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日盼台積電增產晶片 彭博:依賴台灣達危險級

全球汽車業深受晶片短缺所苦,美、日、德等國紛紛向台灣求援,盼台積電等業者增產,使台灣的重要性突然大到令人難以忽視。彭博社報導稱,各國對台灣的依賴達到了「危險等級」。

綜合外媒報導,彭博社1月26日以「全球危險地依賴台灣半導體」(The World Is Dangerously Dependent on Taiwan for Semiconductors)為題報導,台灣過去在全球經濟扮演的角色大多未能引起注意,直到近來因汽車產業用於停車感應至減少廢氣排放等各方面的晶片缺貨,台灣才嶄露頭角。

文章說,在德國大眾汽車(Volkswagen AG)、美國福特汽車(Ford Motor Co.)及日本豐田汽車(Toyota Motor Corp)等大廠都被迫停產、工廠停擺的情況下,使台灣的重要性瞬間變得不容忽視。

柏林智庫「新責任基金會」(Stiftung Neue Verantwortung)高階研究員、科技與地緣政治專案主任克雷恩豪斯(Jan-Peter Kleinhans)表示,透過主導美國研發委外晶片製造模式,台灣在整個半導體價值鏈上,可能是最關鍵的核心。

儘管美國仍主宰晶片設計、荷蘭艾司摩爾(ASML)壟斷先進晶片設備,日本則是關鍵的化學、設備供應商,但在晶片業重心轉向更小更具效能的晶片下,台積電可說是獨占鰲頭,而這也有助台灣建立以台積電為中心的全面性生態系統。

東京方面正極力向台積電招手到日本設廠,有報導指,台積電正考慮在日本蓋廠房。日本經濟產業省官員西川和美說:「台積電越來越具有主導地位,這是晶片產業中大家都必須想方設法因應的現況。」

來自美國、歐洲及日本汽車製造商的求助,彰顯了台積電的晶片製造能力。台灣在半導體產業上的掌控,也成了全球供應鏈的咽喉點(choke point)。

法國智庫蒙田研究所(Institut Montaigne)亞洲計劃主任杜懋之(Mathieu Duchatel)表示,台灣在全球晶片供應鏈中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這也是台灣得以防止中國進犯的主因。

荷蘭ASML執行長表示,若想重新分配半導體產能,思考上需以數年為單位,與此同時,地緣政治意味著晶片短缺可能成為常態。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Joerg Wuttke表示,不只產能問題,由於出口管制、政府介入等理由,也可能出現突然的供應鏈中斷,「因此最好做好準備」。

彭博的報導提到,在中國迫使全世界避免與台灣打交道之際,各國領袖卻正體認到他們對於台灣的依賴程度。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