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湮沒的真相 500多中國學生被美拒簽的關鍵細節

國家越發展,對外交流的阻力就越大,不論是中國出海企業還是尋求海外交流的中國留學生。

2021年7月6日,據中國日報報道,美國拒絕500名中國理工類留學生的簽證申請,理由是川普當政時期,曾簽署總統令(10043總統令),禁止中國一部分理工類,尤其是敏感專業的學生赴美學習。

拜登上台以後,雖然逐步放寬移民簽證,對非移民簽證的准入門檻也向下調整了一些,但是不管怎麼改,始終沒有對10043號總統令做出任何更改。

時間到了2021年5月,美國使館簽證處宣布放開學生簽(F1、J1、M1),準備赴美留學交流的中國學生可以遞交申請等待下籤。

要知道受疫情影響,美國學生簽證已經關閉一年多了,過去一年,中國留學生如果想入境美國,過程非常波折,需先到第三國中轉(比如新加坡),隔離2周後才能入境。

如今放開無疑方便了中美文化交流,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使館微博下的留言區卻是另一番景象,10043號總統令刷屏了整個討論區:

微博截圖
微博截圖

 

微博截圖
微博截圖

我看了覺得心裡很不是滋味。因為我們所處的這樣一個以和平為主基調,局部小動盪並存的時代,已經維持了近百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少之又少。

此時明明是知識交流、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好機會,可是現實卻是一句無心的話,就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士過度解讀、冠以讓人看起來非常無厘頭的具有「意識形態的罪名」。 

昨天消息一出來,一位從事生物科學方向的客戶馬上轉給了我,因為她的孩子未來也是要走這條路,赴美留學的,看到這條新聞有些不安,問我高中去美高就讀,直接在美國申請大學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要搞清楚可不可行,先解釋10043總統令。

一直以來,美國對核心技術產業的保護都比較嚴格,尤其是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專業方面的交流,不僅對海外人員交流類別有限制,對海外學生申讀也有限制。

川普的10043總統令,將這一不成文規則明面釘死在黑字白紙中。具體體現在: 

(一)與「軍民融合戰略」相關的F或J簽證(本科生除外)科研和研究生深造,將被暫停或受限入境權利;

這條主要涉及到國防七子的學生,也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這幾個學校。 

(二)任何不涉及「軍民融合戰略」的學生或學者不被限制入境。

同時,有幾類人群是很確定不受限制的:綠卡持有者、美國公民以及綠卡的配偶、美軍及其家屬和其子女、國際法適用的一些外國人、各種特批與難民不在限制範圍內。

所以很明顯,如果想走科學技術領域,未來再到美國交流的研究生,入讀「國防七子」短期內是不會拿到美國簽證的,如果不是這幾所學校,則可以。

但是,就國內升學而言,如果想深入學習生物科學技術,這7所學校又是優中之優,是國家傾注資源更多的學校。

這就形成了一個死循環,讀也不是,不讀也不是。

昨天問我問題的媽媽,想的是把孩子提前送入美高就讀,在美國申請美國大學的高精尖專業,可不可行。

答案是不一定。美國藤校對高精尖的放開門檻不一,招生名額除了受傳統主要是受到美國國土安全局的指示。即使是同一個專業,有的學校允許接收美高的中國留學生,有的則不行。

如果想擴大選擇範圍,一勞永逸的方法,夫妻雙方中的一方持美國綠卡,連帶着孩子也擁有美國綠卡。

這樣,即使未來政策變動(設想未來孩子就讀美高也不能申請一些高精尖專業了),孩子也不會因為身份原因,被迫選擇其他的學習方向或者放棄去美國交流。

之所以選擇夫妻雙方一方持美國綠卡,原因在於這樣可以在家庭內部平衡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身份帶來的便利與不便,比如稅務問題、資產申報問題等。

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除了資產要這麼做,身份也是如此。

最後說一句,美國在高精尖專業對中國學生的交流管控,一直都存在。

昨天我看到有自媒體說這是突發事件,別搞笑了,這是一直存在的問題。只是現在有一批很積極勇敢的學生,為了追求學問站出來,自發地想用自己的力量推翻這條總統令。

勇敢、堅韌、爭取,或許這一批學生留美之路沒那麼容易,但為人的基本擔當和美好品質已在他們身上初現。

祝願學術交流能早日擺脫過多的意識形態干擾,只有這樣,人類才能在無限的延續中不斷收穫新的希望。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智谷趨勢)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