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媒體連爆內幕 細述馬雲得罪習近平的那些事

去年10月底,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批評中國金融監管制度後,螞蟻金服和阿里巴巴連遭當局整肅,馬雲淡出公眾視野。目前輿論的關注焦點是,「馬雲被整,到底得罪了誰」?日前美媒發表獨家報導,揭秘馬雲究竟是如何得罪習近平的一些鮮為人知的內幕。

8月20日,《華爾街日報》發表獨家報導,爆料馬雲是如何得罪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

在文章的開頭作者稱,認識馬雲的人表示,技術顛覆曾被外界視為「中國追趕西方的有益推動力」,但在近年,卻逐漸被執政黨視為威脅,而馬雲不僅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還逐步地失去了對風險的認識。近年來,他的行為越來越像美國企業家,直率地發表了很多讓中國當局不爽的發言和商業行為,從而大大得罪了當局。不僅如此,馬雲還數次得罪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

文章不僅提及很多被大眾所熟知的、馬雲抨擊當局的例子,包括2015年,馬雲是如何擺平市場監管機構抨擊淘寶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事情等等;還披露了兩起鮮為人知的內幕。

一次是在2015年9月,當時習近平訪美在西雅圖舉行了一次中美企業高管們的會面,出席的都是馬雲和IBMCEO等大佬級人物。每個人被要求只有三分鐘發言時間,所有人都遵守了這一規定,只有馬雲超時,用了10分鐘時間暢談中國應如何看待世界以及中國企業可以為改善中美關係做些什麼。

一位熟悉習近平的知情人後來說,當時習近平表現出了「明顯的不高興」。這是馬雲最後一次受邀在中共領導人面前以集體形式發言。

另一次是去年6月,馬雲在合肥邀請抗疫的醫療隊參加一次火鍋宴會以示感謝。這次火鍋宴規模盛大,是一次全國六千多人線上線下一起參加的「雲火鍋」。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高層對此深感惱火,因為北京當局認為中國抗疫的成就應當歸功於最高領導人,馬雲感謝前線工作人員的舉動看起來更像是僭越搶功的行為。

英媒:馬雲因一場飯局帶來危險

早在今年4月,英國《金融時報》就曾發表過文章《消失的富豪:馬雲如何得罪習近平》,在文章中講述馬雲是如何因為一頓飯,大大得罪了中國高層的事情。

文章稱,外界普遍認為,馬雲因於2020年10月在上海陸家嘴金融論壇上批評體制之後,被中國當局整頓。但有知情人稱,其實早在此之前,馬雲與習近平之間的矛盾就累積了很長時間。

2015年,馬雲踏入高層,曾陪同習近平訪美,但因鋒芒太露,搶了中國高層的風頭,習近平對此十分地不高興。

馬雲身上的各種光環(世界資產大亨、中國非官方親善大使、聯合國委員會的成員等),行事風格(在疫情之初,就大手筆地向世界各國捐贈了數千台呼吸機和超過一億個口罩),交往對象(王室成員、總統和總理)等等,在只允許有一個權力中心的中國,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但馬雲卻渾然不覺。

報導說,2017年中國當局第四度主辦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這是習近平相當重視的一個舞台。他曾經親自出席,也每年致辭。蘋果、谷歌等跨國公司都數次捧場。馬化騰、楊元慶、劉強東等中國互聯網公司大佬更是爭相前往,但馬雲卻連續4年缺席晚宴。

報導引述知情人稱,對於當局的冷落,馬雲十分生氣,但他太自我了,不僅沒有試着彌補,反而打起了「擂台」。在採訪中直言「我沒有考慮參加(烏鎮晚宴),也沒有人邀請我……。信不信由你,如果我真的想開飯局,我可以邀請到世界級精英。」

報導稱,在幾個月後的達沃斯會議上(2018年1月),馬雲真的擺了一場「世界級大飯局」,陣容強大,包括國王、王后、總統、總理、首相和三位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及比爾・蓋茨等眾多西方頂級商業領袖在內,共30多名馬雲的國際「老朋友」參加了這場所謂的「中國文化盛宴」。

但值得注意地是,同樣參加達沃斯論壇的、習近平心腹劉鶴卻缺席了這場「盛宴」。

顯然馬雲沒有認清中國當局釋放的信號,他這場晚宴後,仍然我行我素,高調行事。

他先是飛赴法國波爾多,在那裡購買了城堡和葡萄園;4月與泰國總理巴育會面;5月再會見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這一年夏天,馬雲又到多國首都進行了一系列訪問,合計在海外度過了半年多時間。

《金融時報》分析,馬雲以私營企業的商人身份在國際發聲,這讓他背後這個共產黨統治的國家感覺不舒服。

對於馬雲的遭遇,中國問題專家、知名評論人唐靖遠在視頻節目中表示,馬云為什麼成為中國當局的靶子,這背後原因一直都是眾說紛紜,儘管外媒文章刻意凸顯了馬雲如何飛揚跋扈,但客觀地說,但凡在大陸登上過財富榜前幾名的大佬,哪個沒有過目中無人的言行?

所以,馬雲也好,滴滴也罷,這所以被當忌口重拳打擊地七零八落,並不是簡單的性格行為惹了誰。他們都只是這個體制下必然的犧牲品。像新東方這種從未聽說過敢在當局面前擺譜的,照樣二話不說一刀斃命。

唐靖遠說,這種戲碼幾十年前就演過一次,如果這個體制繼續存在下去,今天發生的事情也許再過多少年照樣還會重演。「中國大佬們」最大的失誤,不是發言超時了或飯局吃多了,而是他們都以為中共在改變,但其實中共從來沒有變過,以後也不會變。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