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交往的禮貌和禮節是西方文明的重要部分之一。孩子從小在家和學校中不斷受到禮貌,禮節的訓練和教育。以下是他們需要做到的一些事:
求人做事要說「請」(Please); 得到幫助,收到禮物要說「謝謝」(Thank you); 他人在講話時不要插嘴,不要打斷; 要他人聽自己講話,注意自己時要說:「借光」(excuse me); 進入他人的地方,或想看他人手中東西時要徵得同意 (Can I。。?); 與人說話時要看着他的眼睛; 做錯了,不小心碰到他人了,或要半途離開了要說:對不起 (I am sorry) 到他人家做客時要,要感謝房屋主人的邀請;(thank you for inviting me) 打電話時要先介紹自己,再問他人名字; 在他人面前咳嗽,打噴嚏時要捂住嘴; 進出門時看到前後有人,要為他們拉着打開的門;.用餐時要把餐巾紙放在雙腿上,必要時可以擦嘴。
兒童時代受的訓練變成長大後的一種自然行為。為此以上所提到的那些禮節和禮貌在西方人之間非常普及。
東方也有幾千年的文明。東方孩童在成長過程中也經歷過禮貌的培養和教育。但東方人的文明禮貌教育更多的偏重如何對待對長輩,領導,重要人物等。那些禮節反映更多的是對那些人的尊重。而平時與朋友,與陌生人,或公共場所中,雖然禮貌還是有,但沒有強調禮節。
各個文化在文明,禮貌和禮節中的概念,或做法有所不同。不能說那種文化好過於另一種文化。但如果在一個國家生活,與一種文化的人交往,甚至戀愛,我們就必須了解當地的文明,當地的禮貌和禮節。用當地的做法與當地的人交往可以使當地人與我們更加容易親近。在我所看到的一些東,西方戀愛關係中,凡是對西方文明,禮貌和禮節有所了解的女士很快就可以獲得對方的好感。 雖然西方男士比較寬容,但有時也會因為亞洲女士的不禮貌,不懂禮節而感到惱火。
比如英文中常用的禮貌詞是「請」(please). 詢問問題時要用「請告訴我「(please tell me); 允許他人做事時要說」請這樣做吧「 (please go ahead); 他人問你是否要咖啡時,通常回答是:」是的,請「 (yes, please) 這個小小的」請「字帶着尊重,帶着謙卑。 但這個字在中文中使用的機會不多。講太多的」請「有時還被看成一種虛偽。 但很多話中減去了」請「字,聽起來就有些唐突和粗魯。
還比如,西方文化中要看着他人的眼睛與他人說話。但有些亞洲女士因為害羞,說話時眼睛朝下看,往旁邊看。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不禮貌。
吃飯時,西方人很注意不發出嚼食物的聲音。 嘴裡有食物時,他們儘量不說話。如果必須回答問題,或交談,他們會把口中的食物咽下去後,再開口。 有時他們看到亞洲女士吃飯發出大聲的嚼食,喝湯聲,自然會有些不舒服。
西方人與人見面時常會主動把手機放到震動,或者關閉。如果必須要開着,他們也會打個召喚。這是一種禮節,表示尊重對方。但他們常抱怨與亞洲女士約會時,她們的手機不斷響。有時可以在手機上聊上很久,全是聽不懂的中文。這種做法令西方人十分惱火。 他們認為簡直是一種粗魯。
大部分西方人出入門或電梯時看到有人在後面,或者想趕上來,都會等待,或讓他人先進,或拉着門,讓他人進入。 但這樣的習慣在亞洲文化中比較少。我常看到亞洲人進入電梯後那種急於關電梯門的動作。特別是意識到後面有人要跟進來,他們會不停地按,希望門馬上關起來,不要讓後面的人上來。
很多在西方社會生活久的人都讚揚西方的文明,禮貌和禮節。很多亞洲女士也渴望找到受過教育,文明的丈夫。 然而真正做到這些,自身必須了解西方的禮貌和禮節,在與人交往時不斷實踐,把很多禮貌和禮節變成習慣和自然的表現。 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真正被這個社會所接受。
陳小姐婚戀
電話 : (03)9670 4551 / (03) 9670 4553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10AM至5:30PM;周六10AM至5PM
墨爾本地址:
Suite 503, 365 Little Collins St, Melbourne VIC 3000
阿德萊德地址:
91 King William Street, Adelaide SA 5000
塔斯曼尼亞 霍巴特地址:
11 Macquarie Street, Hobart TAS 7000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ccbc1319-556a-4679-bf09-bc94fa8bd07c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