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何送孩子到澳洲留學?傾聽一陪讀母親的心聲~

中國人到國外留學已不是精英家庭的特權,從數據顯示,留學生父母職務從中層領導為主逐漸轉向以普通員工為主,這意味着留學對中國人來說相當普遍。出國留學的人從2007年的14.4萬人攀升至2019年的70.35萬人。到了2020年,因為疫情的關係,留學人數才首次出現下降的現象。

留學生們
中國人到國外留學已不是精英家庭的特權,從數據顯示,留學生父母職務從中層領導為主逐漸轉向以普通員工為主,這意味着留學對中國人來說相當普遍。(圖片來源:Piqsels)

澳洲大學的國際學生主要還是以中國留學生居多,所占的比例大約是38.3%。跟據米切爾研究所(Mitchell Institute)的一份新報告發現,截至2020年11月1日,澳洲的中國留學生總共有166,205人,其中85,612人在海外通過遠程學習;80,593人則在澳洲境內學習。為何在眾多國家中,澳洲卻成為中國人的熱門留學選擇呢?這裡讓我們來看看在澳洲陪伴孩子讀書的一名家長心聲吧。

環境優美

澳洲的環境優美已成為家長們考量讓孩子留學的因素之一。該家長表示,她的孩子在墨爾本的St Leonard’s College聖納德學校就讀,那是墨爾本第一所設有IB課程的學校,那裡也有澳洲特色的VCE課程。她表示很喜歡墨爾本的慢節奏生活,這座城市也充滿了文藝風。

墨爾本馬其頓山脈
澳洲的環境優美已成為家長們考量讓孩子留學的因素之一。(圖:看傳媒)

由於學校的寒暑假假期多,她每個假期都會帶孩子到其它城市遊玩,例如到悉尼的Darling Habour吹海風、到歌劇院附近一邊喝咖啡一邊欣賞海港大橋的美麗日落。此外,澳洲還有充滿了度假風的城市,例如昆州的布里斯本、黃金海岸及凱恩斯等,都是風景絕美,讓人百游不厭的好去處。 

悉尼 海港大橋 歌劇院
悉尼海港大橋與歌劇院。(圖:看傳媒)

澳洲生活充滿溫情

該家長表示,澳洲是個移民國家,對多元文化包容性強。此外,澳洲人的天性熱情開朗,而且也很親切善良,即使是對於陌生人也毫不吝嗇地給予幫忙。她每次出門,遇到的陌生人都會主動向他問候和打招呼。有一次,她手拿幾個沉重的袋子,一個本地澳洲人看到後都會主動提供幫忙。像這類的例子很多,在澳洲的生活處處皆可體驗到人情溫暖。

日落,爬山,
澳洲人的天性熱情開朗,而且也很親切善良,即使是對於陌生人也毫不吝嗇地給予幫忙。(圖片來源:Pixabay)

此外,她一個剛到澳洲的朋友說,有一次外出手機沒電,無法用導航回家,結果一名警察看到後,直接送她回家!其它在澳洲發生的事包括,一次手機落在了巴士上,她聯絡管理處,不久便拿到手機了。

學習環境 

據她表示,大多數選擇澳洲的家長都是因為那裡的學習環境和學術成績。澳洲的學生在全球PISA測試中,在數學、科學和閱讀等科目都是非常優秀,甚至比美國和英國的成績更好。

此外,澳洲的小學是採用開放教學方式,小學老師都會領導孩子們進行團隊合作,並且會給與孩子鼓勵和讚美,讓孩子對學習充滿熱情與信心。她兒子在國內成績屬於中等,但到了澳洲卻得到數學第一,雖然英語比其他學生差,但是孩子的適應能力強,加上老師的鼓勵和引導,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很愉快。

澳洲學校
澳洲的小學是採用開放教學方式,小學老師都會領導孩子們進行團隊合作,並且會給與孩子鼓勵和讚美,讓孩子對學習充滿熱情與信心。(圖片來源:Daniel Pockett/Getty Images)

澳洲學校平時若沒有家庭作業或考試,都會讓學生參加課外活動,讓孩子朝向綜合發展。小學生讀到中學不需要參加升學考試,小學生涯大致上非常輕鬆愉快。 

此外,她認為澳洲成為中國留學生的主要選擇是因為這裡的學校在世界上排名極高。根據U.S.News網站於2020年公布的全球大學排名,對86個國家和地區近1500所大學進行了評估,前三名依舊是美國的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學,但是澳洲八大也都全部進入了Top100。 

該家長表示,她的一個朋友放棄了去美國而選擇了澳洲,因為這裡的申請手續和簽證較簡單和省時省力。此外,在澳洲可以陪讀,在澳洲的中學畢業後直接考高考申請進入八大,於是最後就申請了澳洲。如今,孩子已經畢業,而且還拿到了澳洲公民。

多元文化 

澳洲是個移民大國,因此這裡有多元文化。該家長住在墨爾本就可觀賞到各種文化和頂尖的藝術展覽,包括梵高展和兵馬俑等。此外,還有日韓明星在這裡開演唱會,她和剛到墨爾本的侄女便一起參與追星,再次回到了青春時代。

澳洲的飲食也因為多元文化的關係而種類繁多,各種菜式包括法式、意式,日式、韓式或中式全部一應俱全。尤其在華人社區,中式料理更是到處皆是,不怕吃不到家鄉菜! 

美食 雞翅 紅燒肉 食品
澳洲的中式料理到處都是。(圖:看傳媒)

在這裡生活了幾年,她對澳洲的愛是有增無減,對於到這裡陪讀的決定更是給予肯定,未來還考慮到要全家移民澳洲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