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李克強5·25講話透露的三大經濟危機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5月25日全國各級政府十萬官員參加的電話視頻會議上的講話(以下簡稱為5·25講話),從內容上來看,談的是中國宏觀經濟面臨的三大類難題,只要沒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國際環境不能改善,中國經濟將進入嚴重衰退。但國外(尤其是中文圈)現在一切都圍繞權力鬥爭,離開權斗無法解析中國政治、經濟與社會問題,所以硬是將這場談話附會成高層習李兩派勢力鬥爭白熱化,極端的說法更是將此附會比喻成劉少奇當年的七千人大會講話,還將參加的十萬官員說成是擁李且暗反習。

先看李克強講話涉及什麼。這個談話比較散,內容有交叉,但三大層面的危機講得很清楚,其中最令北京頭痛的是財政危機:

第一點,「當前經濟平穩運行面臨嚴峻挑戰,必須迎難而上,推動經濟回歸正常軌道」

「中國作為這麼一個大的經濟體,一旦運行滑出合理區間,要想再拉回來,不付出巨大代價和更長時間是很難做到的」。這段談到他「下去調研,很多中小微企業各級工貿幹部說他們已經到了最困難的地步,企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其實就是停業、破產企業多,報告說「企業註銷數量也增長了23.1%」。企業是國家與地方政府的稅收孵化器,近1/4的企業關門,其餘經營困難,意味着政府稅源枯竭,結果必然是「經濟的影響已經開始衝擊我們的財政收入」。列舉的數字並非國家機密,5·25講話說得瑣碎,其實就是5月17日中國財政部發布的數據:2022年 1-4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4.8%,支出同比增長5.9%。

財政收入下降,支出增長幅度更大,這情況意味着政府財政壓力山大。因此,「要確保今年的軍費、國防開支、義務教育支出不能出問題」——這句話才是重點。今年俄烏戰爭的發生,全世界各國都意識到世界同屬一個沒有戰爭的地球村的美好夢想,例如德國就很不情願地表示要重整軍備。對於時刻想與美國一爭雄長的中國來說,軍費與國防開支自然是重中之重。中國的義務教育開支雖然連續9年「不低於4%」,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從主要發達國家及新興市場國家的公共財政支出結構來看,主要歐美發達國家教育支出占比在11%左右,其中美國高達15.8%,日本僅8.2%,分別為高低兩端。4%也就是普通發展中國家水平,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果連這個比例的義務教育投入也不能保證,只能說這個政府嚴重失職。

用那麼多話來掰扯中央財政困難,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強調:地方政府的財政困難,別指望黨爹央媽救急了,自行想法子解決。

第二點,採取有力措施,穩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

市場主體是指企業,情況在第一點中已經談過,這段主要談失業問題: 「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已經達到6.1%,特別是31個大城市,調查失業率高達6.7%」,在16歲到24歲青年中,大學生失業者占18.2%,這是「再疊加到我們今年大學畢業生是歷史最高1,000萬人以上帶來的後果」。這裡談的是城市,農村不在內,因為講話中說到「堅持家庭承包責任制那塊地還是能養的」,農村失業不在全國失業率統計範圍內。

這也不是新問題,中國的失業問題越來越嚴重,堪稱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糟糕的時候。中國當局現在除了掩蓋失業真相之外,別無他法。掩蓋手法我多年前講過,一是使用世界獨一無二的「城鎮登記失業率」(自2018年始改為「城鎮調查失業率」),作為官方失業數據。這個數據根本不可靠,因為所謂「城鎮登記(調查)失業率,是城鎮戶口的人為了得到失業補助金去社部門登記的人數。但批准給予少量失業補助的政府規定極為苛刻,要有城鎮戶口,失業後要取得原就業機構給予的解僱證明,不能有任何小生意等等。加上很多中小企業為降低成本,不給員工購買失業保險,許多中小企業員工失業後無法領取微薄的失業救濟,因此也不會出現在政府登記失業的名冊上。

二是排除了農村人口當中的失業現象。前面已經說過,中國政府假定農村戶口的人家裡有幾畝承包的土地,農村青年或進城短期工作,或進入中等專科學校或大專院校念書,只要未能在城市謀得相對穩定的職位,往往會因入不敷出而回鄉居住,但國家統計局一律視其為農村已就業人口。5·25講話中談到的1000萬大學生問題,詳情如下:2021年1,020萬名大學畢業生,其中212萬人考公務員、462萬人考研究所、900萬人考教師資格證,加起來是1,574萬人次。就是說,其中有人同時在考兩種以上與求職相關的資格考試。今年又有1,076萬大學生畢業,仍然會是如此分流。為什麼大學畢業後不去企業求職?原因很簡單,企業都在裁員(市場主體不穩),很少聘用新員工。

海外自媒體當中,不少屬於每天都在強調中共高層權斗、國際社會四面楚歌,前者屬於中南海聽壁腳式發揮,後者則誇大表述。但卻不少聽眾,聞危則喜。他們當中不少就是對中共嚴重不滿的失業青年,其前輩就是當年抗戰時期與國共內戰時期投奔延安的革命青年。

第三就是要找糧食、能源和產業鏈供應鏈

於中國而言,能源與恢復並尋找新的產業鏈的重要性無需多說。關於糧食問題,我剛好寫了一篇文章《國家安全新領域:美國農地與中國糧食需求分析》,這裡簡單概括一下。

5月25日,中國總理李克強召開十萬人電視電話會議,談到中國經濟危機,第三條就是要「找糧食、能源和產業鏈供應鏈」。5月26日,美中經濟安全委員會發布《中國在美國的農業利益:通過海外投資加強糧食安全》(China’s Interests in U.S. Agriculture: Augmenting Food Security through Investment Abroad),這個報告就是要限制中國在美國找糧食。就這份報告涉及的六大關切話題而言,偷竊農業知識產權與購買農地早就引起美國關注:因偷竊玉米等種子被判刑的有莫海龍等;因購買農地被視為有害美國國家安全而被叫停的,前有2012年9月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發行政命令,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三一重工關閉項目;後有2021年,被稱為「新疆首富」的孫廣信在美國德州購買土地興建風電場的投資案被叫停之事。近日,美國聯邦眾議員紐豪斯提出修正案,要求禁止中國企業購買美國農地。該修正案已被國會眾議院撥款委員會納入2022財年撥款法案,正待國會參眾兩院表決通過。這一切就是美國向中國表示「別碰我們的糧食」。

儘管中國宣布2021年糧食總產量1.37萬億斤,人均糧食占有量連續多年高於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口糧自給率達到100%。但是,作為油類與飼料來源的大豆、玉米等,中國需要從美國大量進口,因此才有了5·25講話的第三條。

最後,回到李克強5·25講話這個主題上來。李克強為什麼要發表這個講話?我認為是職司所在。與前任總理溫家寶不同,胡錦濤這位總書記並不強勢,與溫更象是同僚而非君上,因此傳說中有南北院之爭,李也公開說過「相忍為國」。目前經濟困難是明面上的事情,做為總理,藏着掖着不是事。但以李擁有的政治資源及其性格而言,我認為他寧可選擇屆滿退休,也不會去冒險與習政治對抗。那麼,中共是否有權力鬥爭?當然有,不滿習近平的人一大批,從中央到地方還有民間全有。但是,以中共如此監控能力,這些人在國內是無法形成組織性力量的,反習力量存在於海外各自媒體包括中文媒體的報道中。既然力量存在,總得找個代表人物,於是理論上的二號人物李克強成了海外反習勢力選中的代表人物。反習的真實帶頭大哥當然會有,不過不是中國總理李克強。

(全文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