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是個神奇的數字。
6月1日,上海重回常態,而從4月1日浦西封控時算起,上海全市層面的封控管理恰好持續了61天。
在重啟自由的歡呼聲中,那些曾經銘刻於心的人和事,此刻,或許正從我們的腦海中漸漸淡去。
為了減緩記憶的流速,IP SHANGHAI隨機梳理了61位「小人物」在這61天裡和時代的落灰奮力搏鬥的故事——與所有的「大事件」一樣,這些微末而光輝的片段,也是城市珍貴的歷史。
願上海記得住,所有的付出,所有的愛與痛。
01.黃健才 60歲
帶着骨灰回家的男人
黃建才在上海虹橋火車站外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
箱子裡裝的是亡妻殷桃香的骨灰,黃健才走在上海空蕩蕩的街頭,想起32年前帶着未婚妻子來上海的場景,東西買完就回家結了婚。
而現在一切都結束了——兩個月前妻子從常州來上海化療,5月6日病逝於滬。
第二天黃健才徒步7個多小時,20多公里,走到火車站,他緊緊抓着行李箱的把手一路沒停,只有在碰到過橋的時候,會放慢一點腳步。
故鄉有一種說法,亡靈自己過不了橋,要喊名字帶着過橋。「不然她不認識路,要跑丟掉。」
02.葉鳴 108歲
03.王漫如 93歲
高齡患者和他的戰友
王漫如(左)、莫韻竹(中)和葉鳴(右)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合影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
穿越70多年的風霜歲月,兩位戰友又一次取得了勝利。
5月14日,108歲的葉鳴老先生出院。這也是此次上海疫情以來出院的最高齡患者。
巧合的是,葉老先生的一位戰友,正是此前廣受關注的93歲新冠重症患者王漫如。年輕時,他們曾在同一家醫院工作過,也同為醫院派出的第一批抗美援朝醫療隊隊員。
當時的王漫如20歲出頭,是一名兒科護士,葉鳴30多歲,是一名麻醉師。
04.周良鐵 72歲
馬路魔術師
周良鐵表演馬路魔術
參考資料:勞動觀察
空蕩的馬路是他的舞台,蔥鬱的梧桐是他的觀眾。
年過古稀的周良鐵在疫情中的復興中路舉行的個人魔術秀,成為封控中上海人優雅氣質的特寫。
保安、鄰居、快遞小哥,感受着他帶來的快樂與治癒。他說上海的抗疫並不是死氣沉沉的,要把市民的心火點燃。
05. 王開心 95後
病倒的「團長
王開心的朋友圈
參考資料:益美傳媒
成為「團長」後,新疆姑娘王開心成了整個小區最期盼的人。
整合資源、盤活物資、聯絡人員、處理矛盾……王開心天天要與這些問題打交道。
東西丟了,貨品損壞了,一般都是自己墊賠。她還寫了一份詳細的word版群公告,爭取解決大家99%的疑問。
終於,為2萬人送菜,管理20個群,倒賠幾千塊後,她病倒了。她在朋友圈寫下:「放棄很容易,但是堅持一定很酷。」
06.何軍
生命「擺渡人」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
疫情最艱難的時候,何軍報名了轉運司機,每天駕駛一兩百公里接送社區重疾患者,連續多天沒有好好休息,瘦了十幾斤。
母親勸他歇歇,老何只說「既然做了就要堅持到底」,帶着保心丸又上路了。
4月25日,何軍駛入高速公路時突發不適,憑着最後一點意識,他把車開到應急車道停下,守護了一車病人。一起工作的夥伴誰都不敢再提起他,害怕想起他的笑容,想起他說,「歇會吧,我來」。
疫情讓一個自由職業者變成了生命擺渡人。
07.於夫
脫口秀演員當上外賣騎手
參考資料:上觀新聞
為了寫段子,註冊了外賣騎手,卻沒想到疫情期間送了幾百單藥。
脫口秀演員於夫,開始只想尋找喜劇衝突的效果,卻看到上海人不改原先的「分寸感」,待人接物很「適怡」。
期待他再次走上舞台,帶給大家更精彩的段子。
08.劉強
方艙里的跑者
參考資料:冰點周刊
劉強做了一件不少馬拉松跑者不敢想像的事——在方艙里跑出了四個馬拉松的距離。
劉強把進方艙當成一種「特殊時期的特殊體驗」。他跑步,聽播客,侃大山,給壓抑着情緒的艙友做「心理按摩」。
他跑步的走廊也是一名15歲姑娘的「琴房」。她從溫州趕來上海參加音樂學院的小提琴考試,被疫情困住了。在方艙,她每天堅持練琴5小時以上。
