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中共的「老朋友」、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在他位於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終年100歲。
基辛格不但促成了美中建交,還訪華上百次,從毛澤東到習近平,基辛格曾獲得中共歷代領導人的熱情款待,基辛格堪稱美國外交史上的唯一的特殊人物,今年7月,已過百歲的基辛格還突然訪問北京,習近平送他一句永別語:「我們不會忘記老朋友。」
『環球時報』更給予了基辛格與逝去的毛澤東同樣的稱頌:他將「永遠活在中國人民心中。」
基辛格的一生毀譽參半
基辛格是「二戰」後權力最大的美國國務卿,時而被讚頌為一個為美國利益重塑外交政策的終極務實者,時而又被譴責在自認為有利於國家時會拋棄美國價值觀,特別是在人權問題方面。美國之音的評論認為,很少有外交官能像基辛格那樣毀譽都如此強烈。
從肯尼迪到拜登,他為12任總統——占到美國迄今所有總統的四分之一以上——擔任過顧問。基辛格改變了幾乎一切有他參與的全球關係格局。
基辛格逝世後毀譽參半,褒揚的多指他作為外交戰略家的才能,比如1973年1月達成的越戰停火協議,比如推行尼克松的聯中抗蘇戰略。但批評者則列舉出他外交戰略的黑暗一面,抨擊其政策導致了對柬埔寨和老撾的大規模轟炸、東帝汶和孟加拉的種族滅絕以及南非的內戰等等,令大量平民死於非命。
評論稱,基辛格最重要的外交貢獻,也許是他將莫斯科排除在中東事務之外長達40年,直到普京2015年下令俄羅斯空軍介入敘利亞內戰。
基辛格最大的失敗之處是他對小國人民的民主鬥爭似乎漠不關心。一個小時候被納粹的崛起趕出祖國的人,似乎對非洲、拉丁美洲、印度尼西亞以及其他地方的政府侵犯人權的行為漠不關心,這令人驚奇。尼克松的橢圓形辦公室錄音顯示,基辛格更關心的是讓盟友們留在反共陣營里,而不是他們如何對待自己的人民。
美國歷任總統都多多少少地倚仗基辛格的影響力及外交政策,但奧巴馬總統除外。
基辛格進入白宮任職時奧巴馬年僅8歲。奧巴馬在即將卸任總統時指出,他任內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致力於修復基辛格留下的世界。他將基辛格的失敗視作一種警示。
「我們在柬埔寨和寮國投下的炮彈比歐洲在『二戰』經歷的炮火還要多,」奧巴馬在2016年接受《大西洋月刊》的採訪時說,「但到最後,尼克松撤軍了,基辛格去了巴黎,留給世界的只有混亂、屠殺和隨著時間推移終於從地獄裡爬出來的專制政府。」
奧巴馬說,他在總統任內仍需努力幫助各國「拆除仍在炸斷小孩雙腿的炸彈」。
「這種戰略怎麼可能促進我國的利益呢?」奧巴馬說。
基辛格以放棄台灣促成了美中建交
據《中國新聞周刊》援引一位中國前外交官、當年在中國外交部美大司任職廉正保的話說,當年開啟美中建交的《中美聯合公報》中涉及最敏感的台灣問題的核心表述,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句話出自基辛格。周恩來後來曾感嘆道:這句話「我們挖空心思也沒有想出來。」
根據史料,當時,基辛格和周恩來雖然都急於實現兩國關係的突破,但是在關鍵的台灣問題曾一度僵持不下。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和周恩來第一次會面時,急需討論的議題可謂範圍極其廣泛,但兩人花了大量的時間討論台灣問題。
中國原來的表述是「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基辛格將其改成「中國的一部分」,大大降低了在美國國內的政治敏感度,而對中國來說則毫無任何不同。
基辛格會如此爽快地承認放棄台灣確實令中共大感意外。
儘管基辛格被認為確定了「一個中國」的政策,被批「賣台」,但是,他在美國是否完全接受中國的立場、承認台灣屬於中國這一核心問題上似乎也可能留下歷史的伏筆。
基辛格「破冰」之旅對那句話最大的貢獻或許是在《上海公報》中用acknowledges一詞。這個詞似乎刻意對美國的讓步有所保留,可能為後人就美國是否接受了中國的立場進行爭論留下了一個歷史性的可能性。
acknowledges在當時的中文版公報中被翻譯為「認識到」,美中兩國的建交聯合公報中文版的翻譯是「承認」,即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也「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但英文中相對這兩個「承認」用的是兩個不同的詞,承認中國政府為recognizes,而針對中國的台灣立場使用的是acknowledges。acknowledges可以被解釋稱為「聽到了、了解了」中國的台灣問題立場,但是可能並沒有苟同。
基辛格字斟句酌,使兩國當時能繞過了這一堪稱「無解」的難題,促成尼克松訪華並最終建交。
