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談天門山事件:我們不配穿長衫

2023年04月09日

在文檔前沉默良久,不知道如何着筆。「四月最殘忍,從死了的 土地滋生丁香,混雜着 回憶和欲望,讓春雨 挑動着呆鈍的根。」艾略特說「四月最殘忍」,殘忍的是天門山玻璃棧道的懸崖下三個年輕的男孩的屍體和醫院裡也許在太平間叫王婷的女孩的屍體。我寫下這些的時候,他們也許已經化成了灰,風把他們在人間的痕跡已經吹得一點不剩,像他們從沒有來過一樣。網上有限的信息讓我找不到他們何以致死的有用的原因。他們默默無聞地生活過,最終以慘烈的死狀把他們的名字從茫茫人海里拔了出來,讓我們知道:他們,曾經來過!

昨晚和朋友談起這件事,用了史鐵生的一句話:死亡是遲早的事情,何妨再等等。而這句話放在他們身上是殘忍的。這個世界哪配得上所有人都苟延殘喘?我們可以殘忍地說誰目光短淺,不能放眼天地心地寬,我們還可以說他們太年輕,不知道人生需要磨鍊。網上說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貧窮,我想他們也許更多的是精神的孤獨,甚至孤立,長期努力而得不到生活甜頭的焦慮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猜測,都是我們從這個時代的病症上推測出的不確定的因素。

而死亡,特別是自殺,有時候就是一時興起,一個偶然的突發狀況,很多人在自殺的過程中後悔。但是這四個人事先服毒了,要決然地死。要多大的悲哀才能讓人毅然決然地死?其實我也有許多瞬間感到人生的虛無,人事的困頓,糾纏,想着也許死了更好呢,反正人生一眼就望到了頭。好在我渡過了一個個這樣危險的瞬間,希望在這樣的絕望之後還是會偷偷光臨,所以苟延殘喘的人也會得到這樣的福利。但是也有人,把絕望濃縮成死亡,用生命摘到了那樣的果實。

如果說他們「目光短淺」,姑且把這當成一個說不過去的理由。但是誰造成了他們短淺的目光呢?是誰沒有為他們搭建起一個健康的心理平台呢?其實我首先想說的就是現代教育,它讓我們的知識越來越多,知識面越來越廣,但是恰恰是對知識,刻薄一點說對學歷的追求把「德」擠到了角落,讓人們在掌握了許多知識後反而不會自處了,沒有「儒」了,人們都急切地想用金錢證明自己的價值,而國家的,市場的經濟運轉又恰恰讓富裕成了一個窄門,不是所有人想進就能進的。所以如我一般的底層人是絕望的。就算如此,如果能夠解決一下絕望的問題,也許還不至於這麼慘。

那一個懸崖,我怎麼看怎麼覺得它像一道人性的殘牆豎立在我們生活的每一處。放眼看,這個時代配不上那些為理想孜孜以求的人,它浮躁,短淺,急匆匆地如同去奔喪,人們停不下來,我們領受的教育也不允許我們停下來。信仰一旦坍塌,不知道怎麼重建,也不知道如何重建,人心的荒漠,卻沒有植樹之人。終於,有人用血肉之軀來祭奠了。可是,他們的死能夠打在幾個人臉上?有個朋友發圈說:他們脫不下長衫。問題是他們都沒有學會如何穿上長衫呢。孔乙己的腐,是藏着傲骨的,我們,他們有什麼呢?

科技的發達必然會犧牲很多東西。我們昨天直播的時候討論過:如果AI取代了人類怎麼辦?就是說人類感情越來越像程序化,是能夠編寫出來的。我卻覺得這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事情,就看那個「惡」在什麼時候突發而出,改變歷史有時候也只需要動動小指頭。我也喜歡玩抖音,現在太多博主教給人的是:不要相信愛情,不要為了愛情犧牲太多,他們瞧不起戀愛腦。聽起來多麼理性多麼好。但是深層次的悲傷和危機恰恰出現在這裡:我們都不要愛情了,我們該有多粗鄙?「養大我生的,養老生我的」,一聽,多少純潔,不動凡心。就是不知道沒有愛情,他們從何而來,他們的孩子從何而來?

精神的陷落!可能我杞人憂天了,但是人的精神世界也是波浪形的,不可能像股票一樣一直飆升,我們恰好處在這一輪的谷底。我不知道觸底反彈的機會和時間點在哪裡,但是已經有人在犧牲。而相比於北宋末期,我們面對的問題更多更複雜:環境問題,機器人問題,網絡問題,教育問題等等。如果把這些全部壓在一個人肩上,那該如何承受?看起來,科技發達讓我們成為了最幸福的一代人,但是太陽有它的黑子,人心也是。我們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僅僅是貧富差距倒容易了,但是需要解決的是為什麼造成了貧富差距?

為什麼那麼多自媒體把貧窮當成了重要的理由之一?什麼樣的貧窮是能夠承受的,什麼樣的又是無法承受的呢?為什麼孔乙己窮到只能吃一盆茴香豆的時候,依舊能夠穿着長衫,而我們連長衫是什麼都不知道了。 孔乙己是知道茴字的六種寫法的人,我卻不知道。什麼是可貴的,精神!精神直接關聯的是什麼?生活的態度!就是人為什麼而活着。為貧窮而死,應該輕如鴻毛了吧,但是越輕的東西正是要人命的東西。所以在如此豐富的時代,為什麼有人願意拿最輕的東西抵禦它,因為它本身就是潰敗的,是華美的衣服罩住的膿瘡。

但是又能怎麼辦呢,似乎社會發展到這裡了,沒有人能夠阻擋,完全靠個人的自覺性。但是「自覺」,自己都覺察不了自己,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自處,哪裡來的自覺性呢?拿他們的個體而言,可能貧窮只是一方面,而因為貧窮引起的精神孤獨感,和社會的疏離感更深沉一點。他們活成了一座孤島。如果沒有及時的對孤獨的解釋和引導,很多孤獨是會沉沒的。我們眼睜睜地看着,我們也是這膚淺浮躁荒唐的一部分,我們連哀悼的資格都沒有。

我時常想,最後毀滅我們的可能不是環境,不是科技,不是戰爭,不是瘟疫,而就是我們自己。我們骨子裡的悲觀一旦物化,面臨的就不僅僅是自殺了。我在想:那麼高級的瑪雅文明到底是怎麼毀滅的呢?

作為這個時代虛妄,浮躁,無知的一份子,我好像只能用苟延殘喘來證明我的勝利了。且讓我們繼續麻木下去,讓每一顆心都吸食到養活自己的精神鴉片。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余秀華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