09.漪安 89歲
10.塗小鹿 90後
上海奶奶和武漢姑娘
漪安奶奶寫給塗小鹿的信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
漪安今年虛歲90,塗小鹿是一個「90後」。一個住10樓,一個住25樓。樓上樓下,五年十年沒說上幾句話。
直到疫情來了,志願者小鹿敲開了獨居老人漪安的家,兩個人成了彼此的依靠。奶奶喜歡喝點咖啡,小鹿就為她眾籌了咖啡。母親節,小鹿給漪安送了一束風鈴花;漪安給小鹿回了一封信:「擁抱你,我的姑娘」。
11.「電話亭女士」 52歲
電話亭女士和她的小狗
參考資料:中國青年報
從浦西封控開始,她牽了一隻狗,走進了小區對面的紅色電話亭。整一個月,她都住在裡面。
小區封閉,沒人能接近那個電話亭。有居民飛了一架無人機,這是和電話亭女士第一次正式打招呼,還做成視頻:「電話亭的日常——鄰居們關注的馬路鄰居。」
她告訴記者,自己是山東人,來上海20年了。常去上海圖書館,或者福州路的書城,「福州路的書城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
「人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她說,要慢慢感受城市的底蘊,分得清「上只角」「下只角」。
12.楊頁 29歲
13.米周 33歲
在天台結婚的新人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
封控樓里新婚的食物需求是那麼簡單,有一點情趣就滿足了。米周和楊頁要結婚了,他們的新婚願望是吃上薯片。
婚禮當天,這對樓長夫妻上午依舊穿着大白服裝,組織核酸檢測。下午在樓頂天台合了影,跳了舞。
晚上,全樓的人開始送上祝福和禮物。他們收到的禮物都很獨特,比如自熱米飯、掛耳咖啡、酒、水果、薯片和巧克力。
14.朱峰
藥品互助群群主
「我們不是藥神」志願者團隊整理的表格
參考資料:剝洋蔥people
朱峰和一群朋友拉起了一個上海藥品互助微信群,群名就叫「我們不是藥神」。
白天,朱峰要到處拉資源,找關係。晚上,「我們不是藥神」團隊需要開會、整理、復盤、分配任務。
他戲稱,自己仿佛在經營一個初創公司。志願者們說,以前創業的時候,最怕被問到商業模式,這次沒有商業模式,就是服務他人。
15.李建明
視障人士
李建明收到的大米、臘肉、雞蛋、青菜鋪滿了宿舍的地板
參考資料:剝洋蔥people
視障人士的生活可能成為封控時期的一個盲點,但盲人技師李建明卻感受到了向他投來的注視和關心。
封控後他和幾十位同事被困在狹小的宿舍里。
他們搞不定搶菜軟件,麵包、泡麵一天天減少,4月5日後,他們只在清晨喝一碗白粥。
李建明開始求助,隨後他們一天就接了近100個援助電話,收到了一堆快遞。
李建明不知道是誰幫助了他,「食物已經夠吃了,您把東西送給需要的人吧。」
16.別瑞 90後
母嬰店店長
別瑞在店內查找貨物、核對訂單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
封控時期不能讓嬰兒斷奶,母嬰商店店長別瑞成了寶媽們的生命線,甚至可能是不少人唯一的「解決方案」。
從凌晨開始,別瑞便被一通通電話轟炸,一天都像在打仗。「以前希望顧客多買一點,現在希望他們少買一點」,這樣,更多人才能買到。
遇到想要高價倒賣奶粉的人,他要求對方提供相應證明,具體到社區、門牌號,證明這批奶粉是他們口中的「團購」。
17.李中州
駐店藥師
李中州在貨架前根據訂單拿藥
參考資料:新京報
李中州3月底就開始睡在藥店裡了,店裡外賣自動接單的提示語音就從沒停過,5分鐘能蹦出來幾百個單子,他一個人只是在店裡來回拿藥就能走上兩萬多步。
他說,有時候患者電話打來卻幫不上忙,也會有種無力感,患者的問題解決了,無力感也能減輕一些。
18.Echo夫妻 90後
陽台上種菜的小夫妻
echo家的陽台
參考資料:文匯教育
吃剩的白菜根、香菜根,存在瓶瓶罐罐里,裝上自來水,就成了高大上的「無土栽培」。
90後Echo夫妻,就這樣在陽台搭起了小菜園。
盆栽蔬菜方面,他們喜歡選種生長周期20多天的小香蔥、韭菜和雞毛菜,還有一種櫻桃小蘿蔔只需28天就能採收,收割後在廚房調配成沙拉。
