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朋友圈撕裂報告

寫在前面

在暫停兩年後,這一年的年末,我們重啟「朋友圈撕裂報告」。

不同於過去三年的跌宕起伏,這一年多少有些乏善可陳。甚至每天的媒體頭條,也總是擠滿雞毛蒜皮的小事。面對很多話題熱點,人們仿佛喪失去爭論的欲望與熱情。更多倦怠之下,對公共的關注,也投射着各自生活中的情緒。

以下這些文字,與其說是一份「撕裂報告」,更不如說是一份時代記錄。我們嘗試記錄下這個年份中依然重要的一些事,探究這些爭議或撕裂背後的社會情緒,並分享我們在課堂上究竟會如何和孩子們探討這些議題。我們始終相信,當我們種下更多多元、包容、理性、思辨的種子,終將促成更多的同理、建設、溝通和對話。

1 武漢跳樓的母親與紅頭髮的女孩

事實

2023年5月23日,武漢漢陽區弘橋小學內發生一起交通事故。當天午休時間,校內一名年輕的語文老師從地下車庫開出私家車,停在校門附近等候另兩名老師。一個男孩蹲在車邊,正好位於司機的視線盲區。隨後車啟動,男孩被碾壓,送到醫院搶救後死亡。

男孩的母親很快趕到學校,並在隨後和校方、媒體的溝通中提出自己的質疑和訴求。但輿論的關注點卻逐漸失焦。她的身材、相貌、衣着均被凝視。有人質疑這位母親為何還化妝、為何穿着套裙;有人認為在肇事司機被刑拘、校領導被處分的情況下,她的維權是想訛錢或博眼球。

6月2日,這位母親從家住小區的樓頂跳樓身亡。

而這並不是今年第一起引發輿論轟動的網絡暴力事件。

2023年1月23日,23歲的女孩鄭靈華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半年前,2022年的夏天,在收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後,鄭靈華染了自己最喜歡的發色粉色,去醫院探望臥病在床的爺爺,告知他自己的好消息。但當她把和爺爺的合影發到網上後,照片卻被盜用,甚至被謠傳成「老少戀」。她分享照片的行為被視作是炒作、吃人血饅頭;針對她師範生的身份,也有網民質疑她「染粉色頭髮不是什幺正經人」、「不配當老師「……彼時,鄭靈華留存了這些網暴她的留言、網帖,堅持用法律向網暴者維權。但她自己卻深陷抑鬱,最終選擇自殺。

網絡暴力受害者的名單還在不斷拉長。2013年11月6日,B站通報了一起「人肉開盒」案例。所謂「人肉開盒」,乃是人肉搜索與網絡暴力的合體。一旦在網絡空間遇上看不慣的人,聽到不合意的觀點,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只需要對方一個id,就可以「開盒掛人」。受害者的私人信息悉數曝光,不限於身份證號、住址、電話號碼、銀行卡號、工作單位、出行記錄。一旦這些信息公開,憎惡他的人盡可以打電話、發信息、寄快遞乃至跟蹤尾隨。從明星藝人,到網紅up主,再到完全的素人,任何一句網絡發言都有可能招致開盒。而讓人倍感驚訝的是,B站所曝光的這起案件中,40多個嫌疑人分散在18個省市,主謀竟是兩名未成年人。而物流、通信、酒店、金融等系統,甚至行政系統的個人信息泄漏所形成的數據「黑產」,則是開盒者最主要的信息來源。

C計劃觀點

打擊網絡暴力,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了社會共識。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用法律制裁網暴者,也是老生常談。依然值得我們不斷追問和反思的,還是「為什麼」。為什麼網暴者會對網絡上的陌生人懷有如此巨大的惡意?為什麼他們會對他人承受的痛苦如此無動於衷?

