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統計方法後,12月青年失業率降至14.9%,問題真的解決了嗎?

時隔半年,青年失業數據終於被再度公布。

12月,16-24歲的失業數據是14.9%,仍然高於2021年的14.3%,但低於2022年的16.7%。

青年失業數據已停更半年

2023年6月份,我國青年失業率高達21.% ,達到了歷史最高值。青年事業問題也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後來國家統計局停止了公布該數據,理由是青年失業率的統計方法需要修改,主要涉及,畢業前尋找工作的學生是否應納入勞動力調查統計,以及青年人年齡範圍的界定問題。

時隔半年,國家統計局終於再度公布了青年失業率,目前為止,官方還沒有說明統計方法做了哪些修改。

12月的數據,年齡段仍然是16到24歲,但特別強調了「不包含在校生」,很有可能是把畢業前找工作的學生排除在了統計範圍之外,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失業率。

所以,雖然目前的數據低於去年同期。但是真實的情況並不一定就比去年好。現在我們還沒有相同口徑的數據可以比較。但是聯想到今年數據做出了修改,很有可能縮小了統計的範圍,這樣也就低估了失業的嚴重性。

數據就業,不代表問題真正解決

今年以來,國家採取了很多措施來解決青年事業問題。例如,對招用青年畢業生的企業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引導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實施2023百萬就業見習崗位等等。這些措施確實可以在數據上解決部分失業問題,為剛畢業的學生提供暫時落腳的地方。但這些崗位能在多大程度上成為穩定的、可持續的就業,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尤其是在官僚部門層層考核的壓力下,地方官員和高效負責人難免為了數據好看,想各種治標不治本的應對方法,先把數據改善。就業問題能否真正解決還存在疑問。

而且,就業不是隨便提供一個崗位就可以了。好的就業崗位應該為青年提供職業向上發展的平台和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

所以說,數據的改善只是表面現象,失業問題能夠真正解決還要看實際的情況。

文章來源:勞務宏觀筆記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