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好像越來越年輕。
每天每時每刻都會很多的新詞,比如暴風吸入跺jiojio絕絕子,比如一些莫名其妙的首字母縮寫,死成了S,錢打成Q,還有臉成了L。
又比如,最近很喜歡把陽性患者叫做小羊人,女性叫母羊,老人叫老羊,陽性的那座樓就成了羊窩。
新詞層出不窮,語言與時俱進,捉羊不過是開個玩笑,這些當然都知道。但眼睜睜看着流行詞翻滾洶湧,中文互聯網換了人間,總有那麼一瞬間猛然覺得:
2022年,簡體中文大約的確已經死了。
1、中文越來越低幼。
現在有一種風氣,是全員主動去接受低齡化、巨嬰化的用詞和語法。
最近的疫情里,防疫人員說成了大白,陽性成了兩腳羊,上海成了生煎包。好好的一句「上海加油」,卻又成了「大白來羊窩抓羊,小羊人乖乖畢業,生煎包加油加油」。
一時間,什麼都成了抄作業,什麼都成了開卷考。
我討厭這種低齡化的表達,討厭這種思想的退化,討厭低齡化表達加劇的思想的退化。
你看裁員這個詞太沒人情味,不如就叫畢業;抑鬱這個詞太低情商了,不如就叫玉玉症;你看火災消防員太燙嘴,不如就叫藍朋友吧;企業家這個詞太沒意思,不如就叫馬爸爸。
好像什麼事都是過家家。
我總覺得,一些很嚴肅的地方,一些很嚴肅的事情,不該被這麼戲謔的低齡化表達,不該把他人的苦難,變成幼兒園小朋友的打鬧。
這麼多年,我們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語言和思想原本很有力量,原本是那樣的鐵骨錚錚,盪氣迴腸。
2、中文越來越敏感。
之前也說過這個事。其實我理解歧義,理解敏感,可是我不太理解動不動就高潮。
就在我完成《現在的屏蔽詞真讓人懵了個逼》之後不久,某個平台上就將「▢」代替殺字,成為了新一代的屏蔽詞頂流。
「▢」這個符號雖然是為了屏蔽而誕生的,但它十分像另一個字——口。這就導致了很多原本R-18的內容,開始走向了十八禁的方向。
比如:大殺四方變成了「大口四方」,殺人如麻變成了「口人如麻」,電影《殺死比爾》變成了《口死比爾》。
幸好電影的主人公是女的,才沒讓電影走向同性之愛的方向。
但一身是膽的趙雲無辜躺槍了:他在長坂坡口了個七進七出。
就連我最崇拜的李白也變成了:十步口一人,千里不留行。
那麼問題來了,「故意口人罪」到底應該死刑立即執行,還是拘留半個月?這個問題恐怕羅翔老師也得想上幾天。
很多像「殺」這樣詞,本身並沒有什麼敏感,但越來越不讓亂說,結果反倒是越來越亂說。
3、中文越來越失去創造力了。
奶茶好喝?絕絕子!電影好看?絕絕子!遊戲很秀?絕絕子!
蛋糕難吃?絕絕子!網劇垃圾?絕絕子!操作很差?絕絕子!
發現了嗎?不管好的壞的,統統可以用絕絕子。無語也是絕絕子,驚嘆也是絕絕子,高興是絕絕子,難過也是絕絕子。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電影,裡面的國王幾乎講所有的詞都改成了自己的名字,醫生只能告訴患者:「你的疾病監測結果是:阿拉迪恩,但情況還是很阿拉迪恩的,所以你需要阿拉迪恩。」
更可怕的是無所不在又爛俗的諧音梗,以各種刁鑽的角度轟炸你的信息流。
當他們說筆芯的時候,我不在乎,因為我只比心;
後來他們說沙雕和雨女無瓜,我不在乎,因為我不看巴拉巴拉小魔仙;
後來他們說集美們,giegie,我不在乎,因為我不看直播;
後來當他們開始滿嘴的修勾、貴物,我不在乎,因為我不願與他們同流合污。
最後當他們只會說老六、二臂、栓Q的時候,已經沒有人在乎了,所有人都被同化在這失去創造力的文字繭房中了。
所以我們生活的時代:歌詞越來越口水化,文學越來越網絡化,詩歌越來越淺顯化,大眾詞彙越來越庸俗化……
世上總是劣幣驅逐良幣。
當什麼都可以絕絕子的時候,當人人都願意絕絕子的時候,就不會再有什麼成語絕句了。
4、中文的廢話越來越多了。
最近有些自稱「當代語言藝術家」的人,堪稱中文的謀殺者。
這些人張嘴就是:咱就是說,屬於是,一整個大動作,無語住了,狠狠,整個就是,笑不活了……
有人給這種文字起了個名字:鬼打牆文學。
但相比這個,我更在意另一件事:到底是誰在創作這些文字垃圾,讓我們上網說話越來越費勁啊?
普通人失戀也就是:我失戀了。
放到他們嘴裡就是:家人們,咱就是說今天就是純純心肌梗塞一整個EMO住的狀態,整一個就是王八退房憋不住了屬於是,咱也就是說他非要駕鶴西去撒手人寰咱也沒辦法純純大無語,從今往後姐就是女王的自信大動作了。
對此我只能表示:咱就是說,我一整個無語住的大動作了,哎家人們,純純屬於是什麼?倉頡錢玄同哭不活了。
文字本質上就是智力的剩餘,廢話本質上就是思想的懶惰。
一篇《滕王閣序》本質上就是一個天才的苦吟,一夜之間,憑空多出十幾個成語,讓我們知道什麼是人傑地靈,萍水相逢。
李白從宮廷到山野,漂泊一生,感慨一生,寫了那麼多年,我們說親情才有了天倫之樂,說說愛情有刻骨銘心,說豪邁可以用一擲千金。
我懷念那個賈島推敲的年代,懷念那個「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年代,懷念那個張口「秋分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的年代。
那個年代,很多人願意做文字的囚徒,是思想的詩人。
5、中文已死,或許是真的。
我經常在想,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怎麼就這樣了。
直到看到一期《圓桌派》,看到姜文說,我們手裡拿的iPhone手機,是一個老人做的。很多名牌,也是老人在設計。這個世界上,其實很多年輕人推崇的東西,都是老年人創造、引領的。
我才突然有點明白了。
中文之所以會死,就是因為死在了太年輕,死在了很多成年人越來越低齡,死在了我們越來越接受這種低齡。
但它,本不該這樣。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王左中右」)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eb31ee99-6e43-4a26-abc3-898632b15057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