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教育局明訂教科書勿詳述近20年中國史 引發爭議

香港刪除高中通識科教材中關於「公民抗命」的內容後,近日又更新提供給出版社參考的「印刷課本編纂指引」,針對部分的初中科目明訂「中國史中不應詳述、論斷近20年的歷史」,新增「避免包含太多涉及評論的問題」的要求,在教育界引起不小的風波。

綜合媒體報導,香港教育局9月提出最新修訂的「印刷課本編纂指引」,提供給出版社作為編纂教科書參考。在此全新的「指引」中,在中國史科目新增了「對於近20年史事不應詳述,也不宜定論性說明」,引起議論。

而對常見於教科書及中學文憑試題的政治漫畫,尤其是中國史及歷史科,新版指引均提醒出版社避免使用具強烈主觀的立場插圖;中國史科還指明「若圖像關涉的史事有歷史照片,應儘量採用,而避免使用可能並不持平的畫作」。

資深歷史教師質疑當局「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

對於教育局的新指引,香港資深歷史教師陳仁啟質疑當局是「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

他表示,中國史科的題目可按學生能力由淺入深分成不同層次,包括:覆述、比較、評論、評鑑等,初中學生如果不接觸評論問題,難以要求在學生升高中時能夠順利掌握有關技巧。

陳仁啟指出,漫畫分成諷刺與政治宣傳等多種形式,文革時期有不少政治宣傳漫畫描述「偉大的毛主席、偉大的舵手」,稱人民當時生活幸福美滿;作為教師會問學生,漫畫是否反映史實、漫畫由誰製作,以及人民是否有同樣的想法等。

他又表示,課程發展處曾在多年前舉辦過工作坊及講座,推動中國史及歷史科多運用漫畫,隨後公開試題開始出現漫畫題,教科書也隨之加入漫畫,而今新指引一改取態,質疑當局是「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

陳仁啟批評這種做法讓人「無所適從」,違反教育理念,並不專業,並反問「中國舉辦世博、奧運、加入世貿(WTO)都是改革開放後的好例子,是否又不可以談呢?」

除了中國史科目外,包括歷史、地理及生活與社會等科目也新增明列「避免包含太多涉及評論的問題」。

此前不到兩個月,香港教育局也曾提供意見並修訂高中通識科教材,刪除部分政治內容,包括「公民抗命」及「三權分立」等,並增加「遵守法治」概念,外界認為此舉與「反送中」運動有關。

對北京而言,通識科教授社會時事,涉及政經和歷史等問題,有些內容頗為敏感。

在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期間,親政府的建制派及北京方面明言,汲取這場運動的教訓,須整頓香港教育以糾正過往的「偏頗」,於是香港教育局開始要求各出版社將通識科送交局方審閱並作出修訂建議。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