我們可以看到在許多網暴事件中評論者們的思維範式:喪子的母親之所以看上去很平靜,就是因為她不愛自己的孩子;她之所以會衣着精緻的來到現場,就是因為她想紅;粉發女孩之所以要發和病重爺爺的合影,就是因為想吸引流量……他們看到某一現象,斷然地歸結於某一惡劣的動機。他們完全意識不到問題的複雜性、人的行為動因的複雜性,明明某一行為現象背後還有多種可能的解釋,卻只願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那一個。當我們抨擊那些網絡噴子時,往往會忽略的一點是,他們很可能是在真誠地捍衛他們心中的正義和道德規範。而那個隨意而武斷評價他人的人,也可能是我們中的每一個人。

另一方面,當主播或UP主們的生活變成了人們日常消遣、娛樂時「觀看」的對象,人們似乎也難以意識到對方和我們是同樣的人;而網絡時代的線上距離,也讓我們難以與一個個抽象ID、虛擬頭像背後真實的人產生真實的鏈接。他人的生活與痛苦顯得如此遙遠,成了可以被肆意評論、嘲諷的對象;網絡的匿名性更分散了個體身上的道德責任,評判、辱罵乃至開盒,反而成為對自身生活不滿的宣洩途徑。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這也是在C計劃的課堂上,我們會反覆和孩子們討論的。警惕簡單歸因、倒推動機,看到事物的複雜性;辨析公私邊界、言論界限,尊重他人的隱私,包容多元觀點與不同的生活方式;不斷換位思考,看到不同群體之間的相通之處,拓展同理圈……網絡暴力的治理,必然需要多方合力。而教育,永遠是其中不可缺失的一環。

2 天門山跳崖事件

事實

2023年4月4日,四個通過群聊認識的年輕人,相約張家界的天門山。他們是33歲的河北人彭志軍,在理髮店做零工,單身,母親已經去世。23歲的四川女孩陳婷,曾在美容院學徒,父親患癌。34歲的河南人劉志永,離了婚,一個孩子跟着前妻。另一個也是23歲的年輕人,福建人張財睿,來自村里最窮的家庭,初中畢業即外出打工,父母離異。

他們抱着必死的決心出發。跳崖之前,都服了毒,留了遺書:本人***,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本人是自殺,與其他人無關。三名男性先從天門山玻璃棧道出口跳下,女孩則被人攔下,但送到醫院後依然搶救無效死亡。

C計劃觀點

這場悲劇令人震驚、惋惜。人們迫切想知道——為什麼。

或許這四個年輕人也被抑鬱等心理、精神疾病所困擾。但從媒體的採訪來看,這四個來自不同地區、背景經歷毫無交集的人,唯一的共同點,便是貧困。他們的成長經歷中都有着各自的苦難與困境。但在中國人的傳統認知里,無論經歷再多苦難,「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關於貧困的敘事,不應該是「吃苦耐勞」「勤勞致富」?他們如此年輕、身體健壯,有什麼資格去自殺?他們的輕易放棄,不正是證明他們的脆弱不爭?

如何評價和看待他們的選擇?我們更需要看到的,是他們的處境。在疾病、貧困和日復一日機械化的勞作中,他們看不到階層躍遷的路徑;親友的疏離、社會支持網絡的缺失,深切的孤獨背後更是意義感的缺失。他們處於這個倦怠社會最底層,當希望喪失,「躺平」既是一種被迫的妥協,也是無力的反抗。而輕生,成為其中最為極端的姿態。對於整個社會而言,他們的墜落是一個值得令人警覺的信號,提醒我們不斷去思考應該如何構建一個充滿生機、充滿流動的機會,一個能為絕望之人托底的社會。而對於個體來說,如何理解苦難、面對苦難,如何去尋求生活的意義感,則是每個人終身最重要的議題。

在C計劃的課堂上,我們和孩子們閱讀《活着》,看到時代的沙是如何變成普通人身上的山,和他們一起討論福貴的「活着」究竟是一種豁達還是一種妥協,以及在「認命」之外還有什麼選擇;我們也在不同的書目中和他們討論貧困,看到貧困的代際轉移和惡性循環,看到貧困背後複雜的結構性因素。幫助孩子們理解問題的複雜性,也幫助他們成為積極樂觀的行動者。

