的選民所拋棄。

國民黨也說他們是個有理念的政黨,例如他們的總理孫文就曾說:「主義就是一種思想、一種信仰,和一種力量。」只是,那是100年前想要改變中國的國民黨,不是現在的台灣國民黨。若要問國民黨人信奉什麼?紅統的人會說「要統一」,深藍的人會說「我就是不滿現狀」,經濟藍會說「我要賺大錢」,地方派系會告訴你「我在跟民進黨爭地盤」,10個人恐怕會有11種答案。

這些支持國民黨的理由每每匯聚在「反對民進黨執政」的訴求上,但「反對╳╳╳執政」只是一種手段,並不是一種信仰。誤把手段當信仰,所以當柯文哲有機會贏的時候,支持民眾黨也可以;當侯友宜不如己意時,郭台銘同樣可以成為寄託的對象。既然取代民進黨是最重要的事,那由侯友宜來做,或交給柯文哲、郭台銘來完成,差別是什麼?

早在今年5月國民黨正式提名總統參選人之前,前國民黨黨管會劉泰英就看好賴清德即將勝出,「我對國民黨本質非常了解,國民黨的天性就是不團結」。的確,國民黨不團結是它的「黨性」,這樣的「黨性」不僅來自於這個政黨沒有制度,更源自於它欠缺理念信仰。一個無法透過信仰產生力量的政黨,再也無從遮蔽政客的貪婪,所以放眼望去,儘是這些短視近利的跳樑小丑。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全文轉自上報)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