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牌榜的精神勝利法

延遲一年舉行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終於能舉辦到底結幕;主辦國因為首次在中國武漢大爆發的2019冠狀病毒病,至今在東京都每日確診達數千宗,而要維持「緊急狀態令」,最終奧運會只有禁止觀眾入場,雖然損失慘重仍然辦到底,對運動員與體育活動來說是好事,但對日本當局而然,則可減少損失的兩害取其輕而已;不少日本人都支持取消奧運會,於是不少人會質問,奧運體育運動會之目的,究竟是甚麼? 

很多人經常強調,體育無關政治,體育活動與政治應該分開;然而很多人口說分開,卻經常拿著獎牌榜來追求自己的精神勝利;例如以所謂國家的金牌為榮,以國家奪取的金牌數,要比其他國家多為榮,這些把「國家」置於體育競技的質素以上,只為求勝利的國族主義,本質又是甚麼?所謂「國家」勝利了,代表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嗎?代表了國家真的走向「富強」嗎? 

看看1988年韓國的漢城奧運,當年總金牌數字只有241,而今日的東京奧運卻有340面,當年排第一位的蘇聯,在總金牌數少三分一的情況下,竟奪取了55面金牌,卻依然在1991年倒下滅亡了;排第二位的東德奪取了37面金牌,比起西德的11面為三倍有多,比起2020年的中國的36面還要多1面金牌,結果漢城奧運後的第二年,柏林圍牆就倒下,東德就滅亡而被「統一」了,這些獨裁政體的舉國體制,所催谷出來的金牌虛榮心,最終也無力阻止「變天」。 

所謂「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奧運精神是「志在參與」云云,在獎牌榜面前就成為了笑話──長期美國是以計算獎牌數字來排名,而其他國家則多以金牌數為排名,這也成為了「政治話題」──為何美國要和大家與眾不同呢?有些陰謀論立即認為──是美國在金牌榜落後中國云云。 

去到閉幕日,美國的金牌後來居上了,這對力爭金牌數第一的人而言,是一大打擊;於是一些中國網站與網民,又「忽然國手」,把早前被貶為「台灣省隊」、「香港市隊」的金牌,也計算成為「國手」、「國家隊」的一部份,於是「中國」的總金牌數字,就可以阿Q地擊敗美國了!然而台灣與香港的代表隊,又忽然是「國手」嗎?不是說這算是「台獨」或「港獨」嗎?一個國家可以分開幾隊來參賽去「增加勝算」,這又是「公平競技」嗎?那麼歐盟又是否可以聲稱自己金牌數目最多?英國可以用全英聯邦來計算嗎? 

今屆奪金的國家或地區,由上屆的61個,增加到本屆的68個,與總金牌數的10%增幅相約,因此金牌仍然是由部份國家壟斷,小國奪金仍然是非常困難,對追求所謂「多邊主義」 ,以至「體育精神」是背道而馳;很多人一面說比賽不是只求第一,但轉眼又變成重金牌;那麼為了減少「獨厚金牌」,連銀牌也好似輸了一樣,不是應該把獎牌換成積分,而減少只追求「第一」嗎? 

殘酷的真相是,對大多觀眾而言,觀看奧運的體育活動,就是一場渲染國族主義的娛樂競技,觀眾收看的目的,就是追求娛樂,與把自己投射到其代表隊,去力爭有份分享勝利的喜悅而已,因此勝利就是一切;對獨裁政體而言,發展體育事業,則可以渲染國族主義與愛國主義,去維持其政權的穩定性;因此一些理想主義者,想把「體育」與「政治」完全分開,實在是難上加難。

(全文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