5.9平方的陽台實現了蔬菜自足,他們很有成就感。
19.李娜
便利店店長
參考資料:外灘The Bund
為了周邊居民買到物資,羅森店長李娜在沒有床、沒有淋浴的店裡獨自堅守了23天,每天至少營業20小時。
有女孩一再邀請她去家裡洗澡,有顧客給她送去暖寶寶,還有執法人員因為看見很多居民在囤貨而多給了她一點時間才封店……
隨着街道封控,李娜在貼封條的店裡睡了兩夜,顧客群里炸了鍋,李娜被「求着」回了家。
20.Clarisse Le Guernic 26歲
志願者
參考資料:中新網
來自法國的26歲姑娘Clarisse Le Guernic,在上海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的一個小區里當志願者。法語、英語、中文都說得很流利的她,成了弄堂里的「翻譯」,為外國居民化解一些日常交流困惑。
「慢慢我發現,我說中文比說法語更自信,我想我可能屬於這裡。」
21.蘇然
理髮師
22.劉麗潔 60歲
上海交響樂團行政人員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
理髮師蘇然為小區居民免費理髮,一旁的劉麗潔用小提琴演奏着《孤勇者》。
兩人同住一棟樓,正在各展所長。
小區一共7棟樓,每棟都有28層高。在高聲伴奏帶的伴奏下,一腔熱血的《孤勇者》在小區迴響,居民紛紛探出頭,掏出手機,將這一幕記錄了下來。
23.崔麗麗
上海財經大學講席副教授
崔麗麗團隊的蔬菜大米預定表格
參考資料:新民晚報
專注於電子商務與數字化創新研究的崔麗麗,組建了「疫情互助買菜」微信群,成為800個「團長」的「總團長」,成功幫助95個社區進行團購。
她每天都要開兩場線上會議,白天布置工作,晚上復盤,把不合適的貨源全部下架,「絕不能讓團長背鍋。」
24.紀榮明 71歲
原第二軍醫大學臨床解剖學教授
紀榮明一家子為小區分豬
參考資料:儂好上海
「教書育人少人問,著作半身兩袖風。一朝做得屠宰匠,豬肉幾分天下知。」
小區團購到一頭85公斤的整豬,71歲的解剖學教授紀榮明自告奮勇將它分成了17份。
因為家裡沒有磅秤,只有體重秤,所以稱重的時候是兒媳站在秤上,先量個體重,然後再抱起分好的豬肉,稱出總重,減去體重。兒子在一旁打下手,先用榔頭敲刀背,把脊椎骨、肩胛骨等大骨頭切斷,然後用捲尺一寸一寸地量了豬肉的寬度。
紀榮明切肉花了一個多小時,有點累,手有點酸,腓腸肌有點疼,但是鄰居們終於平分了一頭整豬。
25.秦戰
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院高級工程師
參考資料:上觀新聞
小區核酸怎麼做、垃圾怎麼丟、食品怎麼買、快遞怎麼送、急事怎麼辦讓城市規劃師秦戰頭痛不已。
身為社區志願者和40棟居民樓核酸檢測的「總調度」,秦戰運用規劃知識,考量如何在每項具體工作中阻斷病毒傳播風險。
每一次集中核酸檢測前後,他都會根據當下小區「陽性樓」的實際情況,優化新一輪採樣的方案。秦戰感嘆:「搞城市規劃的我,現在要規劃小區5000人的核酸路線,還真不容易。」
26.李光輝
網購平台司機
李光輝與大爺相遇的舊工廠
參考資料:極晝工作室
保供司機李光輝在上海漂泊了兩三個月,唯一的居所是他的小貨車。
在泊車的廢舊工廠,他與一位七旬門衛大爺打上了交道。同處孤島,他們交換熱水和食物,有時還會拉拉家常,保持着緊密的聯結。在不見面的日子裡,兩人通話問候,互成寄託。
27.馮雲
雲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病毒科科長
28.小慧
馮雲女兒
6歲的小慧在家門前種了一顆「平安樹」
參考資料:文匯教育
4月初, 從昆明啟程馳援上海,是馮雲的第七次「逆行」。2020年底至今,她鮮有機會與家人團聚,一家人常常通過網絡「雲端聚會」。
馮雲生日那天,6歲的女兒小慧在家門前種了一顆「平安樹」,祝「爸爸媽媽早日打敗病毒『大怪獸』,平安回家」。
29.楊冬平
30.陳小虎
公廁保潔員
一客一潔一消殺」,是他們生活的主旋律
參考資料:上海靜安
疫情下的中華新路,唯一繁忙的場所是一間公共廁所,這是保潔員楊冬平、陳小虎晝夜「駐守」兩個月的地方。