3 體育館的坍塌

事實

2023年7月23日下午,齊齊哈爾市三十四中體育館頂棚發生坍塌。事故發生時,學校的女排球隊——17名隊員和兩名教練,正在館內集訓。而整個屋頂轟然墜下,讓館內之人幾乎無處可逃。最終,十個年輕的女孩和一位教練遇難。這起事故的緣由令人倍感憤怒:與體育館相鄰的教學綜合樓正在施工,而施工單位將珍珠岩堆放在了體育館屋頂。時逢雨天,本身重量較輕珍珠岩浸水,增重數倍甚至十數倍,導致體育館頂棚難以承重發生坍塌。換句話說——這是一起完全的人禍:體育館屋頂,從一開始就不應該被用於堆放任何建築材料。

三個多月後,又一起類似的事故發生。11月6日,黑龍江佳木斯市下屬的樺南縣,一座體育館頂棚坍塌,三名在其中打籃球的少年身亡。這一起坍塌,看似與降雪有關。但終究,仍是建築本身的設計和質量的問題。在媒體的調查中,按照體育館建造時的標準要求,應能承載88.6裡面深度的積雪,而事故當晚的積雪是32厘米,遠沒有到達承載極限。

C計劃觀點

這兩起事故背後的原因或許並不複雜。展開調查,釐清責任,依法處置,展開安全排查——類似的事故,已經有了一系列成熟的流程。而這個流程里,也包括了如何對待死者的家屬親友與輿論。

年輕生命的逝去,家人的悲慟讓人感同身受。在齊齊哈爾體育館坍塌事件後,一位父親在醫院走廊里冷靜而又有條理的發言視頻,也讓人無比動容。他的訴求並不複雜,他想知道孩子搶救的詳情,希望「多少讓我看一眼,沒準那不是我的孩子」。但事發後的六個小時,警察們來執勤、維持秩序,謹防家屬鬧事,卻沒有任何人給他提供更多的消息。類似的情節,並不讓人陌生。悲痛的情緒在某種程度上是危險的。它讓人憤怒,會放大人們的不滿,它可能會被「利用」,成為不穩定的因素。面對這種潛在的危險,很多管理者的第一反應,便是限制它。

在樺南體育館的坍塌事件中,媒體報道里都出現一個細節:失去了好友的少年們有着強烈的傾訴欲,他們想對外講述自己的朋友,想表達自己的痛苦和思念——但學校卻要求他們不得接受媒體採訪。

管理者的心理或許可以理解,但悲痛、哀傷的情緒依然需要被正視。它們需要被疏導、被表達,家屬親友需要被支持,而不僅僅是被控制。我們當然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發生,也希望一系列的處理流程中,人們的情緒能得到更多的同理和接納,更多的換位思考與人文關懷,更透明公開的信息,更通暢的溝通對話。

4 惡犬傷人與捕狗潮

事實

2023年10月16日清晨,四川成都崇州一名兩歲多女童在小區內遭一隻黑色羅威納犬襲擊。孩子身上被咬傷20多處,會診醫師心痛地表示傷口「不忍直視」,此外還有右腎挫裂傷、右側肋骨骨折。而現場視頻更令人心驚。女童的母親竭盡全力保護孩子,卻仍然難敵烈犬的攻擊。

事發當晚,黑色羅威納犬被捕獲;第二天凌晨,它的主人到案。女童經治療後狀態穩定,家人也已委託律師準備追究狗主人及物業的法律責任。

此事的發生點燃了許多人對狗的仇恨與恐懼。許多小區的物業成立「打狗小隊」,驅逐乃至捕捉沒有拴繩的寵物狗、流浪狗。多地城管也發起了針對無主犬、烈性犬、不戴牽引繩的行為進行專項整治——主要的方式,便是捕捉這些狗並帶回留檢所收養。在這個過程中,傷狗事件頻發。在重慶某高校,一隻學生們熟悉的流浪狗疑被保安棍棒打死。成都某小區保安將流浪狗拴在吊欄杆上虐待……網絡傳播的諸多信息中,有真實的案例,也有拼湊的謠言。養狗者人心惶惶,甚至不敢出門遛狗。而流浪狗被無辜傷害的新聞,又激起一些養狗者的反擊,輿論場上的罵戰不斷擴大。

C計劃觀點

烈狗傷人的新聞,並非第一次發生。在為受傷女童而揪心、祈禱的同時,最需要公眾討論的議題無疑是我們的城市究竟該如何對待、管理犬只。而捕捉乃至捕殺,真的是一種好的方式嗎?

