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斯熱烈歡迎李強 但拒答是否相信中國領導人

6月17日周一,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在堪培拉與中國總理李強舉行了年度領導人會議。阿爾巴尼斯在會晤後表示,澳中關係已「煥然一新」。但澳媒評論稱,澳中關係表面熱烈,實質並無信任。

抗議人群
李強訪澳抗議人群(圖:看傳媒)

李強在國會大廈受到了阿爾巴尼斯的隆重接待。與此同時,在國會大廈外的草坪上聚集了大約 500 名西藏人、維吾爾人和法輪功抗議者,以及數百揮舞紅旗的親共人群,警方在雙方中間設置了臨時障礙物。

兩國簽署了五項諒解備忘錄,涵蓋貿易、教育、經濟、氣候變化和文化交流。阿爾巴尼斯隨後表示,「對話至關重要,這就是我們在共同利益上取得進展和保護地區穩定的方式。」「沒有對話,我們就無法解決我們之間出現的任何分歧。」

李強表示,他與阿爾巴尼斯的會晤「坦誠、深入和富有成果」。「這表明我們兩國高度重視兩國關係,兩國關係正走在穩步改善和發展的正確軌道上。」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阿爾巴尼斯說已經向中國總理提到被北京判死緩的澳籍作家楊恆均,「我當然提出了我們在太平洋地區的問題以及其他問題,包括人權、楊博士的案件以及被判死刑的澳大利亞人,」他說。「我們當然反對死刑,我重申了我們的立場。」

他說,中方對澳大利亞關切的問題反應不一。「在一些問題上,雙方立即達成了一致,但在一些問題上,雙方並沒有達成一致,」「我們存在意見分歧,但重要的是我們能夠表達這些分歧,能夠建設性地處理這些問題。」 

有人問阿爾巴尼斯是否相信中國領導人會說到做到,他回答,「我與李強總理進行了建設性的討論,這些討論取得了成果。我們在處理這個問題時不是交易性的。我們提出我們的觀點,我必須說總理也提出了他的觀點。」 

記者又追問,你信任他們嗎?阿爾巴尼斯說,「有些方面……(記者試圖插話)我會回答問題,你問他們……李強總理和我進行了建設性的對話。這就是我們所做的。這就是與人建立關係的方式。」

抗議人群
李強訪澳抗議人群(圖:看傳媒)

反對黨領袖達頓也與李強共進午餐,他表示,希望此次訪問能夠傳達「非常明確的信息,表明我們如何看待兩國關係,以及我們打算如何繼續與你們合作」。我們有責任確保兩國之間的所有交往都得到妥善處理。同樣,我們應該始終利用我們的影響力來阻止其他國家挑起衝突或支持恐怖主義。 

抗議人群
李強訪澳抗議人群(圖:看傳媒)

澳大利亞維吾爾婦女協會的Ramila Chanisheff 表示,阿爾巴尼斯政府把「熊貓政策置於人權之上」。她「厭倦了聽到」總理說他會「在必須的時候不同意中國的觀點」,而卻未能對北京對維吾爾人的鎮壓採取有原則立場。 

「你可以不同意某人的觀點,但如果你不採取切實行動,就什麼也做不了,」她說。「我們的政府沒有聽取我們的意見。它沒有聽我們說話。我們再也不相信他們了。我們不相信這種軟外交。」

中國出生的記者兼喜劇演員 Vicki Xu 也與抗議者在一起,她告訴政治記者 Tom Lowrey,「任何經濟貿易發展都必須建立在我們能夠維護和捍衛主權的基礎上。」「不幸的是,近年來,我注意到澳大利亞關於中國的人權對話正在逐漸減少,越來越少的人對中國侵犯人權的行為、香港人的問題、維吾爾族和西藏人的問題直言不諱。」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 Ben Herscovitch 在李強來訪前告訴 ABC,堪培拉幾乎沒有興趣與北京建立新的合作形式,特別是在戰略敏感領域。但堪培拉仍然通過不作為向中國做出了其他讓步,例如,決定不對在烏克蘭戰爭中幫助俄羅斯的中國公司實施制裁。「澳大利亞基本上在這個問題上放任了中國,而美國、英國、歐盟和日本可能都加入了對向俄羅斯軍方提供物質支持的中國公司的制裁。「所以,阿爾巴尼斯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最終會顯得非常尷尬。」 

北京最權威的英文報刊《中國日報》在一篇社論中稱讚阿爾巴尼斯「朝着正確的方向邁出了步伐」,並表明「堪培拉能夠平衡與北京和華盛頓的關係」。該報還聲稱,堪培拉「已經表明,它不願意毫無保留地追隨華盛頓的腳步,因為它對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以及針對中國技術發展的出口限制發表了批評意見」。 

繼上周歐盟效仿華盛頓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類似關稅後,北京方面擔心越來越多的國家這樣做。由於沒有國內汽車行業需要保護,堪培拉沒有考慮採取此類措施,中國電動汽車對澳大利亞銷量大幅增長,這對中國官員來說是一個可喜的喘息機會。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