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日至10日,諾貝爾獎的獲獎名單將被陸續放出。在看到名單之前,很多人都在猜測獲獎的人選,有媒體整理了今年備受外界看好、有望得獎的華人科學家的名單。
10月3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得主出爐,10月6日,諾貝爾文學獎公布獲獎者,10月7日公布諾貝爾和平獎的獲獎名單。在此之前《第一財經》、《自由時報》等媒體整理多位被外界看好,有望得獎的華人科學家的資料,猜測他們能否獲得諾貝爾獎。
盧煜明
盧煜明教授是中大醫學院副院長,被譽為「最接近諾貝獎的港人」。日前,盧煜明獲得拉斯克獎,這在醫學界是僅次於諾貝爾獎的一項大獎,被視為是諾貝爾獎的「風向標」。
盧煜明花費20年心血研究出無創基因產前診斷測試(T21),這是一種使用孕婦血漿檢測胎兒DNA的無創檢測的方法,令孕婦進行檢測胎兒是否患上唐氏綜合症時,毋須面對流產風險的「入侵式」產前檢查。目前,每年有數百萬人使用這種檢測方法。
李文渝
李文渝是賓夕凡尼亞大學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主任。2022年9月,李文渝獲得英國調查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引文桂冠獎(Clarivate Citation Laureate)」的生理學或醫學獎。
2006年,李文渝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首次發現一種被稱為TDP43蛋白聚集在額顳葉痴呆(FTLD)和漸凍症(ALS)中的作用,該文被引用超過4,000次。李文渝因此獲得2020年度科學突破獎。
李文渝還獲得英國調查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引文桂冠獎(Clarivate Citation Laureate)」的生理學或醫學獎。
不過,《第一財經》引述一位從事基礎研究的中國科研人員表示,諾貝爾獎評選一方面是要看是否有理論的突破或者是劃時代技術方面的革新,如果僅僅是論文引用次數多,而缺乏重要的原創,那麼獲獎的可能性也不大。
鮑哲南
鮑哲南史丹佛大學的一位女科學家,她開創有機和聚合物電子材料的新型仿生應用,包括柔性「電子皮膚」。這種技術有望在未來與人的神經系統聯絡在一起,製造出一種和人類皮膚功能類似的人造皮膚。
鮑哲南曾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翁啟惠
台灣前中研院院長、美國Scripps研究院講座教授翁啟惠被日本化學領域學術新聞最大網站「Chem-Station」列為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人選。
報導稱,翁啟惠是全世界第1位成功以酵素技術大量合成複雜多糖物(多糖及糖胜肽)的科學家,他的發明被醫界用來開發治療心臟病、中風及各種發炎疾病的新藥,也是首位發展多糖分子自動化化學合成的科學家。
翁啟惠發明的「程序化一鍋式酵素反應」,為癌症研究、細菌及病毒感染和免疫功能,帶來疫苗研發與治療的新機會,開發糖分子相關的糖蛋白、廣效流感疫苗、廣效COVID-19疫苗、糖芯片。
2014年,翁啟惠就獲得被公認是諾貝爾獎前哨戰的沃爾夫獎的肯定,是獲得該獎項的台灣第1人。
2021年,翁啟惠獲得威爾許獎肯定,是台灣第1位獲得該獎的肯定者。
2022年,翁啟惠陸續獲得化學先驅獎、四面體有機合成創新獎(Tetrahedron Prize for Creativity in Organic Synthesis)。
獲得過諾貝爾獎的12位華人
獲得過諾貝爾獎的華人共有12位,他們分別是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高行健、錢永健、高錕、莫言、屠呦呦、及劉曉波。
最近的一位獲獎者的華人科學家是屠呦呦,她使用青蒿素對抗瘧疾取得重大成就,從而獲得2015年的諾貝爾獎。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cb6266e5-0d5f-49ad-ac49-4d34835bbb22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