在C計劃的課堂上,我們也和孩子們一起討論這個話題。孩子們已經熟練掌握的一個分析框架,【目標-手段】能幫助他們快速洞悉問題的本質:

捕狗的是為了避免惡犬傷人,這一目的顯然正當合理。但捕捉的方式,真的可行嗎?《南方周末》的報道(《烈犬傷童事件後,「失焦」的多地捕狗風波》)展示了一線執法人員的艱辛:」當狗翻越欄杆、進入樹叢,執法人員很難追上」「流浪狗嗅覺靈敏,常年裝流浪狗的執法車輛往一個地方一停,『這塊就不會有狗出來了』」「每位捕狗隊員都被狗咬過,還有的在抓狗過程中摔斷腿」。即便能夠順利捉到流浪狗、烈性犬,在棄養行為不斷、養犬人未得到充分培訓以有效管控犬只行為的情況下,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避免惡犬傷人嗎?捕捉或者捕殺,可能會帶來什麼負面效應?真的有必要用這種方式一刀切地對待所有流浪狗嗎?如果捕捉或捕殺不是好的方式,我們還有什麼更好的選擇?

惡犬傷人事件的確實讓人痛心,但類似的事件也完全可以公共討論的契機,普及文明養犬意識,加強城市的犬只管理。然而遺憾的是,輿論場卻輕易地被分裂成「愛狗」與「仇狗」兩端,除了「狗傷人」就是「人傷狗」。打破非黑即白的立場站隊,回到問題的本質,我們才有可能真正杜絕類似的慘劇再次發生。

5 不快樂的孩子們

事實

很多80後家長都很難想象,一下課衝出教室跑跳追逐的場景,在當今的校園裡幾乎不復存在。儘管沒有全面的調查數據展示學生課間十分鐘究竟在做什麼,但不下樓、不出教室、不串組甚至不離開座位,已經成為普遍現象。「課間十分鐘」消失了。除了喝水、上廁所,孩子們被要求呆在座位上「休息」,相互監督、違規受罰。而廁所,成了他們新的休憩地——他們躲在廁所里社交、吃零食、嬉戲。

課間十分鐘為何消失?老師和管理者們似乎有充足的理由。校園安全是最主要的,上下樓、奔跑打鬧,都有可能發生安全事故;而十分鐘本來就短,上一節課拖拖堂,上完廁所收收心,也就該上下節課了;當孩子們已經習慣爭分奪秒學習看書,課間的時間自然也不應被浪費。然而,連課間十分鐘都消失,孩子們的童年生活,還能剩下多少快樂呢?

一個「不快樂」的極端案例,來自衡水二中。一月底,一篇名為《衡水二中學生的發聲,救救我們》的網帖在知乎平台暴火。學習生活圍繞提分而被精準量化,逐漸演變成嚴苛的獎懲制度。15分鐘吃飯,7分鐘下樓到操場,放假休息時間甚至按小時計,末位淘汰頻繁分班,強制性地每日跑圈……執行中的任何閃失,都有可能招致嚴厲體罰。網帖內容的真假還未得到驗證,帖子便已消失。而從大量的評論留言來看,貼中所述並非誇張。發帖的學生,自稱已患抑鬱。而畢業生們的回憶中,這段校園時光也無不壓抑痛苦。

抑鬱,對他們而言絕不陌生。9月,一則《開學一個多月後,兒童精神科爆滿》的新聞引發熱議。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精神科醫生的敘述令人心驚。《2022 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參加調查的3萬名青少年中,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鬱風險,其中4%的孩子更是存在重度抑鬱的情況。而教育壓力和學業壓力,毫不意外是致郁最重要的因素。

C計劃觀點

孩子們不快樂——這似乎不再是什麼新聞。他們過早地被捲入到倦怠社會中。分數、排名的壓力下,是叢林式的競爭,為了贏過同齡人而投入大量時間在無效的內卷中。考取更好的學校、得到更好的分數,而「快樂」,是不被重視、可以直接被犧牲的價值。

然而,卷贏了又怎樣?對於一個人而言,比起分數成績、收入地位,什麼才是更重要的事?

