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考編大省,史無前例地砍掉了十萬編制

山東的丈母娘恐怕更難了。

山東省人社廳等10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重磅通知,宣布啟動省屬事業單位向企業轉變的全面改革。

此次改革涉及駐濟和非駐濟省屬事業單位,轉制後將收回所有事業編制,原工作人員將從省編辦的實名制名單中剔除,並與新成立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約10萬名曾經擁有事業編制的員工將正式成為企業合同工。

這個考編大省,史無前例地砍掉了十萬編制
網絡圖片

考編是一個崗一個崗地匹配,而改革則直接收回10萬人的編制,這一輪「事轉企」的力度確實夠狠,甚至讓人感覺到絲絲涼意。隨着後續影響的持續釋放,這也必然會加劇山東人考公考編的難度,愛考編的寶寶傻了。

01

這不難理解。

制度層面的改革,傳遞到社會,自然會激起各式各樣的浪花。山東這一史上最大規模縮編的社會影響,怎麼估量都不過分。

腰纏萬貫,生意好到爆,也不及丈母娘眼裡的一個「編」。一直以來,山東給人的印象就是考編大省,「為什麼山東人如此熱愛編制」的話題,火遍各大平台,就連張雪峰老師在直播時也調侃山東人對編制的痴迷,說什麼「不孝有三,無編為大」。

在很多人那裡,一個穩定的編制就是唯一的價值觀,就是個體在大時代對於生活和生存的基本認知。

這當然沒有問題。生活的質感或者說生存的價值,對於大多數人群而言,粗糲而真實。有一個編制,意味着一種篤定和踏實,是市井百姓對於制度的信心所在。通俗地講,入編就是進入「保險箱」。

這個考編大省,史無前例地砍掉了十萬編制
圖/冰川

然而,事物都是在變化的,編制也不例外。當「保險箱」越來越大,納入其中的編制越來越多,就有點難以為繼了。

一方面,事業單位太多,涉及範圍太廣,必然從尋求保障走向抑制活力的反面,導致財政不堪負累,有點托不住了。而因為事業單位兼及生產經營領域,也使得諸多本該有活力的領域逐漸利益固化、社會板結化。

另一方面,求安穩的編內人生,也產生大量機構冗餘、人員冗餘,很多人寧可守着一個雞肋般的編制,抱殘守缺,躺在舒適區,也不願去實現更多的可能,並不利於激發社會的創新和創造力。

02

事業單位改革已勢在必行。若說這樣的改革究竟有多必要?不妨從之前已經取得的成效來做個考察。

作為全國事業單位改革試點省份之一,山東省事業單位改革一直在進行中。2022年9月,山東省在「山東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宣布,10年來,不再保留省級10名、市級7名、縣級5名以下事業單位,全省納入改革範圍的事業單位減少9996家,精簡33.1%。

減少近萬家事業單位,這個數目確實不小,但只占全部事業單位三成不到。巨大成績背後,其實是更加龐大的事業單位數量。

從這個背景看這一次新啟動的省屬事業單位轉企,或可認為這項改革正在進入深水區,已經開始啃骨頭。畢竟,相對於之前砍掉的近萬家「小軟散」機構,省屬事業單位往往距離權力更近,則推進難度也會更大。

這無疑需要下更大的決心,設定更為完善的行動方案,堅決、穩妥地做好一系列後續接駁服務。畢竟,任何改革都意味着利益的剝奪和再分配,必須搞下去,但要儘可能照顧到各方利益。

同時,也必須考慮到,事業單位中有一部分屬於最基本的公共服務,包括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等,這是政府必須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務,不能市場化和社會化。

03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孤軍深入,而是要協調聯動、配套共進。

當下,多地事業單位改革亮點頻現,熱火朝天,除山東外,河南省今年4月啟動改革,原則上不再保留科級和事業編制16名以下的事業單位。

這些做法均可圈可點,但也只是改革第一步。

事業單位改革已經不斷深化,行政單位改革也應跟上,迅速破題。既然入編的人容易滋生怠惰,公務員難道就不會怠惰了嗎?各級財政的真正重負,公務員所占不少。

其實,很多人只是看到了山東人對編制的熱愛,其實,更應該看到的,是底層人士對可預期生活的嚮往。

一個健康的社會,就應該通過不斷的改革,讓資源配置更合理,讓人才流動更順暢,更能釋放並激發社會成員的熱情和創造力,大家一起找到各自最合適的姿勢,也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對象。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獨角鯨工作坊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