白天守着公廁,晚上睡在公廁樓上的道班房,「一客一潔一消殺」,是他們生活的主旋律。他們為忙碌的外賣小哥、核酸採樣醫護人員和疫情防控志願者撐起一間暖心的「便利之所」。
楊冬平和陳小虎說,只要公廁開着,他們就會繼續守好這個「陣地」。
31.阿森 19歲
外賣騎手
阿森(左三)與群里的騎手們
參考資料:每日人物
19歲外賣騎手阿森開始免費送離滬的人「回家」,把他們送往火車站。最長的一次,他騎了70公里。
他聚集了50多位願意免費接送人們的騎手,拉起一個微信群。
一路上,阿森看到很多人拖着箱子往虹橋趕,有人四個輪子都拖壞了還在拖。
阿森收到了無數水、香煙和麵包,乘客們說,是他守護了他們在上海最後的溫暖。在上海度過這三個月,阿森說,除了年齡,他好像哪裡都變了。
32.孫時奇 00後
保育員
孫時奇照顧動物寶寶
參考資料:中國青年報
封控初期,孫時奇實在放不下出生不到1周的非洲獅寶寶,主動請纓返回工作崗位,選擇與動物寶寶們共度這段特殊的日子。
她還開了直播帶着千萬網友「雲養娃」,看着軟萌的小動物成長,許多人焦慮的情緒得以緩解。她期待上海野生動物園早日重新開園,一直「雲養娃」的粉絲們可以親自來看看喜歡的小動物。
33.佳英(化名) 95後
江蘇援滬醫療隊護士
佳英在方艙工作中
參考資料:央視新聞
她是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護士,也是此次江蘇援滬醫療隊的一員。
4月1日至4月15日,佳英每天都給父母打電話,告訴自己在南京工作的情況。為了增加「可信度」,她還提前查詢南京的天氣預報。
佳英的父母,每次通話都會告訴她,一切都好,不要擔心。但其實二人已感染新冠,就隔離在女兒支援的上海浦東臨港方艙醫院。
34.陳龍
「明星志願者」
參考資料:IP SHANGHAI
作為小區志願者,他說:平時大家關起門,隔壁鄰居都不一定知道是誰。但現在,鄰里之間都有一份默契,就像小時候在弄堂里一樣。
他是上海封控以來較早被發現的加入志願者行列的「明星」之一,他是演員陳龍。
35.張芝華
演員
張芝華做志願者時先生為她畫的像
參考資料:新民周刊
張芝華是《愛情神話》裡的上海姆媽,是《心居》裡的蘇望娣,是多部戲裡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小區封控之後,她發現鄰裡間無接觸式的物資互助「像演諜戰戲」。
除了做志願者,她足不出戶,但有一次破例了。
「家裡的狗年紀大,得過心臟病,平時必須吃藥,那種藥有利尿的作用,吃了就要撒尿。」
她把家裡地上鋪滿了尿不濕,但狗狗太乖了,一直憋着,硬憋了16個小時。
「媽媽養了十幾年的狗,不能死在我手裡呀」,於是,一個月黑風高的夜裡,她戴上帽子和手套,把狗抱到外面,看它撒完尿,又趕緊抱回了家。
丈夫看到說:「張芝華,你這是在犯罪,要抓去的……」
36.劉文輝 (化名)
上海某精神衛生中心醫生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
4月1日起,劉文輝所在的上海某精神衛生中心進入「封閉管理」,大部分醫護都住在醫院,睡沙發、打地鋪,或者睡走廊。
精神科病房裡的90個病人,不少是60歲以上的老人,大多患有精神分裂症,長期住院,最久的住了四五十年。
4月中旬,病房實行「氣泡」式管理,所有人都非常聽話,戴好口罩,「像小朋友一樣配合,不跨過門口那條線。」
病房裡,有個很會畫畫的老爺爺。每次劉文輝去查房,老爺爺都拉着要把畫冊送給他。
一些病人還會給醫生寫信。「雖然從精神科的角度來說,寫信是疾病的表現,說明他的症狀還沒完全好,但信里那些話,真的很暖心。」
37.孫武 22歲
熱戀中的滬漂小伙
孫武的帳篷和自行車
參考資料:穀雨實驗室-騰訊新聞
為照顧女友,孫武辭去了志願者工作,到醫院陪護。等到戀人出院,順利回家,他卻無家可歸,騎着自行車在街頭流浪了七天。
他睡過草叢,睡過商場過道,睡過停放電動車的車棚。某一個醒來的早晨,他甚至感到有人在往帳篷頂噴消毒液。直到5月14日凌晨,他住進了為流浪人士準備的安置點。
這期間,他每天都去見女友,他們隔着院牆一起吃飯,風雨無阻。
「你一直給我做飯,只有你一個人管我。」他對女友說。
「之前住院,也只有你一個人管我。」女友回答說。
38.丁碩征
厚天應急救援總隊副總隊長