在C計劃的課堂上,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閱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黑塞的代表作《在輪下》。天資聰穎的小鎮少年漢斯,突破千軍萬馬考入德國最頂尖的神學院,卻無法適應那裡嚴苛、壓抑、高度競爭內卷的學習生活,他最終因精神抑鬱而退學,回到家鄉成為一名鉗工。而鉗工混沌、貧困、粗鄙的生活依然讓他感到困頓而迷茫。最終,他在一場醉酒之後,隕歿於冰冷的河水之中。漢斯為什麼會跌落輪下?如果在高度競爭的內卷中卷輸了,是否就必然意味着會跌落輪下?在通往精英的軌道之外,是否仍然還有一片同樣精彩、甚至更加多元的曠野?而要抵達那片曠野,我們的社會、教育體系又應該提供怎樣的支持?

我們也在課堂上和孩子們一起討論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如果我們的學習、生活,只將分數、排名、榮譽或金錢、名聲、地位作為衡量自己價值的首要標準,這對我們將意味着什麼?除了被績效左右時的焦慮、倦怠,當一個人的動力完全源於外部評價,一旦受挫或喪失外驅,又該從何處尋求生存的目標、動力與意義?而當一切的行為都源於功利的追求,忽略真摯的情感、真誠的興趣與真切的思考,又將是一種何其空洞的人生?

在這個秋季學期,L5的最後一堂課上,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閱讀狄更斯的經典之作,《聖誕頌歌》。當書中的主人公史克魯吉跟隨三個鬼魂探究人生意義時,我們也不斷和孩子一起追問,究竟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幸福?——良好的人際關係,充滿使命感和意義感的生活,豐盈而自洽的內在,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或許在這樣一個焦慮、疲憊而浮躁的時代,作為父母和教育者,我們能給予孩子們最重要的養分,不是讓他們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得到更高的分數,而是幫助他們,擁有豐盈的內心。而只有社會對「成功」的評價標準變得更加多元,家長們對孩子「成才」的期待變得更加多元,教育體系內的評價指標也才有空間變得更加多元,我們的孩子們也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孩子,成為他們自己,而不是被異化的考試工具,才有可能擁有更加鬆弛、快樂的童年與人生。

6 ChatGPT與生成式人工智能

事實

2022年11月,由OpenAI 開發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上線,迅速引起各行各業的轟動。與其他聊天機器人相比,ChatGPT不僅可以模仿人類的自然語言進行對話,還能夠在許多知識領域給出詳細和清晰的回答。

2023年間,各類生成式人工智能層出不窮,發展迅猛。它們根據人類的指令寫作、繪畫、作曲、編寫程序、設計圖紙,按照人類的要求回覆郵件、管理日程、制定計劃,它們可以在醫療、理財、經營管理等各個方面為人類提供建議……儘管還不完美,但卻勢不可擋——大量過去僅能由人類承擔的智力活動,未來都將由AI進行。

C計劃觀點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飛猛進,引發廣泛討論。既有興奮與欣喜——一系列工作的門檻降低,普通人也能在AI的輔助下開展更多創作,工作效率將大幅度提高;當然也有焦慮與擔憂——許多打工者開始憂心自己的崗位或將很快被替代,版權的確定性變得更加模糊,數據和信息或許會更容易被操控……

所有的議題中,對教育的挑戰引人矚目:當AI開始逐步承擔曾為人類專屬的智力活動,面向未來的教育到底應該教什麼?

