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不平凡的2020年後,1月25日晚在堪培拉舉行的「年度澳洲人」頒獎典禮上,表彰了傑出的澳洲人代表。今年的四位獲獎者都是女性,她們來自不同背景,有着不同經歷,但都有一個要幫助他人的共同心愿。
據澳廣新聞報導,今年的獲獎者分別為:積極為性侵受害者權益抗爭的女性Grace Tame被評為「年度澳大利亞人」;教育家、藝術家和原住民活動家Miriam-Rose Ungunmerr-Baumann博士被評為「年度澳大利亞老年人」;幫助貧困地區女性獲得經期衛生用品的南澳女孩Isobel Marshall被評為「年度澳大利亞青年人」;幫助難民面對家庭暴力的Rosemary Kariuki被評為「地方英雄」。
性侵受害者為其他受害者權益抗爭
26歲的Grace Tame因幫助推翻一項阻止性侵受害發聲的法律而獲評「年度澳大利亞人」,這是該項目61年歷史上首次有塔州人獲此殊榮。
Tame15歲時在霍巴特的一所私立女子學校遭到58歲老師的誘導和強姦。
雖然施暴者鋃鐺入獄,但根據塔州的性侵受害者禁言法,Tame無法公開談論自身的遭遇,但施暴者和媒體卻可以自由談論。她在社交媒體上發起了#LetHerSpeak運動,向最高法院申請公開自己是強姦倖存者並獲得勝訴,然後繼續為其他受害者的權益而奮鬥。
年度澳大利亞人獎」評選小組在一份聲明中說:「Grace表現出非凡的勇氣,用她的聲音推動法律改革並提高公眾對性暴力影響的認識。」
「她經常在備受矚目的活動和電視節目中擔任客座發言人,並利用她的自媒體影響力來為社區中其他弱勢群體發聲。」
Tame女士在獲得該獎項時感到非常激動,向其他性侵倖存者致敬。
北領地首位原住民教師獲獎
對藝術和教育的熱情,促使Miriam-Rose Ungunmerr-Baumann AM在1975年成為北領地第一位完全合格的原住民教師,她在達爾文西南143公里處的Nauiyu社區當上了校長。 她作為教育廳的藝術顧問,倡導將視覺藝術納入兒童教育。 現年69歲的她還是一位著名作家、公共演說家、活動家和藝術家。
她曾在全國土著委員會任職,並創立了Miriam Rose 基金會,以推動相互理解,並彌合土著文化與主流社會之間的鴻溝。
接受頒獎時,Ungunmerr-Baumann談到了加深澳洲各文化群體之間聯繫的重要性,「兩百年前,我們開始與白人交流,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學習白人文化,現在輪到你們走進我們、了解我們了。」
這是Ungunmerr-Baumann博士第三次獲得「年度澳大利亞人」獎提名,她對獲獎非常興奮,「我感到無法呼吸」。她說。
評審團說:「在她的專業和創造性的生活中,Miriam-Rose一直致力於保持其民族文化的獨立性,並成為土著世界觀的代言人。」
南澳女孩創辦慈善機構幫助女性擺脫經期困擾
世界上有數百萬女孩和年輕婦女因為貧困無法獲得健康的月經期用品,這往往迫使她們輟學。 對22歲的南澳女孩Isobel Marshall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 18歲時,她與霍爾(Eloise Hall)一起眾籌了5.6萬澳元,成立了慈善機構TABOO,這是一個生產流程合乎道德倫理的有機護墊和衛生棉條品牌。 TABOO的所有淨利潤都被捐給了塞拉利昂和烏干達的慈善合作夥伴One Girls,用於對抗貧困。 在當地,她們為需要緊急住宿的女性免費提供護墊和衛生棉條。
Marshall說,一次去肯尼亞的旅行為她提供了動力。「我們遇到了每天步行三個小時去上學的女孩,來月經時,她們只不過是用髒抹布擦掉血液和處理痛經。」
在頒獎儀式上,Marshall呼籲其他人代表年輕婦女和女孩參加戰鬥。她說:「現實是,發展中國家有30%的女孩因月經而輟學。」
「我們有責任承認我們的優勢,並利用我們的資源來幫助他人。」
「我們的任務很簡單:與貧困作鬥爭……在海外和國內消除月經給女孩帶來的恥辱感。我們期待用尊敬代替恥辱。」
女英雄為遭受家庭暴力的難民代言
Rosemary Kariuki於1999年從肯尼亞移民到悉尼,隨身只帶了幾百澳元,一些衣服和給陌生人的禮物。現在,她是帕拉馬塔警察局的多元文化社區聯絡官,Kariuki女士專門致力於幫助面臨家庭暴力,語言障礙和財務困境的移民。
Kariuki在機場結識了她的第一個朋友-一名埃塞俄比亞婦女,對方聽她講述了逃脫部落戰爭和家庭暴力的故事。但事實證明,Kariuki在澳大利亞的頭幾年十分孤獨,這促使她繼續支持其他孤獨而掙扎的難民,並為她贏得了2021年澳大利亞本地英雄稱號。
在過去的15年中,她使用早茶,晚餐,舞蹈和公路旅行等社交活動來建立不同文化群體之間的信任。
評審團說:「Rosemary1999年為逃避家庭虐待和部落衝突,離開肯尼亞。她在澳大利亞的早年非常孤獨。」
「這段經歷讓她意識到,孤立無援是許多移民女性共同的困境,並促使她去幫助他人。」
在頒獎典禮上,Kariuki談到了她對澳大利亞的熱愛。
她說:「有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最小的努力可以帶來的改變。」
「作為人類,我們的共同點大於差異。」
「團結起來,我們可以讓這個新的家鄉變得更加偉大。」.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f07d2918-8c7c-4364-a07e-3a0056223654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