厚天救援隊在社區消殺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
丁碩征時常會感到挫敗,這個小區明明剛消殺過,第二天又出現病例了。
消殺的藥箱灌滿消毒水,有三四十斤,相當於部隊裡單兵裝備的重量。消殺隊員要背着它,彎腰作鞠躬狀,作業全程。防護服和N95口罩不透氣,整個人很快就會濕透,消殺結束,脫下防護服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口大口呼吸新鮮空氣。
丁碩征所在的組織是上海唯一的民營市級社會化應急救援隊伍,3月11日起,他就帶着隊員在地鐵站、超市、公司、小區做消殺。
在老舊社區消殺時,他遇到一位老人,牙掉了,耳朵又聾,說的本地話也難聽懂。
「我能做的就是耐心聽他講話,把聽懂的反饋給居委會,看他口罩都沒了,給他一包口罩。」
4月12日下午2時,隊友曹進勝在執行消殺和防疫物資搬運任務時突然倒地不起,沒能救過來。
丁碩征和眾人商議,只能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紀念亡者——他們保障了隊員零感染,卻沒能防住他們倒在一線。
39.魯陽陽 95後
保供司機
參考資料:最人物
4月9日凌晨四點,睡夢中的魯陽陽接到一通電話,「有批奶粉的貨要立刻送到上海去。」
凌晨五點半,他驅車60公裡帶着兩千多箱奶粉,從蘇州進入上海青浦區。
接着,經過五道關口,車子進入了物流倉庫所在的松江區。
貨到了,卸車卻沒能如期完成——疫情期間,倉儲人員到崗困難。
為了上海寶寶的口糧,初為人父的他留在了上海過夜,在車裡和衣而眠。
40.張昕
寵物醫生
張昕和同事在工作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
有次從噩夢中醒來,張昕一陣恍惚,夢見自己感染了,有人來醫院打狗。
他是一家寵物醫院的院長,因為放不下30多只需要照料的住院動物,和三個同事住進了醫院。
三月底,一位貓主人來電,家裡出現了陽性病例,害怕自己會被帶走隔離,小貓剛剛從貓傳染性腹膜炎康復,受不住消殺,通過朋友的介紹,聯繫到張昕。「她已經非常崩潰,連續打了十幾個電話,每個電話都在哭。」
最開始,居委會態度強硬,不讓送貓出去。協商了兩天,才同意醫院去接貓。
封控後,醫院的車子不能出去了。有天半夜一點多,一位狗主人來電,叫閃送到醫院拿了一個大航空箱,再送過來一隻挺大的柴犬。
隨着封控時間延長,藥物和氧氣漸漸短缺。時常還有寵物主打來電話,希望買藥,或想把寵物寄養在醫院。
張昕感到特別內疚,「畢竟只是一家寵物醫院,主要以治療患病的動物為主,已經飽和,沒有餘力養更多了。」
41.盧小波
42.鄭計
外地人和上海人
盧小波一家與鄭計的合影,右一為鄭計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
4月27日,署名「盧小波」的作者在澎湃新聞發表《尋找上海人鄭計》一文,感動了無數上海市民。
文中,盧小波這樣寫道:
1973年夏天,爸媽帶我去上海求醫,就住在鄭計家。對我爸媽來說,他代表着一個值得感激的上海。
分別之後,我爸與鄭計還保持着書信往來。後來,我們連着搬了幾次家,把地址給弄丟了。就這樣,鄭計遺憾地消失在時間與人海之中。
爸爸今年93歲了,眼底黃斑變性,聽力喪失大半,還換了人工關節。這個狀況,讓他更易陷於往事之中。一提到上海,總是滿臉感激:還是應該找到鄭計啊,再說一聲謝謝。
這段時間,一直關註上海的疫情,願鄭計一家,一切都安好。如果我們能隔着遙遠的歲月,親口對鄭計說一聲謝謝,那該有多高興啊。
43.張琇文
上海長航醫院腫瘤醫生
疫情期間,張琇文查看病人情況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
張琇文與另一名醫生,10個護士,7個護工和20多位住院的中晚期病人,共同經歷了他們的封控時期。
張琇文記得,一個生命進入倒計時的老人,與前來探望的妻子緊緊擁抱在一起。
老人只有一側耳朵略有聽力,肺部和食道的腫瘤讓他呼吸和吞咽都變得十分困難。因為疫情,他和幾十年沒有分開過的妻子分開了。
見不到家人,他焦慮,不吃不喝,甚至有自殘傾向。經過各方努力,妻子得以入院,穿着防護服來到了病床前。