批判性思維,將是其中的答案之一。比起識記知識、資訊本身,獲取知識、辨別真偽是非的能力,整合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識框架和價值體系的能力,變得更加重要;當AI也能幫助我們分析利弊、預判後果,如何基於複雜問題和多元價值權衡輕重、理性決策,卻是人類不可被替代的工作。

在C計劃的課堂上,我們持續幫助孩子們提升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幫助他們在這個紛繁複雜的時代學會如何思考。我們也會直接和他們討論ChatGPT的應用——該不該使用ChatGPT做作業?什麼樣的作業該用或不該用?如何使用才能助力我們的學習?在說理課的課堂上,孩子們也爭論初高中階段的偏科問題,究竟該「揚長」還是「補短」——而背後更實質性的問題是,我們的社會究竟更需要「全才」還是「偏才」?無論「全才」或「偏才「,支持一個人在未來社會立足的根本能力究竟是什麼,而在此方面我們是否存在短板?幫助孩子們成為面向未來的學習者,而非內卷競爭下的做題家,是每一個教育者的責任。

7 極端天氣

事實

在2023年,人們關於極端天氣的體驗,變得無比真切。

春季,京津冀的沙塵暴又「重出江湖」;

進入六月,大規模的熱浪襲來,全國有352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極端事件監測標準。端午假期,華北區域平均的最高氣溫,達到1959年以來每年6月連續3天最高氣溫的歷史最高值;

7月底,颱風「杜蘇芮」過境,所到之處幾成澤國。7月29日,中央氣象台針對京津冀等地的極端降雨過程發布最高級別的暴雨紅色預警。京津冀地區平均累計降水量,超過該地區平均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一;北京降雨持續時間長達83小時;河北和北京有14個國家氣象觀測站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140年一遇特大暴雨引發海河流域洪澇災害;

一個暖秋之後,12月,「史上最強寒流」一路南下。以北京為例,此次寒潮、低溫天氣接連破了多項紀錄。而從全國來看,約327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出現10℃以上的強降溫,全國共有78個國家氣象觀測站的最低氣溫跌破12月歷史極值。12月25日,廣州甚至出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場降雪。

C計劃觀點

對於人類而言,應對氣候變化,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氣象災難帶來的挑戰現實而具體。例如對救災體制的挑戰。即便前幾年夏季雨水已明顯增多,但北方大多數城市與鄉村仍未完全做好應對洪澇的準備。如何提前預警、科學劃定泄洪區,不同城市之間的風險如何分擔,如何避免「邀請函」等形式流程影響救災響應,如何建立覆蓋面更廣泛的災害保險機制,都是要討論的議題。例如對公共服務的挑戰。熱浪、寒潮之下,電力系統、交通系統都面臨更大的負荷與更多的難題。又例如勞工權利和底層福利的保障。避免熱射病的發生,確保貧困群體也能得到充分的取暖與製冷,也需要政策與民間救助的同行協力。

而除了這些「眼前」的挑戰,被我們討論和關注更少的,反而是宏觀氣候變化。諸多科學研究早已證實當前的極端天氣多與人類行為有關,然而具體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到底又可以做些什麼?

在C計劃的課堂上,我們在L1和孩子們一起閱讀《都是放屁惹的禍》,看到畜牧業對環境帶來的影響,意識到個體飲食習慣的改變與碳排放之間的關係;我們也藉助《巴顏喀拉山的孩子》這樣的兒童文學,關注草原沙化議題,看到過度放牧之外,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是如何深切地改變區域的文化與人們的生活……從教育與意識出發,踐行低碳生活方式,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做更多。

8 巴以衝突

事實

10月7日,巴勒斯坦的武裝組織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突然襲擊。數千枚火箭彈從加沙射向了以色列。與此同時,哈馬斯在發動的地面入侵中劫持了上百名人質,並殺害了千餘名以色列人。

隨即,以色列向哈馬斯宣戰,對加沙地帶從地面和空中展開軍事行動。據哈馬斯控制下的加沙衛生部消息,截至12月24日,本輪巴以衝突已在加沙地帶造成2042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54036人受傷。據聯合國估計,加沙地帶已有約四分之三的人口、即約180萬人在戰火中流離失所。加沙地帶陷入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

