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烈撞燃之後,他們為什麼還願意信任國產車

想造一輛靠譜的好車,並不單純是技術和燒錢的事兒。

20世紀70年代,作為當時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一場「抵制日貨」的絕地反擊正在美國進行——美國車企試圖製造出自己緊湊、廉價、省油的家用小轎車,以便抵抗日本車企對其汽車產業的衝擊。

而在這場反擊戰中,沖在最前面但當急先鋒的,是美國老牌車廠福特公司生產北美第一台廉價緊湊型小轎車,它具有當時看來非常酷炫的外觀,非常便宜的價格(每台售價只有2000美元),以及一個響亮的名字——「平托(Pinto)」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Pinto,在英語中指雜色馬,為北美印第安人所鍾愛,從這個名字當中,你也可以覺察出福特對這款轎車的自豪與期許——小日本造的汽車現在橫行北美市場,眼看我們就要在汽車產業上遭遇第二次珍珠港事件了,怎麼辦?無妨,我會出手!

看俺老福特用咱美利堅「遙遙領先」的技術,教教小日本什麼才是真正的造車!

於是福特汽車在1971年隆重推出了平托車,並迅速風行全美甚至西方世界,這車在1970年9月11日發布(瞧這倒霉日子),到1971年1月份銷量就突破了10萬輛,並且在年內賣掉了35萬輛。

在此後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平托車總共賣出了1250萬輛,成為了整個70年代全美最暢銷的車型之一。

美國人鍾愛平托車,使之成為國民品牌,主要倒不是基於「美國人買美國車」的民族自尊心。實話實說,平托車初看起來,確實堪稱工業設計的傑作,外形漂亮、省油,而且廉價,總重不到2000磅(不到一噸),售價不到2000美元,而美國人當時的人均年收入已經超過了1萬美元大關,這意味着一個普通美國人,攢三個月的工資就可以買一輛平托車。

漂亮、省錢、不費油、還是本國國產,消費者何樂而不為呢?這種車誰不願意買?

可是很快,平托車出事了。

1972年,就在平托車隆重推出的第二年。一個十三歲的小男孩乘坐鄰居阿姨駕駛的平托車經由高速公路回家,行駛過程中車子突然減速,導致後車追尾,平托車立刻發生爆燃。

駕車的那位鄰居阿姨當場就被燒死了。幸好此時的純機械車門還不存在自動鎖死的問題,所以小男孩被搶救了出來,但全身高達90%的面積被燒傷,之後的六年中,小男孩經歷了60多次手術才勉強活了下來。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這樣的慘劇發生了,小男孩的父母當然不算完,他們懷疑平托車的設計存在問題,怎麼會跟打火機一樣一碰就着呢?於是一紙訴狀將福特汽車告上了法庭。

但是一個個體,想要跟福特汽車這樣大的公司斗,註定是非常難的,福特汽車公司有非常完備的法律顧問團體,請得起全美最頂尖的專業律師為其辯護。

何況交通事故這種事,太專業、太複雜了。真要追索起來,你怎麼保證事故不是司機不正確駕駛,後車超速造成的?當天路況是否特殊?

一系列合理懷疑,可以構成一個龐大的真相迷宮,而福特公司可以在這個迷宮中與家屬兜兜轉轉,最終把家屬拖得筋疲力盡,事情也就私了。

但是1972年的這起爆燃案有點特殊,倖存小男孩的父母不忍心看到自己孩子受苦而沒個說法,選擇了硬着頭皮,不畏艱險,將官司與福特汽車打到底。而全美的媒體則持續跟進這起事故的調查報道。

媒體報道引發了越來越多平托車用戶的注意,很多人看到了報道,才發現自己身邊發生平托車爆燃事故原來不僅僅是「孤例」。

於是慢慢的,平托車的受害者們開始組建團體,集體對福特公司發起訴訟。案件至此終於擺脫了一家巨無霸公司與一對父母的不對稱訴訟。成為了一場大規模的調查追責。

當然,即便事已至此,福特公司仍有可能「搞定」這個事件,畢竟造車他們專業、律師也牛逼。找一點無關痛癢的小錯誤,避重就輕的承認一下錯誤,說「我們犯過一點小錯誤,現在糾正了」,小規模召回一下,平托車還可以繼續賣麼。