「我看着他們坐在一起,沒說什麼話,就是流着眼淚,緊緊地抱在一起。」
那是老人生命的最後一周,那一周老人一直很安詳。
張琇文見過太多的生死別離。而疫情之下,一切都更為強烈:病人比任何時候都更依戀親情,對醫生也更加依賴。
44.小施
「教科書式」的家庭防護者
參考資料:上觀新聞
丈夫發生喉嚨不舒服的輕微異常,她馬上讓丈夫戴上N95口罩,單獨住一間房,與家人保持距離,家人也全時段戴上口罩,除了吃飯和洗漱,即使是睡覺時也不摘下。
第二天,小施開始想辦法採購連花清瘟膠囊、西瓜霜含片、泡騰片、酒精片等。一方面幫助丈夫緩解症狀,一方面提高家人的免疫力。
丈夫抗原自測異常後,家裡的防範措施隨之升級:一日三餐全送到門口,送餐後必須更換口罩;用完廁所,自行對衛生間進行噴灑消毒並快速回屋,半小時內其他家人不能使用;家庭內所有空間每天都要進行消毒……
在小施「教科書式」的家庭防護下,直到丈夫核酸轉陰從方艙再回到家中,包括寶寶在內的所有家人,抗原與核酸檢測一直正常。
45.王燕
在方艙里上課的老師
王燕寫下的方艙建模案例
參考資料:原點original
4月10日,徐匯區向陽小學數學教師王燕,被轉運至青浦區國展中心方艙。
一周的隔離生活中,她在不到一米寬的床鋪上抱着電腦,為孩子們遠程上課。
她還繞着數萬平方米的場館走了三四遍,用步幅丈量面積,試圖從生活中尋找靈感,為學生們編寫案例。
方艙人很多,喧鬧聲不斷,她儘可能大聲說話,用耳朵貼緊電腦的傳聲孔,來捕捉學生的回答。
上午給學生布置任務,中午給學生講評,其他時間修改作業、備課。因為方艙內網絡不穩定,朋友立即給她手機充了500元話費。
一周後的4月17日,王燕拿到了出院證明,激動地曬在朋友圈,學生、家長和同事才知道她一直在方艙。
46.林明傑
蔥攝影展發起人
蔥攝影展徵稿啟事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
「有蔥真富貴,無病即神仙」。封控的日子裡,一把小蔥成了稀罕物,也成為人們自嘲、自娛的創作物。
有些鬱悶的林明傑,突發奇想,在朋友圈發了一個「蔥榮歲月·雲攝影展」的徵稿啟事,成就了一顆蔥的高光時刻。
林明傑說:此時此刻,我要策個正經展,一定不如策個不正經展響應的人踴躍。誰不想有件快樂的事情可以一起換個心情?
果然,「男人們首次如此痴情地去拍一株不會對他拋媚眼的植物。而美女們給別的東西拍照的激情也短暫地但歷史性地超過了自拍。」
蔥花美,蔥花香。這兩個月,上海人真實感受到了小蔥為生活帶來的美好。
47.周馨
窗口攝影師
參考資料:極晝工作室
窗前張望的人多了,就互為了風景。
隔離在靜安某小區的拍攝工作者周馨,住在27樓,具有極佳的攝影地理優勢。
她的作品裡,有一對臨樓的夫妻:男人是老外,女人是中國人,他們把桌椅放在陽台,常出來曬太陽、喝茶。
周馨把照片發到網上後,這對夫妻的朋友認出了他們,而這個朋友又正好是周馨朋友的朋友。
再後來,這對夫妻在陽台拍的作品也傳了過來,周馨從中找到了自家的照片。
48.「瓶子菜園顧問」
一眼望去,菜園裡幾百個瓶子都種着蔬菜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
寶山區楊行鎮海尚明城小區居委會院子裡的「瓶子菜園」,原本是2019年小區推行垃圾分類的成果。那時,廢舊輪胎、飲水桶統統被撿來種菜。
這兩個月,「瓶子菜園」立了大功:茄子、辣椒、黃瓜、絲瓜、番茄、洋蔥、生菜、萵筍,都生長正當時。長到能採摘時,志願者就會送去給獨居、高齡老人吃,一茬摘完,再去種一茬。
封控後,菜園的鬆土、種苗、施肥、澆水、除草……都交給了專人來做。
這人,正是橫沙島種菜經驗豐富的農人,被小區居民尊稱為「菜園顧問」。他會把自家種好的秧苗拿到「瓶子菜園」來,再對居民志願者進行種植指導。
49.CATI2、P.J、Keyso壽君超
說唱歌手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
《先搶菜,再做核酸》,這首滬語rap一度「傳瘋了」。
三位上海說唱歌手本着「閒着也是閒着」的創作心態,唱響了滬上居民封控生活的主旋律。
有評論說:三位說唱歌手塑造出的藝術人格,就是從小到大常見款的上海男同學形象——路道粗、浪頭大、有點不羈、腦筋活絡、舌燦蓮花。
