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朋友討論倫敦標語塗鴉哥算不算藝術。我不懂藝術。
我只覺得他們的想法和言論只有空洞和炫耀。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
咱都當過留學生,用膝蓋都能想到,他只是個站道德制高點的牆頭草。
在中國說宣揚中國文化,在英國說這是為了諷刺沖國不自由,用強權壓制覆蓋別人的作品和想法,說這是行為藝術。兩邊的錢和名聲都讓他賺了。
虛偽的兩頭通吃,兩頭賺名聲。像是我寫的,像個標準的迷茫的中產階級的孩子,可憐。
我們這一代的藝術總被劣幣驅逐良幣,更可憐。
「我有大家長式的理想主義且語出驚人。
我覺得自己清醒,只是沒什麼精神。
我即通俗又含蓄,即高深又自由。
我把恨理解為愛而不得,
我把縱慾標榜為批孔反儒。
我把極端天氣歸類為意識形態問題,
我把瘋狂理解為社交能力。
我潛伏在社交平台嘲諷所有真心實意,
我泯然於親密關係中只會逃避。
我客觀的同時擁有人文關懷,
我共情的同時保持批判性思維,
我抨擊丑的同時追尋美,
我是游離於學院外另闢蹊徑的奇才。
我是擁抱變革的衛道士,
我是孤芳自賞的抄襲者,
我是度假勝地的霧霾。」
這是我,也是他,是好多人。
有朋友因為藝術的角度生氣,批判他們。
而我厭惡這行為只是覺得他是在侮辱中國,他的作秀行為讓老外對中國的誤解更深了。
在外國那麼多年,我懂他們對華人的看法,一直在用微小的努力儘可能的讓全世界改變對中國的看法。
像是我幾年前寫過的關於亞歷桑德羅左杜洛夫斯基和侏儒和他們用「might」罵人和澳洲高中生看見我抽煙就好像看到了侏儒的故事。
文化輸出和文化自信不是靠作秀和政治避難。也不是靠掉書袋引經據典和只會守着歷史和傳統的衛道士。
文化輸出最需要的是古今結合,讓外國人發現中國人更能品味生活,能發現美,能解放思想。
我們需要讓他們看到中國的新一代迸發出引領世界的思潮。而不是仗着自己活在一個「受壓迫的國家」,然後用皈依者狂熱批判自己的過去,博得世界的同情。
他們就像每天把原生家庭掛在嘴邊,從不走出舒適圈不思進,不敢自我刨析把所有卑鄙劣性擺在檯面上的懦夫。連盜竊都不敢正視自己在社會上受到的懲罰和指責。不敢說透自己不知道什麼,不敢捍衛自己知道什麼。
這樣很丟臉!在外國丟中國人的臉,在中國丟留學生的臉,在英國丟聖馬丁的臉。
2023.08.08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情緒勞改,原文已被刪除)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d94f2a9c-ebe9-484a-abf5-9e3c4c5e548b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