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從2004年就有公投選舉了,但因為通過的門檻太高,要投票的人數超過選舉人民的半數,就是50 %,但公投是在選政策,不是選人,大家沒有那麼熱中去投票,所以十幾年下來,很多公投案都沒有通過。一直到三年前2018年 台灣修法降低了這個門檻,才陸續有些公投案被通過。
今年2021年的這個公投選舉在12月18日舉行,投票率也才41 %,還是算低的,像去年2020年台灣的總統大選,投票率就高達75%,所以選政策和選人,真是不能相比的。
公投基本上是針對政策,有可能是對未來的政策,也有可能是對已經實施的政策。像今年2021年的四項公投案,就是對已經實施的四個政策提出反對的投票。而這四個公投案都是在野黨就是親中的國民黨人士提出來的。
一開始,大家其實並不是很關注這四個公投案,因為能源、貿易政策並不是像國家認同那麼明顯受到重視,不是像英國要脫離歐盟獨立,或台灣要否和中國統一等這種大事,這四個公投案是: 1) 核能電廠核四廠要不要重新啟用? 2)吃了含瘦肉精飼料的豬要不要讓進口? 3)公投要不要和大選一起投票選? 4)為了保護海里的藻礁,要不要把天然氣第三接收站遷走?
這四個公投議題,內容都相當的複雜,所以一開始,一般人並沒有很了解。但仔細了解之後,就發現國民黨發動這四個公投案,實在是假食安、環保之名進行破壞執政黨之實。如果讓國民黨成功了,最大的受益者並不是台灣人民,而是中共! 本質上就是件「損台利中」的事。
中共近年的倒行逆施,除了在國際上與友邦處處交惡之外,打壓台灣更是明目張胆,早已失去了台灣的民心。在經過新疆、香港事件之後,台灣親中的民眾比例已不足一成。國民黨如果在國家定位的議題上與民進黨對沖,毫無勝算,還會引來「賣台」之譏。
國民黨為了迴避人民對「國共一家、紅色滲透」的疑慮,主動揚言:「誰再講 「抗中保台」就罷免誰…」; 同時抨擊執政黨操弄「亡國感」(諧音芒果乾),目的就是要把大家的注意焦點從中共身上移開。既避談國家認同,就挑選食安、環保、能源、經貿議題,藉公投混淆視聽,轉移焦點,結果就是暗助中共分化台灣、從各方面削弱台灣的力量。
這四項公投的政策都是執政黨已經在做的政策,照理說除非是已經造成嚴重的弊端或損害,或是執政黨真的腐敗到天怒人怨,不然要去推翻一個已經在執行的政策,其實很沒有意義。
所以我們看到,國民黨大肆動員,公然把這一次的投票界定為是 「懲罰民進黨」、而且是在做一場 「不信任投票」。他要藉著公投來給執政黨難看,下架民進黨。
所以說,2021年這四個公投案,基本上就是在野黨要鬥爭執政黨,是國民黨發起的一場針對執政民進黨的一場政治鬥爭,公投選舉就是鬥爭的工具。
別的國家的在野黨,都是以國家的利益為優先,其次才是政黨的競爭。但是在中共對台灣的大量滲透下,國民黨是以配合中共打擊執政黨為優先,卻把台灣人民的利益擺在後面。
只是我們也看到,國民黨一些縣市首長並不反對民進黨的政策,對國民黨這樣搞鬥爭並沒有表態支持。只是國民黨畢竟是個百年大黨,人民對它還是很有感情,在不理解公投背後複雜的因素下,很容易就被國民黨操弄情緒。
還好民進黨在蔡英文總統領導下,正面迎戰,她要求所有的黨公職、民意代表都要出來為執政黨的政策做辯護,到台灣各鄉鎮地區舉辦說明會,統計總共辦了2000多場,讓大家充分去了解政策。
2021年的這次公投在各黨積極動員下,執政黨總算守住了政策,沒有讓公投案過關。這一仗,民進黨戰得辛苦,也算勝利,將來執政之路更成熟更自信了。但整個社會也投注了過量的時間、精力與社會關注,讓人產生「選舉疲乏」之感,進而也忽視了其他一些該關注的事務,如中共滲透、如香港選舉等。
其實國際情勢變化萬千,中共處心積慮打壓台灣,共機日日侵擾台灣,這才是台灣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但國民黨輪番操作罷免案、公投案,讓全台陷入一些無關國防安全的議題中,削弱了「抗中保台」的聲音,巧妙規避了國家最重要的問題,這恐怕非台灣之福,是所有台灣人民都該警醒的事。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ee7cb727-04f6-4d58-b47b-f9323774727e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