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為什麼只有四個考公大國

上兩個月有個熱搜,國考過審人數首次突破三百萬人大關,近三年增幅巨大,近五年國考的報錄比都大於60:1,如今更是達到77:1。

前兩天還有個熱搜,江蘇、浙江、上海、山東四地省考結束後,不少考生慨嘆題目是變態難度,熱搜里包括「浙江省考比國考還難」「江蘇省考酣暢淋漓地蒙題」「山東省考一考一個不吱聲」等話題。

報考人數越多、越熱門,就會越卷,為了拉開相對差距,難度就會有所加大,這是趨勢。但同樣可以確定的是,考公還會繼續熱下去。「吃公家飯」從古至今都是無數中國人的夢想,上世紀90年代的「下海熱」只是時代特例,而且也只是少數人的行為。即使是互聯網經濟興起和勃發的時代,考公和考編仍然是大多數父母心目中的就業首選。這兩年就更不用說了,父母依然如此,孩子也主動投身其中,因為幾乎別無選擇。我一直覺得「上岸」這個詞特別噁心,不過我能理解人們「上岸」的狂喜。

世界上真正的考公大國並不多。如果以公務員人數來說,美國當屬第一,但美國公務員的概念完全不一樣,收入不算高、加班相對多、民眾要求苛刻,而且不是鐵飯碗,所以一直都不算熱門工作,大學畢業生很少會幹這個,名校生更不可能。真正熱衷考公的國家,實際上只有四個,另外三個是俄羅斯、印度和韓國。

與中韓同處東亞的日本,情況有些不同。這幾年考公遇冷,政府簡直是求人考公務員。日本公務員的收入其實相當不錯,但年輕人都嫌棄太累,因為民眾要求高,所以經常挨罵(尤其是窗口部門),完全沒有職業成就感。2021年,日本有1.431萬人報考公務員,比2020年減少14%,也是自2012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俄羅斯考公非常熱門,而且相對其人口來說,體制內人員的數量可謂一再膨脹。按照前幾年的數據,十個俄羅斯人就要養一個官員。

早在蘇聯時代,體制內就很吃香。因為蘇聯過度傾斜重工業,消費品一直不足,加上計劃經濟掣肘,所以物資匱乏是常態。普通老百姓買什麼都要憑票排隊,但公職人員則可享受各種單位福利,實在不行還能走後門插隊。

到了俄羅斯時代,走的是權貴資本主義道路,其實只是前蘇聯官僚主義的延伸而已,並沒有根本性變化。俄羅斯公務員在工資和福利層面仍然遠遠高於普通民眾,公務員平均工資甚至是全民平均工資的兩倍甚至接近三倍之多。就在今年十月,俄羅斯公務員又加薪了,幅度是5.5%,同時,俄羅斯國家機關的非公務員雇員(也就是人們最熟悉的「臨時工」)也享受同樣的加薪幅度。當然,這個加薪有點搞笑,官方說法是要讓公職人員的收入跟得上經濟增長,但俄羅斯的經濟壓根沒增長,發到手上的錢多了,只是因為通脹太厲害,貨幣貶值也太厲害,錢越來越不值錢,不多發點,公職人員不夠用,不夠用就會不高興。

除了工資和獎金之外,俄羅斯公務員還有大量隱形福利,社會地位可以確保家人的各種方便,權力尋租帶來的收益更是驚人。2010年,有調查機構對「統一俄羅斯」黨4500名後備幹部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願意當公務員的人首先考慮的是通過自己的職位為自己謀利益。46%的受訪者表示,想當公務員的主要考慮是可以有「灰色收入」。

公務員人數的龐大,並沒有帶來國家治理質量的提升,甚至排名靠後。關鍵時刻更沒有用,比如去年俄羅斯到處徵兵,大批男性公務員選擇直接逃跑到外國。莫斯科市長辦公室最慘,有部門一個月就沒了30%的男性公務員,直接辭職的還算有交代,更多人休個假就再也不回來了。俄羅斯足協的公務員最好玩,本來在吉爾吉斯斯坦出差,然後集體逃到烏茲別克斯坦去了。

早在2011年,俄羅斯的民調就顯示公務員排名熱門職業排行榜首位,有42%的民眾認為公務員是最具吸引力的職業。而在2008年,這個數字是16%。醫生、IT人士和律師等專業工作,都排在公務員之後。

其實前些年,俄羅斯也曾打過削減公務員工資的主意,以應對經濟困難,但最後還是不了了之。原因很簡單,公職人員是俄羅斯政府最大的基本盤。削減公務員工資的背景,更是此前連續多年的加薪,相當於股票漲了幾倍之後回撤了10%,還真的不算啥。而且即使再怎麼削減,年輕人還是會考公,因為相對普通民眾來說,公務員的收入仍然穩定且高。

