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共軍用氣球約每月侵台一次 疑為犯台準備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共軍用氣球平均每月侵台一次,企圖搜集台灣上空的大氣資料,疑為武力犯台做準備。對此,台灣國防部周二(14日)表示,偵察氣球會掛載偵測用載體,會明確顯示於雷達幕,國軍也透過各種管道偵搜,不存在外媒所稱「掌握不到」的狀況。

英國《金融時報》駐台記者席佳琳周一(13日)自台北發出的報導披露,一名台灣高層官員說:「它們非常頻繁地出現,數周前才剛來一次。」另一名曾聽取相關簡報的人說,這類侵略平均每月都有一次。

此前,台灣國防部只證實去年2月發生過一次類似事件,當時多顆中國氣球分成4批在台灣北部上空遊蕩。

台灣政府官員說,在台灣空域發現的氣球,通常約在2萬英尺(約6千公尺)高空,比飛越美國的氣球低得多,材質也不一樣。

依據國際法,普通的氣象氣球不須徵得同意即可飛越其他國家空域。但台灣官員說,那些氣球的體積和載重量已超出一般氣象氣球的範圍。

台官員:氣球來自中共空軍或火箭軍

報導說,曾負責三個亞洲國家軍事及情報的官員受訪指出,台灣上空出現的氣球是由中共負責武器系統的「裝備發展部」研發。該部門隸屬於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由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親自擔任主席。

一名台灣官員說,「有些氣球是解放軍空軍施放,有些是解放軍火箭軍施放」,常有軍機升空去觀察氣球。曾在台灣聽取相關簡報的人和一名美國盟友說,這些氣球一直在搜集大氣資料,供雷達和飛彈系統所用。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全球中國中心(Global China Hub)副主任廖彥棻(Kitsch Liao)解釋,中共在台灣東部水域和空域行動所需的遠程系統,其演算法需參考非常大量的相關資料,且狀況因季節改變,每年也都不一樣,因此氣球須反覆進入台灣空域搜集資料。

台灣國防部:應處偵察氣球包含擊落

台灣國防部周二舉行例行記者會,情報參謀次長室助理次長黃文啟少將指出,台灣針對偵察氣球的應處原則與美國概同,須對國家安全及民生等產生威脅才會處置,但迄今尚未遇見中共在台灣周邊使用如同侵入美國領空般、同樣精密的偵察氣球;若確認目標屬高度威脅性且接近領海、領空,處置手段包含擊落。

黃文啟表示,氣象氣球體積小、重量輕,飛行到一定高度後會自動爆裂,雖然雷達回波相對較弱,但並非偵測不到;偵察氣球則會掛載偵測用載體,因材質的關係,會明確顯示於雷達幕,國軍也透過各種管道偵搜,不存在外媒所稱「掌握不到」的狀況。

黃文啟並強調,擊落偵察氣球與國防部長邱國正此前提及的「第一擊」定義有所差別,因為偵察氣球並不具武力威脅,與應對提高武力威脅的處置方式是不同的。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