在加沙的戰場外,網絡正成為這場衝突的第二戰場。大量的虛假信息如潮水般湧來。網絡上廣為流傳的戰爭照片,有不少是過時的圖片甚至遊戲中的畫面;同樣一張兒童的哭泣,既可能被說成是猶太兒童被虐待,也有可能被標記為戰火中巴勒斯坦兒童的慘狀。每一輪攻擊的地點、具體的死傷人數,巴以雙方的說辭與數據都有巨大出入,相互指責、不斷否認,讓真相變得撲朔迷離。

對戰爭的哪方表達支持或反對,也正撕裂着輿論場。最為典型的,便是美國大學校長辭職風波(《哈佛MIT校長道歉,賓大校長辭職:巴以衝突之下,撕裂的美國大學》)。在哈佛,一封公開信指責以色列政權應該「對所有正在發生的暴力行為負全部責任」,正是以色列數十年來對加沙的占領和隔離,導致了現今的慘劇。對以色列的指責聲中,也充斥着對猶太人的仇恨言論。哈佛校長蓋伊對哈馬斯的暴行表達譴責的同時,拒絕懲罰發布」仇恨言論「的學生。在12月5日美國眾議院教育委員會聽證會上,當議員問道「如果你們的學生呼籲對猶太人進行種族屠殺,這是否違反了學校在霸凌和騷擾方面的行為規範?是還是不是?」時,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校長都表現出了「遲疑」,他們強調要基於語境判斷,而拒絕簡單給出一個「是」的答案。他們的回應招致強烈抗議,三位校長均被要求道歉或辭職。

C計劃的觀點

巴以衝突不僅成為美國政治中不同意識形態交鋒博弈的重要議題,在中國的輿論場上,撕裂與對立也隨處可見。一些人基於對美國的反感,而反對美國的」盟友「以色列;有的人則基於人道主義立場,表達對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譴責以色列一系列違背戰爭法的行徑;不少人嚴厲指責哈馬斯的恐怖主義行徑而支持以色列的反攻,但還有的人則是基於對伊斯蘭教的偏見或敵視而支持以色列的襲擊……

作為「局外人」,我們應該如何談論這場戰爭?以及應該如何和孩子們談論這場戰爭?

從事實出發,依然是首要原則。因為信息污染,獲得真實準確的信息並不容易。以色列與哈馬斯方面的官方信息需要對照着看,並參照聯合國以及其他享有聲譽的國際組織、國際媒體的信息和報道。

而在評價時,我們更需要就事論事,摒棄先入之見與立場之爭,避免將不同歷史時期、不同主體的不同性質的行為混同評價。歷史上猶太人遭遇屠殺、迫害,值得同情和聲援,但這並不意味着以色列建國後對巴勒斯坦的占領隔離全部都是正當的;以色利對巴勒斯坦的政策有問題,並不代表哈馬斯的暴行是正當的;哈馬斯的恐怖主義行徑應當被指責,但這不意味着以色列的反擊就完全正當——以色列對加沙市醫院及其周邊地區的攻擊,以及對難民營的襲擊,都顯然違反了國際人道法;但與此同時,巴勒斯坦利用平民和民用設施掩護自己的行為也需要被譴責。拒絕用非黑即白、選邊站隊的思維方式看待覆雜的戰爭。

最重要的,當我們討論這一切是,都不能忘記最終的底線:平民是無辜的。戰火在真切的蔓延,是一個個真實的人在哭泣、在受傷、在死去,他們不是輿論場上的「議題」,不是政治纏鬥的「工具」。所謂「理解」這場戰爭,不是把這場戰爭變成學習中東歷史、國際關係的契機,變成在飯桌、網絡上的談資,而是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更真切地同理戰爭帶來的恐懼、傷害、悲慘,記住戰爭永遠不應該成為解決爭端的路徑。

在C計劃的課堂上,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閱讀繪本《敵人》,識別煽動戰爭的」戰爭手冊「中的宣傳伎倆;我們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安妮日記》,看到普通人的真實生活會如何被戰爭扭曲;我們閱讀《十歲那年》——一部記錄越南戰爭與難民生活的詩體小說,同理感受戰爭帶來的苦難,討論難民議題,看到戰後重建生活的艱難……戰爭不僅僅是遠方轟鳴的炮聲,是對每個人良心的拷問。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C計劃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