然而恰在此時,1977年,一篇報道,給平托和福特信譽的棺材板上敲上了最後一根釘子。

這篇報道名叫《瘋狂的平托》,長達十數萬字,是自由記者麥克·道伊集數年之力、花費無數心血、克服重重困難寫出來的調查性報道。

該報道用翔實筆調、大量的訪談和看似平淡的文風,向人們還原了平托車的恐怖真相:

原來,平托車容易發生追尾爆燃的原因,在於它的緊湊型設計和發動機油箱後置這兩個特點的組合。急於抵抗日本汽車入侵的福特公司給工程師下了限期的死命令,而美國工程師顯然還沒有設計緊湊型車型的經驗。他們在倉促之中將位於尾部的油箱設計的離後保險槓和後軸太近了,且下沿低於汽車後軸,這就導致只要平托車發生哪怕最輕微的追尾事故,油箱也會「一打就着」,發生車毀人亡的事故。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但最駭人聽聞的還不在這裡。文章接着寫到:在平托車發售前,福特公司在模仿事故實驗中其實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在全部11輛平托車當中,有8輛被撞擊後出現了潛在的嚴重油箱管路破裂問題。在真實環境中會立刻引發爆燃。

於是有工程師就提出修改建議,認為可以通過在油箱內安裝防震的保護措施來降低風險,而這個防震措施其實非常廉價,只需要11美元就可以辦到。

但是,福特汽車最終愣是沒有支付這11美元,而是坐視明知有問題的平托車走向市場。

為什麼?

因為福特公司算了一筆賬:

如果公司為每輛車增加11美元的成本,改進這個漏洞,那麼1250萬輛車,總計成本支出共1.375億美元。

可如果不花這11美元,而是讓消費者直面油箱爆炸的事故危險,那麼預估在所有可能的事故中,會有180人死亡,180人受傷,2100輛車被損毀。

而按照美國當時交通事故發生後的賠償標準,死一個人賠償20萬美元,燒傷一人賠償7萬美元,每輛車報廢賠償700美金,所有費用加在一起,總賠償不到5000萬美元。

1.375億>5000萬,這是一道冷冰冰的不等式,而福特公司在這道不等式面前作出了一個符合他們利益、精明卻殘忍的選擇——放任平托車上市,去燒信任他們的美國老百姓!

是的,身為企業的福特,居然這麼消費用戶的信任與愛國熱情。

於是,平托車訴訟案,造就了美國乃至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汽車賠償案——法院最終判賠福特汽車公司賠償車禍受害者家屬116億美元。福特汽車則被迫召回所有問題車輛,並承諾假裝更強力的保險裝置。

然而沒用,用戶對這款車型乃至福特汽車的信任在這場官司中已經被「信用清零」。風光一時的平托車最終在1981年被迫停產。並被《時代》雜誌評為有史以來最爛的50款車之一。

而美國汽車行業也在這場案件之後,進入了80年代的大衰落時期。曾經的汽車城底特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逐步凋零最終破產的。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所以,福特汽車的這個小算盤最終還是失算了,失算的原因是在精明的數學計算背後,他們有這樣幾個沒算到:

第一,他們沒算到那個男孩的父母在孩子在被燒毀一生之後的不依不饒,7萬美元、20萬美元,以及之後福特汽車許諾的更多賠償確實算是一筆巨款,但是這對父母始終不肯與福特汽車達成庭外和解——也就是「私了」。他們頂住壓力,始終要求司法的公正,相信法庭會在調查之後把真相查個水落石出。

第二,他們沒算到媒體的持續跟進與報道。

平托車雖然存在設計的缺陷,但事故畢竟是個小概率事件,如果福特公司能夠在每一次車禍發生之後單獨與車禍的受害者博弈,那麼就可以把所有受害者都關在其個體偶發受害的「籠子」里。

受害者是個體而福特是公司,在這種博弈中受害者是很難玩得過福特這樣的大企業的。

可是正是由於媒體跟進報道的存在,讓受害者們發現他們遭遇的車禍不是偶發事故,於是偶發事故被關聯起來成為公共事件,而公共事件則引發了受個體害者、甚至所有平托車的消費者能團結起來與公司博弈,最終扳倒了福特這樣的巨無霸。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案發後平托車主的自嘲:「離我遠點,我會爆炸!」

