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输德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泄露事故

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穿越波罗的海的两条北溪天然气管道,周一(26日)及周二(27日)先后发生泄漏,海面出现的气泡最大直径更超过数百公里。丹麦发现了3个泄漏点后,瑞典也发现一处。泄漏点位于丹麦和瑞典专属经济区。由于时机敏感及巧合,外界怀疑并非意外。 

据德国之声报导,本周一(9月26日),建成之后还从未投入使用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内的压力突然急剧下降。丹麦官方和北溪2号运营商稍后解释说,这是由于博恩霍尔姆岛(Bornholm)附近的管道发生泄漏所造成的。

由于泄漏事故的发生,丹麦提高了监测其能源基础设施的安全级别。泄漏有可能对航运安全构成威胁,丹麦宣布禁止在相关位置5海里内的航运。此后北溪1号输气管道也被报道出现压力骤降。目前事故发生的原因尚在调查之中。

法广报导称,北溪2号管道与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平行建造,旨在能将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到德国的能力增加一倍,但目前尚未投入运营。该管线几乎完工,但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德国政府在 2 月封印阻断其经营许可证。 北溪2号的发言人里瑟克(Ulrich Lissek)解释说,该管道仍然“在技术上做好了输送准备”并“灌满了天然气”。

德国非政府环保组织“德国环境援助组织”(DUH)也表示,博恩霍尔姆岛附近出现的天然气泄漏至少短期内不会造成环境危害。即使发生水下爆炸,也只会产生局部影响。甲烷主要对气候有害。

中央社报导称,天然气外泄事件曝光后,瑞典、丹麦总理和多名欧洲领导人直指漏气事件是蓄意行动所引发。莫斯科否认是爆炸的幕后黑手,美国也反批莫斯科指控华府破坏管线的说法相当“荒谬”。

国际能源总署(IEA)执行董事比罗尔(Fatih Birol)今天表示,谁是涉嫌破坏北溪管线的幕后黑手,事实上“非常明显”。

他在巴黎的一场再生能源会议指出,“目前还不知道是谁造成、谁是这次破坏的幕后黑手,各方仍在讨论,但幕后凶手是谁…已经很明显。”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将应俄国要求,开会讨论此事。

近几个月来,北溪1号和2号管线一直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核心议题,因为俄罗斯削减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被认为是对莫斯科入侵乌克兰引发的西方制裁进行报复。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