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北約的邀請,日本、韓國、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四國領導人將出席月底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北約峰會。與此同時,日本將大幅度擴充軍備,韓國新政府在積極推動部署「薩德」反導系統,越南和印度聯手建立防務夥伴關係,美日印澳四方對話機制進一步加強、美英澳三邊夥伴關係也在不斷加深。環顧四周,中國會發現,除了北方之外,自己可謂「形影相弔」。
亞太地區的安全專家指出,亞太國家提升自身的軍力,加強與域內外國家的安全防務合作與中國對區域國家咄咄逼人的態勢密不可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亞太國家更是擔心北京會效仿俄羅斯對台灣動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Fumio Kishida)最近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安全對話會上就說,他擔心,「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明日的東亞」。
北約來到了中國家門口
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 6月15日在宣布將出席北約峰會時說,他會在北約峰會上強調,「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不能容許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行為」。岸田將是第一個出席北約峰會的日本首相。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岸田文雄已經不止一次地表達了上述立場。他還說,歐洲與印太地區的安全保障密不可分。
根據北約網站的消息,在6月29日到30日的北約峰會上,除了討論北約將繼續如何應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野蠻無端入侵外,北約還將討論如何應對中國的越來越自負以及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等。預計,如何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將首次納入北約的戰略概念。
除了岸田文雄之外,韓國新總統尹錫悅(Yoon Suk Yeol)、澳大利亞新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ony Albanese)以及新西蘭總理阿德恩傑辛達·阿德恩(Jacinda Ardern)也將應邀出席這次峰會。在北約2030改革方案中,北約明確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和新西蘭是北約在亞太地區的四大夥伴國。
美國高級官員星期三(6月22日)在拜登總統前去參加G7峰會以及北約峰會前的媒體介紹會上說,邀請日、韓、澳、新領導人參加北約峰會顯示,烏克蘭戰事並沒有分散北約對中國的注意力。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北約加大了與上述亞太四國的聯繫。4月6日,北約布魯塞爾外長會議,首次邀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4個亞太國家外長參會。4月27日,英國外交大臣Liz Truss (伊麗莎白·特拉斯)發表外交政策演講,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全球的北約」,用中國的話說就是「亞太北約化」。她在演講中說,「歐洲-大西洋」「印度-太平洋」兩個區域的安全同等重要,要求加強與日本、澳大利亞等盟友的合作,採取先發制人舉措,防範「印太地區」可能出現的威脅。
日、韓與北約的關係也在逐步推進。5月5日,韓國宣布加入北約合作網絡防禦卓越中心,成為首個加入該組織的亞洲國家。當天,日本與英國簽署《互惠准入協定》,大大簡化了攜帶武器進入對方國境的流程。5月6日,日本首次參加法國在南太平洋地區主辦的多邊演習。
另有報道說,日韓澳新領導人正在安排在北約峰會期間舉行自己的峰會,日本《讀賣新聞》的報道說,預計在日韓澳新領導人會談期間,四國將為應對中國而展現出團結姿態,並反對「任何以實力單方面改變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現狀的企圖」。報道稱,由於中國正不斷加大對太平洋島國的支援力度,所以如何遏制中國在太平洋島國的影響力也將成為此次會談的主要議題之一。
其實,北約部分成員國早就把注意力轉向了印太。2017年起,英國、法國、德國和加拿大等北約成員國都有派遣自己的軍艦到印太地區與印太國家的軍隊進行聯合軍演或是來南中國海地區進行自由航行等。
日本增加軍力,最有力量改變亞太力量平衡
岸田文雄在不久前結束的香格里拉安全對話上說,日本政府將在今年年底制定新的國家安保戰略,並在未來5年內從根本上加強日本的防衛能力,確保軍費「相當程度的增額」,達到GDP的2%。
美國華盛頓的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亞洲接觸項目主任金萊爾(Lyle Goldstein)說,與日韓同北約加強關係相比,日本提升自衛能力可能更有威懾力,也更令中國擔憂。他說,日本是亞太地區真正能夠改變區域力量平衡的一個國家。
他說:「也許日本提升國防開支,這才有真正的威懾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日本都是依賴美國來幫助自己應對重要的事, 也許一個更有力量的日本,從能力上來說,是合適的。」
目前日本的軍事實力已經相當可觀。 根據世界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機構「環球火力」的排名,日本目前的整體軍事實力排名世界第五。近年來,日本在加大自身軍力建設的同時,還在深化與美軍的合作。例如最新的消息說,日本將與美國合作研發無人僚機,以配合其下一代有人戰機協同作戰,從而提高空中作戰效能。
日本正在亞太安全事務方面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岸田文雄在香格里拉對話發表主旨演講之後,6月13日,日本與美國聯合主辦「太平洋兩棲領導人探討會」,與印太地區近20個國家的兩棲部隊指揮官共商如何加強地區穩定。中國被排除在與會國之外,但是台灣的幾位將軍則應邀以觀察員的身份參會。
岸田文雄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還承諾,將提升海上安保能力的技術合作,向東盟(ASEAN)成員以及其他印太國家提供巡邏船等海上安保設備,3年內預計支持20億美元。其實,作為東盟最大的貿易和投資夥伴之一,日本早就是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很多東盟國家的重要防務與戰略夥伴。