第三,他們也忘記了,美國新聞界有麥克·道伊這樣奇特的自由記者。

這個麥克·道伊也真的是個軸人,他背後沒有任何大媒體給他發工資或提供保護,就是自己一個人堅持不懈的查了數年,最終搞出了那篇《瘋狂的平托》,把這款「移動火葬場」送上了絞刑架。

當然,我覺得,福特汽車公司似乎也忘了使用一種大殺器。

那就是民粹主義的大旗。

仿照現在中文互聯網上某些甚囂塵上的調調,福特公司本來完全可以這樣自我辯解:

「我福特為什麼要生產平托車?那是因為小日本正在威脅汽車生產這個我們的國之命脈啊!你看看現在滿大街跑的豐田、本田、馬自達,長此以往美國汽車產業不得垮掉麼?你們忘了日本人二戰中恐襲珍珠港給我們的恥辱了麼?抵制日貨,支持國貨!

所以福特公司是美國的民族脊樑!平托車是產業之光!偶爾出個事故,燒死幾個人怎麼了?美國兩億人口,死不到200人等於沒死麼。再說了,甭管事故原因有多麼複雜,責任到底在不在企業方,我們都賠錢了啊,大部分家屬也都接受補償,情緒穩定。這事兒哪說哪兒了就是了。

所有敢藉此事機黑平托車、攻擊福特公司的噴子,都是漢奸!啊不對,都是美奸!

尤其是那個該死的麥克·道伊!就沒有人覺得他很可疑麼?這傢伙連續幾年別的事兒啥也不干,就專盯着平託事故進行調查,最後扒出了那麼多黑料。嚴重泄露商業機密的事情我們就不追究了,他這麼長時間跟查這麼久,到底是誰資助的?

我們呼籲有關部門好好查查這個人,很可能他就是小日本安插在咱美國的商業間諜!甚至蘇聯間諜!

黑我們的民族品牌就是危害我們國家的利益。這小子良心大大滴壞了!必須死啦死啦地!」

沒有,福特公司到最後也沒敢舉起這杆民粹主義大棋肆意揮舞,混淆視聽。

因為美國老百姓不太吃這一套。

雖然川普的MAGA在美國也有相當的煽動力。但「讓美國汽車重新偉大」和自己坐到移動火葬場裡不知何時免費燒一次之間,究竟孰輕孰重,大部分美國人還是拎得清的。

他們不是不愛國,只是愛的沒有那麼傻。福特是福特,美國是美國,我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得由自己的的選擇負責。

所以福特汽車最終失敗了,美國汽車行業在短時間內遭遇了沉重打擊。美國人看似是為了珍視自己的性命,放棄了曾經引以為豪的產業。

可是從更長遠看,真的如此麼?美國真的因為這場案子「虧本」了嗎?

未必,美國汽車產業在該案之後雖然受到了衝擊,卻沒有垮掉,這其中的原因更耐人尋味。

時下很多人,把汽車看做能移動的「沙發、冰箱、大彩電」。

我必須說,這種認識錯的離譜。

這個世界上的工業品分為兩種,一種,我們不妨稱之為工業品A,比如沙發、冰箱、彩電、智能手機這些產品。

這些就是純粹的生活用品,即便造的不好,也很難危及消費者的生命。所以這些產業很適合「新勢力」下場、一旦有機會、獲得大投入,就可以實現對老牌企業的彎道超車。因為手機麼,即便這一款產品設計存在缺陷,碎屏、電量不足、過熱,都沒關係。

因為它不危及消費者生命。這次沒做好,迭代一下,明年再造個PLUS改進掉,就可以了,不妨礙讓消費者繼續買。

但另一種工業品,我們稱之為工業品B,比如汽車,它們的產業邏輯是不一樣的。

一個大活人坐到車裡,相當於把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交給了造車者,這絲毫輕忽不得了,稍有差池很有可能就是人命關天。

所以汽車這種產業是不適合「新勢力」搞大躍進式的彎道超車的,哪怕是福特這樣的老牌車企,第一次嘗試搞緊湊型轎車,還是倉促之中翻了車,賠成那個熊樣,大家都看見了吧?

汽車是一個異常精密而複雜的系統,這個系統不允許過於隨意而倉促的加加減減,一年搞一次甚至幾次迭代。真出了事故請問你怎麼對得起購買你的用戶呢?