台灣獨立? 美國持不反對不鼓勵態度
台灣問題的另一個核心問題是,美國是否支持或反對台灣獨立?美國國務院網站上公開的一份歷史記錄顯示,基辛格同樣在這一政策的制定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972年,在尼克松訪華後不久,基辛格和尼克松總統以及白宮辦公室主任霍爾德曼 (H. R. Haldeman) 就美國在台灣獨立問題上的立場進行了一次極具歷史意義的討論。
尼克松當時似乎並不是很清楚,問「那麼台灣獨立運動到底是怎麼回事?」,並說在國務院的文件中也沒有看到任何跡象表明美國應該支持台灣獨立運動。基辛格回答說,那已經不是一個重要的運動了。基辛格還說,「如果他們想要脫離,那是他們的事情。」
尼克松回答表示同意。
接下來的對話堪稱一唱一隨:
基辛格:我們不會鼓勵。
尼克松:我們不會鼓勵,就這樣。
基辛格:我們也沒說我們會反對。
尼克松:我們也沒說我們會打壓。
基辛格:我們也沒說我們會反對。我們說我們不會提供支持。而這一直是我們的立場。我們從未支持過。
這段1972年3月13日上午的討論持續了大約五分鐘,但此後歷屆政府均以大致相同的語言反覆重複了其大意50多年之久,而且在未來可以預見的未來,美國的政策還可能會繼續定格在那五分鐘。
「台灣對獨立做出自己的判斷。」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去年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鐘》採訪時說。「我們不鼓勵他們獨立。那是他們的決定。」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年6月在北京重申美國台灣政策時也再次表示「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
「在基辛格的廣泛承諾框架內,我們遵守了這些承諾。」美國企業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魯賓說。「我的意思是,這就是外交的本質,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我們都會遵守。」
但是這位前美國國防部官員也說,國會近年來也在對台軍售、美國官員訪問台灣等等一些問題上試圖突破這些限制。
蔣經國稱基辛格為「季奸」
中國對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的逝世作高調反應,稱其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和好朋友」。
曼徹斯特大學中國政治學教授葛小偉(Peter Gries)在給美國之音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當中共領導人感到在國際上受到排斥時,將基辛格這樣的人描繪成『老朋友』可以成為他們心理力量的源泉。」
在中國(中共)把基辛格當作「老朋友」的時候,基辛格在某種意義上可能也將中共「浪漫化」了。葛小偉說,希望未來的美國領導人在跟中國打交道時不至於把中國過於浪漫化。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中國項目高級研究員蔡志祥對美國之音表示,就像1936年的西安事變一樣,基辛格力促美中和解被證明是中共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結束了中國對前蘇聯「一邊倒」的外交政策,「更重要的是,這種和解將為中國後來向世界經濟開放和北京在國際體系中的崛起提供平台。」
他說,不過,美國政策制定者從此不再天真地認為北京可以改革其政治制度,成為華盛頓倡導的自由民主秩序的一員。
中國對基辛格一直推崇備至的同時,台灣則對他一直十分不滿。前總統蔣經國稱基辛格為「季奸」(Kissinger 台灣被翻譯為季辛吉)。「季奸分別在國務院向新任國務卿文斯介紹俄使與匪代表,由此可以看出今後美匪俄三角關係之『風頭』」。
台灣國史館的公開的蔣經國在1977年1月11日的日記中說,「以及季奸的陰魂之不散,此亦是我意料中之事,吾人決不可輕心以視卡特之外交。」
基辛格雖為共和黨,但在民主黨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的「卡特之外交」中出任顧問,在其協助下,卡特在1979年完成了與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台海安全研析中心主任梅復興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基辛格是一個現實主義者,跟很多十九世紀的歐洲的外交家的想法差不多,「為了達成主要的勢力均衡的目的, 我可以犧牲一些小國的利益,台灣在這中間就是扮演的小國角色。」
基辛格是偽君子嗎?
