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萬知青上山下鄉只是拍習馬屁的偽命題

據報廣東省準備動員三十萬知識青年,重走上山下鄉之路,其實這都是廣東地方官拍馬屁的招數,本身沒有可操作性,只是藉此顯示他們沒有躺平,還在努力做事而已。

習近平是毛時代的上山下鄉知青,曾標榜自己挑二百斤走十里山路不換肩(真神人也,筆者在農村秋收時用盡吃奶力氣,挑一百四十斤,走十米田間路,已經受不了)。此外又吹噓他經常走十里山路到鄰村知青點去借外國文學名著,還舉出一串各國著名作家的名字。可惜他讀那麼多世界名著,並沒有從各國歷史文化那裡汲取一點精神營養,英美法俄的近現代文學名著里,那些民胞物與的人性關懷,平等開明的理想情操,他都沒有絲毫「得著」,否則,也不會有他獨裁統治下的今日中國了。

廣東地方官推出知青下鄉,還要訂立三十萬名額以示規模巨大,目的只在取悅習近平,表示他們正致力解決社會難題,表示他們從習近平個人的「光輝歷史」里找到施政方向。

現在的地方官,一心只為自己的仕途操心,根本不理會真實的社會情況,也不考慮政策擾民,更不會周詳研究政策的可行性。一個政策推出來,講得天花龍鳳,動靜很大,結果通常偃旗息鼓無疾而終,而官方與民間,也從來沒有人去追問政策落實的情況,沒有就沒有了。

當年汪洋剛到廣東擔任省委書記,就提出「騰籠換鳥」的政策,意在趕走低端工業,引入高端工業,當時我在某報寫專欄,就曾質疑這個政策的可行性。經濟活動都是市場決定的,什麼企業來什麼企業走,自有不得不如此的經濟與社會規律決定,不是人為操弄的。把舊的鳥趕走,新的鳥不來,那鳥籠豈不是要空在那裡? 

三十萬知青大軍下鄉,目的是解決城市大學畢業生待業的難題,但把他們趕到鄉下去,能解決他們的職業難題嗎?一個人的職業選擇,不只是糊口,更重要的是一生的理想,個人價值的實現。把年輕人趕到鄉下,不可能再叫他們去務農(連農民工都不肯務農了,何況大城市的獨生子女?),只是讓他們去擠占中小城市的就業機會。然後,中小城市的年輕人,又要被趕到基層小鄉鎮,基層小鄉鎮的年輕人,又要被趕到農村,那農村失業的農民工呢?他們豈不是要面對更殘酷的命運?

所以整個政策根本狗屁不通,只是鬼畫符的自欺欺人,也只有習近平這種心性的人,才會被底下這幫昏官糊弄過去。

當年知青下鄉,根本不是毛澤東所說的「知識青下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教育,很有必要」,根本是要解決文革後數千萬紅衛兵在城市閒散,沒有工作機會,國家要花錢養活他們,又擔心他們在城市生事作亂,因此把他們都趕到農村。讓強力勞動摧毀他們的心志,讓困苦的生活磨滅他們的理想,如此共產黨的江山才坐得安穩。

今日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在城市工作生活皆無著落,日子久了難免生事,成為政府的後顧之憂,因此把他們趕到基層鄉鎮和農村去,分散管理,免得在大城市成為動亂根源。

但今日農村與五十年前已天差地別。當年是集體經濟,生產隊長集權,一個村子安置十來個知青,有公家的房子可供居住,與農民一起出工,乾的是集體的農活,集體計工分,秋收分配口糧,安置上沒有太大困難。現在三十萬知青下鄉,叫早已私有化的鄉村如何接待?

回看歷史,最先從中共統治下覺醒起來的,就是知青一代。文革被老毛利用,打生打死,文革未結束,又被老毛用完即棄,從「革命先鋒」變成「被教育對象」,在農村吃足苦頭,看不到未來,人人精神苦悶,內心不滿。再加上大量空閒時間看書,私下質疑現實,就那樣為改革開放積累了思想啟蒙,又成為八九六四學運的社會基礎。

中共黨沒有接受歷史教訓,三十萬知青下鄉,又是在為自己培養新一代的掘墓人。

廣東推出三十萬知青下鄉的政策後,全國大多數省市未有樣學樣,證明各地官僚們對這一政策的可行性都持懷疑態度。再往後,廣東又將如何推動?如何強迫誘使﹑軟硬兼施?又有多少城市青年會接受這樣的安排,那就拭目以待了。

習近平自己做過知青,他的「光輝形象」啟發了廣東地方官,重推知青下鄉,只不過是一種曲線獻媚的手段而已。廣東省委不會當真,習近平也不會當真,我們也大可不必當真。

(※作者1978年赴香港定居。曾任《新晚報》副刊編輯、《文匯報》副刊編輯及天地圖書公司總編輯。文章轉自作者臉書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