大概是2011年時,梅德韋傑夫曾說俄羅斯年輕人愛考公說明國家腐敗,「當青年堅定不移地選擇公務員這條道路時,有一系列問題:這是個有名望的職業嗎?不是很有名望。付的薪水多嗎?付的不多。這意味着,他們選擇這條道路是因為這是快速致富的方法。」他還說「為了成功,企業家需要10年、20年、30年的艱苦努力,要一分錢、一分錢地攢,才能把生意做好。青年則在公務員身上看到了可以不費力氣快速取得成功的榜樣。他們的想法是走上基層崗位,受賄幾次,然後就可以睡安穩覺。但按一般規律,收受賄賂一事是不會自己主動停止的,只要沒有被人抓到,只要還在體制內,收受賄賂的習慣可能就會伴隨其一生。」

這當然是實話,但顯然誰也沒有能力改變這個局面。自蘇聯時代開始的官僚主義和腐敗低效,加上公務員人數龐大、人際關係複雜,這些毛病都延續到了俄羅斯身上。

有人說,俄羅斯存在一個現象:人們都很討厭政府官員,認為他們腐敗低效無能,同時又特別希望自家孩子能成為公務員,因為公職人員的身份可以為自己家庭解決許多實際問題。醫療衛生、交警和教育是受賄最嚴重的三個部門,其他領域也好不到哪裡去,從地域來說,莫斯科政府官員的受賄狀況遠遠比其他地區嚴重,而且它完全公開化。

即使是那些有心創業的年輕人,也會先考公,幹上幾年,一方面積累人脈,一方面積累「原始資金」。他們的創業方式,當然也少不了打點好政府部門,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相比人口較少的俄羅斯,如今已成為人口第一大國的印度,考公熱是因為年輕人太難找工作。

從GDP來說,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但年輕人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十年來,印度年輕人失業率一直在20%之上。2022年,印度15-24歲青年群體失業率已經達到了23%。印度今年的官方數據顯示,受過教育的青年失業率達18%,相當於2400萬人。大學畢業生因為找不到工作,只能擺路邊攤是常態。

數據顯示,2023年印度的畢業生有將近一半(49.7%)「無法被雇用」,即便是印度最熱門的科技和計算機專業畢業生,也僅有六成左右屬於「能夠聘用」的程度。

印度公務員考試(CSE)的難度號稱世界第一,每年有大約100萬人申請,最終只有不到1%的人入選。當然,公務員也是印度年輕人最喜歡的工作,社會地位高、收入穩定,住房和醫療等福利都很不錯。

韓國國土面積排名世界第100位開外,但人口數量排名世界前三十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作為重要的經濟國家和多人口國家,它的考公極其瘋狂。

作為東亞國家,韓國受儒家影響很深,官本位思想可算是根深蒂固,考公有深厚基因。當然,更重要的是現實原因。

韓國有許多「考試院」,也就是考公者的集體宿舍,房間寬度還不到一個成年人的臂展,洗漱和廚房等只能公用,環境十分逼仄壓抑。有些人在這種環境裡一住就是好幾年,脫產備考公務員。韓國人有「四當五落」的說法,認為每天只睡四個小時才可能考上,睡五個小時肯定落榜。考三次才能考上,已經是「人中之龍」,考五次甚至七次結果依然落榜的大有人在。

因為考試的人多,考題也就越來越難,絕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答完試卷。大量題目完全沒有現實意義和邏輯,完全是腦筋急轉彎類型。

這麼多人考公務員,而且一考就是好幾年,對韓國經濟當然有影響。韓國政府的對策是削減公務員工資,韓國公務員的整體薪資只能算中上水平,遠遠比不上大企業。許多地方還推行淘汰制,比如不能勝任工作的公務員,可能會被派到街上撿煙頭。當然,許多中國基層公務員會覺得這也沒什麼,因為他們要乾的類似事情其實比韓國人多多了。

即使如此,韓國年輕人依舊是考公沒商量。畢竟公務員社會地位高,育兒假多,去銀行貸款都是優質客戶,各種福利補貼也還不錯。而且,對於韓國年輕人來說,財閥主導的階級固化已根深蒂固,考公務員的選拔過程再難再變態,也是相對公平的,是寒門子弟唯一可以憑藉努力實現的目標。

韓國的社會階層固化體現在許多方面,比如想去大企業,只能依靠海外名校或韓國三大高校的背景。但三大高校又優先錄取本地生源,比如首爾大學90%以上的學生都來自首爾。換言之,大多數非大城市的孩子,從出生就已經輸了。韓國高考的卷也是驚人的,小學生學完高中課程早已是常態。

在這種狀態下,寒門子弟在考試院裡呆幾年,希望自己能考上公務員,是唯一肉眼可見的目標。

韓國政府一直擔心的是,韓國會成為「公務員之國」。雖然公務員必不可少,但它始終是一個支出型工種。一個國家的公務員成本過高,就肯定是舉國的負擔。但對於韓國年輕人來說,他們別無選擇。

公務員只是一種工作,考公當然沒有問題,但一個國家成為考公大國,不管出於什麼原因,背後都有社會問題存在。

有俄羅斯學者曾經說過,世界歷史上有兩種截然相反的現代化模式,一種是「以人為主體的現代化」,另一種是「以人為代價的現代化」。在後一種模式中,「體制內」會被視為最靠譜的職業,因為政府是最大的僱主,甚至是唯一的僱主。但這樣的模式,顯然並沒有好處。

文章來源:那些原本是廢話的常識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