一些批評者認為,基辛格作為美國一代顯赫的外交家,若撇開人道純粹從地緣政治和國家利益的角度去論,基辛格的確是一個戰略大玩家,如果涉及到人權層面,基辛格則更接近於一個只顧眼前利益只顧個人聲望的小人,加之其遭受納粹迫害的猶太人家庭背景「並未能讓他對弱者產生多少同情」,更令人乍舌。
洛杉磯時報有文稱其為罪犯:「不能讓基辛格安息,要讓那些被他害死的人的鬼魂一直糾纏對他的記憶。」『滾石』雜誌甚至稱:「深受美國統治階級喜愛的戰犯,亨利基辛格終於去世了。這個尼克松外交政策的設計者,永遠與歷史上最嚴重的大屠殺兇手齊名。」
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本•羅茲(Ben Rhodes)在紐約時報發表題為「偽君子基辛格」一文批評說:「他幫助擴大了越南戰爭,讓戰火燒到了柬埔寨和老撾,美國在那裡投下的炸彈比『二戰』中投向德國和日本的還要多。那些轟炸——通常是對平民的無差別屠殺——對於結束越戰的談判沒有任何幫助,如果一定要說影響,那就是它表明了美國為了表達對戰敗的不滿可以不擇手段到何種地步。」
基辛格的「現實主義「現實到了為「六四」鎮壓辯護的地步,這讓一些中國的流亡者深感痛心。八九學運領袖和中國人權的執行總監周鋒鎖30日在X平台上表示:「八九六四屠殺當天,接受ABC採訪,基辛格反對一切對中共制裁,但是沒有披露那時候他已經和國企中信公司合夥成立公司『中國創業』,按照現在的標準,是不是基辛格應該註冊為中共代理呢?」
北京之春胡平認為,美國打開中國的大門,第一人應是尼克松。在如何看待中共政權的問題上,尼克松也遠比基辛格清醒。後者一直到死都不肯面對紅色中國對美國以及對世界的嚴重威脅。
香港作家顏純構認為,「基辛格把自己的一生綁在中共身上,可惜中共成了當代世界的邪惡中心,基辛格也陷自己於邪惡幫凶的悲慘地位。」
國際關係學大師基辛格
基辛格(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出生在德國的猶太人家庭。基辛格在15歲時,為了逃離納粹迫害,跟隨父母移居到美國紐約。
基辛格在1943年6月19日歸化成為美國公民,並成為一名美國陸軍,在諜報部隊中擔任德語翻譯兵,被派遣到歐洲戰場。
1946年,基辛格復員回國後,進入哈佛大學學習,獲得哈佛大學的哲學博士。之後,便走向了政壇。
在1968年,當理查德•尼克松即將成為共和黨總統提名人的時候,基辛格開始擔任尼克松的顧問,最終成為美國國務卿。
在1971年7月和10月,基辛格兩度秘密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協商,為結束中美敵對關係做準備。
1979年,美國放棄承認中華民國,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基辛格一生為美國政府提出了大量有利中共發展的建議,以致中共歷任政府都稱其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作為美軍從越南撤出的談判人,基辛格曾在1973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但那次獲獎不但充滿爭議,更給歷史留下了諷刺性的記憶。
1969年初,尼克松上台後面對國內的反戰呼聲,他試圖以和平的方式快速結束越南戰爭,為此,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與越南勞動黨中央組織部領導人黎德壽在巴黎進行和平談判。
但與此同時,基辛格下令對柬埔寨秘密進行了地毯式轟炸,他的目的是剷除在柬埔寨邊境的基地活動的越共軍隊,但轟炸本身是無差別攻擊:基辛格告訴軍方要打擊「一切能飛能動的東西」。至少有5萬平民被殺,他後來被輿論指控違反國際法。
最終美國在戰爭失利的狀態下,於1973年1月27日雙方簽署《關於在越南停止戰爭、恢復和平》的巴黎協定。基辛格與黎德壽也因此獲得1973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但出人意外的是,黎德壽以戰爭尚未結束為由拒絕領獎。
1975年,共產黨北越發起進攻,美國駐軍撤離,南越淪陷,1976年越共統一了越南。
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辭職後,基辛格繼續在總統福特手下任職。但在民主黨候選人吉米•卡特擊敗福特後,基辛格亦退出內閣。
之後,基辛格成為喬治城大學沃爾什外交學院教授,並持續活躍於政策團體中,參與政治顧問、演說及著作等活動。
基辛格被公認為是國際關係學中世界秩序與現實主義權力平衡大師,在「冷戰」最激烈之時,基辛格憑藉狡黠、野心和智慧重塑了美國與蘇聯的權力關係,有時不惜為此踐踏民主價值。
基辛格理論後來被廣泛運用於國家外交活動中,作為國家對外關係理論來源,典型表現在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羅納德•里根外交政策之中。
基辛格在美國對華及對台的國際關係上曾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基辛格曾訪華100多次。最後一次訪華是2023年7月,那時已經過了百歲生日。
基辛格2023年11月29日於家中辭世,享嵩壽100歲。
( 以上綜合美國之音、法廣、ABC、『維基等)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de2086ae-0985-46b2-a78b-a96fc45cf9b0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