「男同學A段登場時還帶牢騷,最近伙食老是玉米過咸雞,蔬菜水果不知道夠不夠。一天過去,循環重啟。B段把春天識別野菜和奢侈品店的段子一起拋出,大家會心一笑。剛好在歌曲一半的地方,段子手正正衣襟,露出刻在骨子裡的城市底色。」
50.金秋燕 00後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生
金秋燕(圖左)在給每一份團購商品標註房號
參考資料:中青在線
憑藉在金融管理學院的背景,大三學生金秋燕很快成為小區「團長」中的「旅長」。
僅團購信息統計模式,她就前後改進了三次。引來周邊很多小區的「團長」學習。
金秋燕所在的小區一共有700多戶家庭,每個團購群幾乎都有約200戶參與。在不斷改良團購模式的同時,她招募並培訓了12名「團長」,一手組建了小區的「團長」團隊。
51.武林帕克
城市探索愛好者
「上海ShangHigh」與Urban Network Office織城網絡合作 的「放映馬拉松」活動海報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
不能出門的日子裡,上海的城市探索愛好者們也並沒閒着。
「上海ShangHigh」公眾號的創建者武林帕克,就着手安排了不少線上放映活動。讓觀眾了解不同時期由不同創作視角記錄下的上海及中國社會、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變遷。
在連續的「放映馬拉松」之後,他又設計了一場「放映+雲漫步」的 「MAP WALK」, 即紀錄片放映結合百度全景地圖線上行走。
「利用百度地圖全景模式,以及其中的『時光機』功能,可以看到2013、2015、2017、2019年的街景風貌,也算一種穿越看歷史」,他說。
52.楊耀森 95後
快遞小哥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
跑腿、採買、贈送物資……疫情以來,楊耀森自費給封閉在家的同事和附近居民採購,花費近五萬元。
最累的時候,他一日送物資到138戶人家。
他覺得比上班時有勁,「因為送過去之後看到的都是別人的笑臉。」
53.魯珏 25歲
抗疫志願者
魯珏(右一)在社區做抗疫志願者
參考資料:新民晚報
魯珏微信名叫「小黃豆」,在歐陽街道模範新村居委當志願者,她有一項專屬任務——照顧小區500餘戶中被確診為陽性的高齡爺爺奶奶。
因小區疫情嚴重,居委工作人員全部中招,魯珏和另外幾名志願者挑起了居委會工作大梁。此時,小區封控樓中有不少陽性高齡、獨居老人,生活起居都成了問題。
魯珏幾乎都沒有多考慮,她就主動接下了任務:組織樓道消殺、送快遞、協助醫生上門測核酸、統計配藥……就這樣,活潑的「小黃豆」蹦到了陽性老人中間。
54.國瑋 95後
創業青年
志願者接待新病人,右二為國瑋
參考資料:外灘TheBund
內蒙古人國瑋,大學畢業後來到上海創業。確診之前,就是小區裡的志願者。4月9日確診後,他被帶到方艙隔離,再次報名成為志願者。
他每天要為患者送幾千份盒飯,自己最後一個吃;他還要引導新患者,協助流調,安撫情緒不佳的患者,經常忙到凌晨。
「我不覺得當志願者是件多了不起的事,做這些事是應該做的。」
55.袁佳非
在校退伍學生
袁佳非穿着大白服做志願者
參考資料:靜安區融媒體中心
在上海行健職業學院,袁佳非與多名退伍學生組成退伍大學生抗疫分隊。回到靜安的居民區後,他又第一時間到社區報到,化身「大白」。
一位孕婦需要從醫院回家,但120無法及時趕到,是他向居委會申請通行證主動把孕婦安全送回家;居民抗原檢測異常,是他協助醫生上門做核酸檢測;他還背起幾十斤重的噴霧器,對陽性病例居住的樓棟消殺……
56.霍勝雲 43歲
便利店店員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
在長寧區福泉路403號,一家封控期間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裡,霍勝雲和店員們臨時承擔了給大白做早餐的任務。
最多的一次,只有四個人的便利店,湊出了1000份醫護早餐。
從4月1日浦西封控時起,她的手機就差點打爆了——方圓四公里,這是唯一一家營業的全家便利店。
