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永樂大典手抄本巴黎拍賣 中國買家砸6500萬人民幣成交

「永樂大典」是明成祖朱棣下旨收集百家經典編纂而成的百科全書,成書時共1萬1095冊,現存400多冊,流散於世界各地。台北故宮存有62冊。

綜合澎湃新聞與北京日報報導,這次拍賣的2冊「永樂大典」現場以5000歐元起拍,2分鐘內價格就直衝到70萬,最終以640萬歐元落槌。

買家是一名華人女性,她事後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是應中國買家委託,專程趕來競拍,而640萬歐元的拍賣淨價超出預期,她的委託買家原本心理預期在500萬歐元左右。

這兩冊「永樂大典」,分別為卷2268、2269「模」字韻「湖」字冊;卷7391、7392「陽」字韻「喪」字冊。

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翁連溪曾撰文表示,此2冊4卷與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湖」字、「喪」字冊均相連,使得現在發現的「湖」字卷全部相連(卷2260至2283),實屬難得,「定要爭取回國」。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朝永樂年間,初名「文獻大成」,由解縉、姚廣孝等擔任總纂修,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起歷時6年才編修完成。據姚廣孝「進永樂大典表」記載,全書2萬2877卷,目錄與凡例60卷,分裝1萬1095冊,共約3.7億字,匯集了當時古今圖書7千多種。

據學者推斷,當時編纂「永樂大典」的人數超過3000人,除了官員、學者,還包括了當時各行各業的精英,甚至民間術士、僧侶也參與其中。

由於卷帙浩繁,「永樂大典」難以雕版印刷,因此所有內容全部為人手抄,書中欄格也全部是手繪而成。不過,今日能見到的「永樂大典」全是明嘉靖年間的抄本,而重抄副本到隆慶元年(1567)抄寫完畢後,正本隨即下落不明。

截至目前,「永樂大典」副本僅發現400多冊、800多卷及部分散頁,分散於世界9個國家和地區的34個公私藏家手中,約為原書的4%。中國大陸的國家圖書館先後入藏162冊,台北故宮62冊、美國收藏40冊、歐洲共收藏59冊,日本、韓國和越南也有藏家收藏。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