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荷蘭便繞不開鬱金香,去花田之前必去的兩座鬱金香博物館

這個世界上在沒有第二個像荷蘭這般嫵媚、自由又多姿多彩的國家了,城市間運河交錯,身邊踩着腳踏車的路人不緊不慢的向着自己的目的地前去,連空氣中都好像有着甜蜜的花朵香氣。北半球隨着春季的悄然來臨,每到這個時候,全世界愛花的人都會風塵僕僕地向同一個目標奔去,那就是這座著名的鬱金香之城——荷蘭。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圖為示意圖(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鬱金香是荷蘭種植最廣泛的花卉,也是荷蘭的國花。它象徵着美好、莊嚴、華貴和成功。在荷蘭還有一個關於鬱金香來歷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美麗的少女,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一個送她一頂皇冠,一個送給她一把寶劍,另一個送了一塊金子。但她對誰都不予鍾情,只好向花神禱告。花神深感愛情不能勉強,便將皇冠變為鮮花,寶劍變成綠葉,金子變成莖根,這樣合起來便成了一朵鬱金香。但如果要追溯真實記載的鬱金香歷史,其實它最早是以野花的形式出現於亞洲的中部國家,由土耳其人進行栽培。鬱金香這個詞就源於土耳其語「包頭巾」(turban),因為其花朵很像當時的那種頭巾。

Jan Brueghel the Younger’s Satire of Tulip Mania, 1640)
畫家用動物來諷刺當時為鬱金香瘋狂的人類(圖片來源:Detail of Jan Brueghel the Younger’s Satire of Tulip Mania, 1640)

到了16世紀中午,鬱金香的球莖被人們帶到了維也納,再後來他們發現荷蘭低溫、潮濕的氣候非常適合鬱金香的生長。由於當時的人們對於鬱金香這種外來花種的喜愛,荷蘭還掀起了一場結果十分慘烈的鬱金香狂潮。

時至今日,荷蘭人對鬱金香的喜愛並沒有減弱,荷蘭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鬱金香栽培國。荷蘭每年都培育了30億株鬱金香,30億株!什麼概念?連起來都可以繞着地球好幾圈了!所以,如果你想真實的感受被鬱金香花海簇擁的幸福,那麼出發去荷蘭准沒錯!在前往荷蘭各大美麗的花海之前,下面的兩所博物館是您了解鬱金香歷史的首選之地。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阿姆斯特丹鬱金香博物館(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阿姆斯特丹鬱金香博物館

阿姆斯特丹鬱金香博物館創建於2004年,這家精緻而小巧的博物館就位於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約旦區(Jordaan district)王子運河河畔,與安妮弗蘭克故居隔橋相望。

當你剛來到阿姆斯特丹鬱金香博物館的門口,就會發現有很多禮品商店在出售各種鬱金香紀念品,在這裡您可以選購獨特的鬱金香紀念品、品種豐富的應季種球、圖書和手工藝品等,而且店內的種花專家可以隨時解答您對花卉種植和園藝設計的問題。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圖為示意圖(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但是您可不要被這些琳琅滿目的花卉紀念品所吸引就止步不前,因為博物館非常全面介紹了鬱金香發展的歷史。例如你可以通過圖片、實物和互動視頻了解奧斯曼(Ottoman)的商人是如何在喜馬拉雅大草原(Himalayan Steppes)上邂逅鬱金香,然後到土耳其開始進行商業種植。在這裡,你還會了解到17世紀「鬱金香狂(Tulipmania)」期間財富的得失,鬱金香的球莖是如何在戰爭年代被用作食物的,以及現代種植和收穫鬱金香的各種方法。而且,這裡也是唯一一家詳細講述荷蘭「鬱金香熱」的機構。

整個場館裡,17世紀的畫家朱迪斯·萊斯特(Judith Leijster,)的鬱金香繪畫作品是館藏的亮點,他是荷蘭著名畫家弗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的學生。博物館還有一個鬱金香花瓶收藏展,裡面的展品一定會讓您覺得燦爛到眼花繚亂。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圖為示意圖(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黑鬱金香博物館

這個精緻的小小博物館位於非常著名的利瑟小鎮上,場館建於1985年8月30日,場館內80名工作人員全部為志願者。博物館的宗旨是向遊人展示鬱金香的歷史起源和鬱金香文化的發展,以及為什麼沒有所謂的黑色鬱金香。黑色鬱金香其實是個神話,幾個世紀以來,荷蘭的鬱金香種植者都在尋找這種獨特顏色的花卉,卻難以栽培出100%黑色的鬱金香。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圖為示意圖(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走進博物館,古老的球莖花卉標本、木製的花卉種植機械、陳舊的花卉公司老闆辦公室,以及豐富的圖片和影片為人們推開了荷蘭球莖花卉業的歷史大門,描繪了從種球到鮮花再到種球這一循環往復過程的迷人畫卷,展示了花田區的獨特歷史與文化。

除此之外,館內還有大量的藝術收藏品:繪畫、玻璃器物、銀器和瓷器,包括一些現代藝術品,由此來告訴你一位又一位藝術家是如何受花卉之美的啟發,並藉此靈感在藝術領域進行創作的。

在前往各大令人炫目的鬱金香花田之前,參觀以上的兩座博物館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們可以讓你真正的了解鬱金香所背負的歷史,了解這美麗的小小花朵是如何被人們推上神壇,又是怎樣在泡沫之後倖存下來,沒有被當時瘋狂的人類所毀滅,才讓如今的我們可以欣賞到這些如油畫般色彩絢麗的花朵。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