一位兩天沒吃飯的姑娘,在電話里發出「快要暈倒」的求救;到處買不到奶粉的媽媽,在她店裡買到了替代的嬰兒水;還有每天靠她送盒飯的獨居老人。
霍勝雲有時忙到腰痛復發,但她依然感到慶幸,因為在路上跑的,都是「一線」的人:醫護、警察、運輸司機……他們跑了好遠的路,才看到一盞亮着燈的小店,很多人進來就說,「終於找到吃的了,太好了!」
57.武銀屏 70歲
方艙老人
轉運當天,居民為武阿姨拍攝了這樣一張照片,祝福她早日康復
參考資料:新聞坊
4月26日,一段「70歲老人的方艙聲音」刷屏。
這段5分鐘的錄音全程滬語,語調溫和從容,率直樂觀。
說話的阿姨叫武銀屏,浦東滬東新村街道某小區居委會第二黨支部書記。
作為小區第一批志願者,她在不慎感染後,瞞着家人去了方艙。
為了避免穿幫,和孩子視頻時,還趕緊把口罩往下拉。
網友給這段錄音留言:上海老人是最講究優雅和體面的,其實這就是我們真正的上海老人,能自己克服的絕不麻煩他人,哪怕是自己的兒女。
58.馬勝燁
黃浦區五里橋街道海悅居民區黨支部書記
參考資料:中國青年報
馬勝燁完全沒想到,自己發在社區公號上的辭職文,引發了一次巨大的「海嘯」。
在這篇著名的《致海悅居民》中,「奔六」的他,一一回應了封控以來居民們關心、質疑的問題,把居民區書記的「苦」一股腦兒倒了出來。
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在連續多日滿負荷工作仍得不到理解,甚至被人踢出了微信群。於是,體力和情緒都瀕臨崩潰的他,一字一字敲下了辭職信。
4月7日凌晨,文章發出,迅即「10萬+」,網絡瘋轉。
馬勝燁一度覺得自己完了,「給街道惹了大麻煩。」
不料,一大早,街道黨工委書記就趕到居民區,一句話沒說,先緊緊抱住他,要他頂住。
當天,200多居民在公眾號上給馬書記留了言,滿屏都是對他的挽留。
即使在氣頭上,馬勝燁也沒讓工作受到影響。冷靜過後,他堅持了下來。
59.@拉宏桑 00後
UP主樓長
參考資料:拉宏桑/IP SHANGHAI
00後百萬粉絲UP主@拉宏桑,「意外」當上了樓長。她將自己的樓長經歷拍成視頻發到B站獲得了上千萬的播放量。
視頻中一個細節十分有趣,樓長拉宏桑一度對自己「年輕人」的身份不夠自信,想換個更成熟穩重的微信頭像融入社區。但是,在樓道群里被群友扒出自己UP主的身份後,她打消了這個念頭,大大方方地以「真面目」示人。
曾經「被呵護的一代」,開始紮根社區、紮根生活。
60.華融琦
對外經貿大學學生
“上海醫療緊急救助」共享文檔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
一份由大學生創建的「上海醫療緊急救助」共享文檔曾悄然流傳。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大三學生華融琦最先產生了創建文檔的想法。
此後一群年輕的志願者加入,通過校內媒體等各種渠道擴散,為需要求助的上海老人提供幫助。
一頭是雲端之上素昧平生的青年學生,一頭是封控在家求醫問診的上海老人。也許,被幫助的老人直到拿到藥,也搞不明白共享文檔是什麼,也不清楚到底是誰在幫他們「打怪升級」。
61.王燦鈺
方艙自治實踐者
崔麗麗團隊的蔬菜大米預定表格
參考資料:極晝工作室
來到方艙的第一個晚上,眼前混亂的景象,就讓身為創業公司高管的王燦鈺無法忍受。
所有人都要自己搶床位,不少人慌張無措,床位沒有遮擋,完全不存在隱私;除了床和被子是鋪好的,其他生活用品都沒有;衛生間全是蹲便,老人反映蹲不下去;四千左右的患者,工作人員不到200名……
王燦鈺決定自己來。不久,他就找到了另外三位志願者。四人一起按樓內布局,建立了一套「樓長—單元長—層長」的三級自治管理體系。
一份《11號樓自治管理運營手冊》的文件就此出爐,一個起初有些亂的方艙最終通過自治變成了「臨時的賓館」。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澎湃全媒體實驗室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c7c8eaa7-4d2c-4254-9f9f-5afd41232c7f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