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武漢大學原校長劉道玉最近在官媒發文闡述改革精神,要求對改革者寬容。八十年代的自由派學者告訴本台,這是對殘存改革派發出集結令,也是向習近平喊話,呼籲他停止政治迫害。
10月4日,劉道玉在《中國新聞周刊》發表的文章題為《要允許改革者大膽探索,也要允許失敗》,呼籲各級領導應支持改革精神,「改革無禁區,改革者要敢於打破禁區」。
他為推進改革提出三點建議:1. 營造一種改革創新的文化,具有新思想的人才是推動改革的力量。2. 廓清改革與發展的區別,二者相輔相成,但不能互相代替。3. 有對待改革者的寬容政策,允許改革者大膽地探索,也要允許失敗。
「習近平胡作非為,體制內外很多不滿的聲音。現在萬馬齊喑的環境下,這是不同的聲音,劉道玉通過自己在改革派人士間的號召力和官媒這種形式,使這種聲音得到廣泛傳播。如果搞得好,可以成為改革派的集結令,構成一種力量。」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告訴本台。
「改革開放」十年不到,曇花一現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大討論和解放思想的號召的推動下,中國出現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劉道玉惋惜地寫道,可惜持續不到10年,就以「發展」代替「改革」。
「改革是創建千秋偉業,如果有了對改革者的寬容態度,他們就不會心有餘悸,改革就會後繼有人。」
他引述胡耀邦總書記的名言「允許改革失敗,但不允許不改革」,這也成為他本人銳意改革的精神力量。
胡平強調,劉道玉說得比較委婉,其實六四之後改革就已停止,一直制約到今天,為習近平登基做鋪墊,「六四之後,對民間改革力量是一次毀滅性打擊,黨內改革派基本上全部出局,造成空前嚴重的停滯甚至倒退。言論自由是改革的基礎和前提。另外,法治的基本精神是不溯及既往的。」
在習近平的統治下,中國文化和思想界一片肅殺,黨內政治鬥爭不斷,妄議中央、對黨不忠者遭到殘酷清洗。私企和科技公司受到愈發強硬的監管,全面左轉的「共同富裕」運動更是直接衝擊鄧小平時代的改革開放政策。
劉道玉直言,戊戌變法後,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等六君子遭到慈禧太后的迫害。就如魯迅所說,「反對改革者對改革者的傷害,向來並沒有放鬆過,手段的利害也已經無以復加了,只是改革者還在睡夢裡,總是吃虧,因而中國也總是沒有改革。」
中國民主黨負責人、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王軍濤對本台表示,劉道玉治下的武大培養出陳東升、鄧曉芒、易中天等各界精英,他本人更是改革派的代表人物:
「八十年代,武大培養出很多人在官產學三界做出貢獻,向企業家引入西方市場機制,把大鍋飯的國家變得朝氣蓬勃;學界引入各種觀點、專業規範、新的技術思想和組織方式。劉道玉是他們人生和事業的導師。他是一個旗幟和標兵,在改革開放期間始終走在最前列。胡德平是中央整黨小組在武漢的負責人,湖北省的改革都走在前頭。實際上文革時劉道玉是武漢的造反派,但他後來在實踐中覺得,改革就是要把中國的發展事業融入人類的文明主流中去。他退下來之後,也常參加老幹部的聚會,對時局發出『不合時宜』的聲音。」
武大「永遠的校長」劉道玉
1981至1988年,劉道玉擔任校長期間,倡導自由民主的校園文化,被譽為「武大的蔡元培」。他主張的學分制、雙學位制、主副修制、插班生制、轉專業制、第三學期制等制度創新,開國內高校改革之先。1988年春,劉道玉因改革步伐超前被免去校長職務。
1984-1986年間在武漢推動民間教育的王軍濤還記得,當他在武大的宿舍遭到公安抄家,劉校長連夜打電話到保衛處調查情況,對這種卑鄙行徑非常反感。王軍濤回到北京後,劉道玉1988年托學生帶話表示歉意,當初沒有保護好他。
「劉道玉先生就是希望,在清算時要對改革者寬容。他在八十年代的一個想法就是,不可用政治迫害的手段解決分歧。」王軍濤說,「現在回想起來,劉道玉是有恩於我的人,那時候不知道,覺得他保守,要改就徹底改,搞得兩頭不討好。他們最大的悲劇在於,當我們和黨內保守派對決時,他們把雙方的人看作是自己人,屬於夾心層。」
1984年,由武大校友創刊的《青年論壇》以其大膽敢言而一鳴驚人,胡耀邦之子胡德平的《為自由鳴炮》一文發表在創刊號上,主流媒體紛紛轉載。胡平的《論言論自由》也被理論界譽為「現代中國的人權宣言」。
三十餘年後,武大現任校長竇賢康在新生開學典禮上,強調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輔導員紛紛獻唱《黨旗飄揚的方向》《我宣誓》,「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對於中國高校的現狀,劉道玉如今失望地評價道,「中國自90年代以後,高等教育只有數量和規模的變化,而完全沒有概念、制度、體制等的改變,因此,以發展代替改革是不可取的,相對於80年代是倒退。」
改革派摧而不倒,可嘆可敬
去年新冠疫情肆虐之際,《方方日記》被污衊為向境外勢力遞刀子,劉道玉在接受鳳凰網採訪時表示,種種荒誕源於中國思想文化先天缺失,沒有經歷類似歐洲的思想啟蒙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他因此被左派媒體圍攻,「跪拜在西方文明面前的小學生」。
劉道玉當時強調,被國際社會孤立後,由於缺乏原創性,中國製造也將難以維繫;中國要警惕民粹主義膨脹,切忌盲目自大,自我標榜。
這位年近九十的老人仍然在為堅持真理而承受風雨,王軍濤如今憶起劉道玉的一生,感到五味陳雜。八十年代改革派盡最大努力將中國帶到人類文明的自由民主憲政中去,最後卻功虧一簣,迎來反攻倒算,但是,希望仍存:
「道玉先生、耀邦先生就是一個悲劇,想在共產黨里做一些共產黨不可能做的事情。他們一生為共產黨打天下、維持江山做了事情,為共產黨續了三十年、六十年的命。改革開放搞出來的技術變成習近平數碼極權主義的資本,要不然他還在金三胖的刀耕火種中。但是,也沒有白折騰,八十年代留下的人現在在官產學三界都是頂尖人物。看看吧,他們和習近平的較量還在進行之中。」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b6e1e6c9-09ee-4da9-82e9-6efb1dbb1405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