在烏克蘭遭到入侵後, 多位日本政界人士提出要重新審視不擁有、不製造、不運進核武器的「無核三原則」。2月27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天後,在電視節目中首次說,他認為日本應該討論所謂「核共享」政策,即在日本部署並且共同運用美國的核武器。日本「擁核」之夢並非「鏡花水月」。根據中國媒體的資料,日本在國內不同地方儲存的鈈達到9噸,在法國和英國存放了35噸鈈原料。而且日本還有1.2噸濃縮鈾。
安倍晉三的那句最有名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越來越被更多日本人接受。 5月23日,岸田文雄與美國總統拜登在日本會談時都表示反對中國「試圖改變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現狀」,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岸田文雄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也再次強調了這一點。他沒有直接提到中國,但警告仍有國家不放棄試圖在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單方面改變現狀,對此「日本會以果斷態度應對」。
另外,日本是以美國為主導的日美同盟、「印太經濟框架」和「四邊安全對話QUAD)AD)」的積極響應者。也有越來越多的報道說,日本有希望加入美澳加新英「五眼聯盟」以及澳英美三邊夥伴關係「奧庫斯」(Aukus)。
韓國新政府推進「薩德」的部署
韓國也加大了與北約和美國的聯繫。不過,目前最令中國惱火的是韓國新政府目前正在加快部署薩德導彈。韓國新總統尹錫悅在競選時就強調,他將重啟「薩德」(末端高空防禦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 THAAD)基地,儘快為薩德重新部署鋪平道路。
韓國軍方6月17日確認,尹錫悅政府開始將當地的環評工作提上日程,以證明該舉動不會影響周邊民眾,從而恢復這處基地的正常運轉。分析認為,開啟環境評估,可以視為尹錫悅政府推動「薩德」部署的重要信號,這一進程一旦完成,在法律上阻止薩德「正常化」的手段就徹底沒有了。
自2017年韓國部署薩德以加強應對朝鮮不斷發展的導彈威脅以來,韓國和中國之間的關係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中國採取措施限制經濟和旅遊交流,對作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的韓國造成了重大打擊。2017年底,文在寅政府為安撫中國和實現關係正常化而做出「三不」承諾–不增加部署薩德,不參與美國主導的全球導彈防禦系統,以及不建立涉及日本的三邊軍事聯盟。
除此之外,韓國還積極參加印太安全事務。雖然韓國現在還不是美日印澳對話機制(QUAD)的成員,但是,尹錫悅已經表示,韓國意向加入QUAD的一些工作組活動。
由美軍印太司令部主導的「環太平洋軍事演習2022」將於6月29日至8月4日在夏威夷群島和加州海域舉行,韓國派出了自1990年參演以來的最大規模兵力。同時,韓國還將首次參加由菲律賓主導、美日參與的「海上戰士合作」(KAMANDAG)軍演。專家指出,韓國今後將擴大對包括南中國海在內的印太地區安全事務的參與,其中存在配合美國需求的部分。
美國夯實「印太戰略」,幫亞太國家提升戰力
5月以來,拜登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行動,彰顯美國對亞太的承諾。美國先是在華盛頓舉辦了一場美國東盟特別峰會,然後,美國總統拜登前往亞太會晤日本和韓國領導人,並與美日印澳四國領導人會晤,同時美國還宣布啟動「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PEF)」。在國會,兩黨議員們紛紛推出議案,希望加強美國與印太地區的接觸,「讓行動和資源與言辭相符」。
美國還加強了與台灣的關係。最近,拜登政府試圖說服台灣調整軍購案,購買有助於擊退中國入侵的作戰裝備,增強台灣的「不對稱戰力」。拜登總統甚至一度表示,如果中國試圖以武力奪取台灣,美國將軍事介入以保衛台灣。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外交政策與防禦項目的研究助理托馬斯·科爾本(Thomas Corben)說,雖然美國對印太地區的最新投入還需要時間才能看到更具體的結果,但是,相比與北約的關係,日本、澳大利亞和韓國與美國的合作應該更有實質意義。美國以更有針對性和更協調的方式在真正幫助這些國家提升自身的戰力。
他說:「奧庫斯(AUKUS)可能是致力於(提升戰力)的最光輝的典範,通過與堪培拉共享核推進技術來提高澳大利亞潛艇能力。另一個例子是與深化與日本的軍事研發,日本提出了要求,拜登政府積極回應。另外,美國解除對韓國導彈最大射程和彈頭重量的限制也是很好的例子 。」
印度、越南聯手
最近,中國在亞洲的兩個重要對手–越南和印度也加強了防務合作。越南和印度與中國都有領土糾紛。6月8日報道,印度國防部發布消息表示,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Rajnath Singh)在越南訪問期間與越南防長簽署了關於「2030年前防務夥伴關係」的聲明,並簽署了關於相互提供後勤支持的諒解備忘錄。
分析認為,印越加深合作主要還是為了藉助對方的力量來制衡大國。由於越南和印度與中國都有領土糾紛,這個大國自然被認為是中國。
亞太國家擔心中國的脅迫
亞太地區的安全專家指出,亞太國家提升防衛能力並加強與區域內外國家的安全防務合作,與中國在台灣海峽、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等地咄咄逼人的態勢密不可分。
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中心高級研究員成斌(Dean Cheng)對美國之音說,中國指責美國在「搞小圈子」,但是很少反躬自省。他說;「現在更多的情況是北京在要求(亞太國家)作出選擇。我們準備將南中國海軍事化,我們準備侵入你的防空識別區,我們要用掠奪性的經濟手法,你們必須接受。這些才讓大家產生對抗。」
傳統基金會東北亞問題高級研究員布魯斯·克林納 (Bruce Klingner)在美國之音採訪時說,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之所以站出來抵制,是因為他們意識到民主和其他原則受到了來自中國的「威脅」。
克林納說:「中國自然希望他對南中國海東部鄰國的脅迫不受阻礙。我們已經看到中國用經濟手段恐嚇和脅迫日本、澳大利亞和其他國家。當民主和其他原則受到中國威脅時,美國以及全球其他具有民主意識的國家都在抵制這一點。我們需要堅持我們的原則和戰略目標。」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e97fdd2d-cb38-4158-a333-9dc87062f7fa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