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COVID-19)能使腦細胞融合,將可能解釋腦霧、頭痛、喪失味覺和嗅覺以及長期神經系統症狀的原因。
據雅虎新聞網報導,麥考瑞大學和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觀察感染新冠病毒後的「迷你大腦」,發現病毒可以引發小鼠和人類大腦組織中的細胞融合。這種「迷你大腦」能幫助研究人員在活體組織和複雜的神經元網絡上做實驗,類似於活體人腦,在非活體組織和人類實驗對象之間架起橋樑。
分子生物學家Yazi Ke表示,他們將人類幹細胞重新編程為腦細胞,包括神經元,並讓它們在皿中組裝成迷你大腦。
麥考瑞大學痴呆症研究中心的主任Lars Ittner教授說,宿主的腦細胞被融合,可能導致大腦功能障礙。
一些大腦感染了新冠病毒,研究員將其與未感染病毒的大腦做比較。
昆士蘭大腦研究所的Massimo Hilliard教授說,研究人員首次能夠觀察到新冠病毒的尖峰蛋白是如何在接觸後24小時內導致腦細胞融合的。在初次感染新冠病毒數個月後仍罹患新冠後遺症的患者大腦內,依然有覆蓋着尖峰蛋白的病毒顆粒。
Hilliard說,這些蛋白質對神經元的影響就像連接廚房和浴室的電燈開關,對兩個電路的正常運行都是壞消息,一旦發生融合,每個開關要麼就像同時打開廚房和浴室的燈,要麼都不打開。
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發現為一系列感染後持續出現神經系統問題提供了潛在解釋,或許也能解釋艾滋病毒、狂犬病、日本腦炎、麻疹、皰疹和寨卡的後遺症。
該項研究6月7日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
Ittner教授說,該團隊還啟動了一項研究計劃,旨在了解新冠感染可能對痴呆症的加劇和發病產生的影響。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be690fbe-9da8-4dd5-9912-b84e46c49185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