你總跟用戶的在天之靈說:「不好意思,我們剛進入該領域,造車經驗難免不足,明年我們會推出該車型的PLUS版,生產技術繼續遙遙領先!期待您的繼續信任、選購!」

對於工業品B,什麼東西最重要?不是價格,不是外觀,不是更多更花里胡哨的功能。而是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安全信任——我信你不會為了省那11美元,讓我的生命冒風險。

那麼這種信任怎樣才能建立呢?靠福特這樣的企業自主規制,或者寫血書保證「美國人不騙美國人」,你覺得可能麼?

資本永遠是逐利的,沒有規制,他們會為了牟利踏平世間的一切。

所以只能仰賴輿論的監督和司法的公正。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福特公司當年在平托車案發之後,真的有能力「壓」住這個事件,把受害者和家屬都擺平了,美國媒體也對此事裝作沒看見、不監督、不報道。法院也縱容、偏袒福特公司。那麼此事後果會怎樣呢?

有句話說得好,「你能在某些的時間裡欺騙所有人,也能在所有時間裡欺騙某些人,但無法在所有時間裡欺騙所有人」。設計存在嚴重缺陷的平托車,早晚是會東窗事發的。

如果不在美國人自己這裡,而是在別國東窗事發,全世界都會看到福特公司的一手遮天、美國媒體的監督無力和美國司法對這家企業的偏袒。

到那個時候,福特還能有什麼國際信譽可言呢?消費者,尤其是海外消費者還怎麼敢去買這家公司的汽車?除非他們不要命了。

到那時,福特也許可以繼續忽悠少數美國愛國者買自己的汽車,但這種「騙粉」模式是長久不了的。整個美國汽車產業會因為喪失信譽而喪失海外市場,並進而因為喪失了信譽和用戶反饋而淪為閉門造車,最終失去市場活力。到那時才是整個美國汽車產業的真正末日。

這種災難性的情況其實在另一個國家發生過,這就是冷戰時期的蘇聯。

是的,作為美國曾經的最強勁的競爭對手,蘇聯也曾下大力氣研發、推廣過自家的汽車產業,我們俗稱的「嘎斯車」就曾經是蘇聯高爾基汽車廠的拳頭產品。蘇聯曾經用成噸的黃金為高爾基汽車城引進汽車生產線。

但這些對汽車工業投入最終全部都打了水漂。道理很簡單,因為嘎斯車的口碑是與高爾基汽車廠相綁定的,而高爾基車廠作為一家蘇聯以舉國之力重點培育的國有企業,又跟蘇聯的國家信譽相綁定,批評嘎斯車約等於批評蘇聯。畢竟國家投入了那麼多,給你造出嘎斯車,你怎麼能不滿意呢?你怎麼敢不滿意?

於是在嚴密的層層綁定和保護之下,用戶給嘎斯車的評價於是只能是永遠的「五星好評」。用戶反饋機制徹底喪失掉了。

高爾基汽車廠的工程師也許很聰明,但他們無法改進嘎斯車,因為他們得不到反饋和壓力,無從依據使用需求去改進自己的生產。經常是一款汽車一用十幾年——因為生產者真的覺得這樣造車已經完美了。

可是在蘇聯民間,受壓抑的對嘎斯汽車的吐槽卻在以蘇聯笑話的模式瘋狂流傳,比如:

一輛嘎斯車停在路口,綠燈亮了也不開,為什麼?

答案是:因為車輪胎上,粘了一塊口香糖。

最終,蘇聯汽車只能在盲目的迷走中最終淪為一種工業垃圾、一個真正的笑話。這就是因為失去了監督而喪失了反饋,因喪失了反饋而喪失產業活性的典型案例。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我們得到了一個與直覺看似完全相反的結論——在駭人聽聞的平托案發生後,拯救美國汽車產業不至淪亡,讓其在今天的汽車工業中依然占據一席之地的「最後保衛者」是誰呢?

是一定要為受害的孩子討回公道的父母們;

是鍥而不捨、數年如一日持續跟進報道、追查的記者道伊和他的媒體同行;

是不顧什麼「福特是美國的企業之光」,嚴肅還原真相、最終秉公作出判決的法院。

對自身權利而非「宏大敘事」的重視,輿論監督的鍥而不捨,司法的公平公正。是這些,而不是福特公司的隱瞞,最終重建了美國消費者對福特車,對所有國產車的信任。

看來,想造一輛靠譜的好車,還真不是單純技術和燒錢的事兒。

這世上有些東西,光靠「科技與狠活」是搞不定的。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林中的維吉爾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