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官方通報,截至5月2日下午2時,梅大高速塌方事故已造成48人死亡,30人受傷,目前已挖出陷落的汽車23輛。
在哀悼遇難者、關心傷者的同時,我也有個不成熟的疑問想要提出來請大家關注:
這次塌方事故,到底埋了幾輛車進去?
簡要回顧一下陷落車輛數據的變化:
事故發生於5月1日凌晨,到5月1日早上的時候,第一波媒體報道說是陷落了18輛車,那時確認死亡的還只有1人。
到5月1日下午,救援有了新的進展,更悲痛的事實逐步呈現在人們眼前,遇難人數不斷增加,陷落車輛也變成了20輛。
到5月2日,救援已基本完成,當地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事故情況,遇難人數定格在48人,陷落車輛也增加到23輛。
遇難人數隨着救援進展逐步增加是很好理解的,事故車輛里的人,土方下的人,總要「救」出來才能確定生死。但是陷落車輛的數目一變再變,其實是很令人疑惑,也是很不應該的。
事故發生地點是高速公路,屬於相對封閉區間,事故點兩頭的監控卡口進去多少車輛,出來多少車輛,是有精確統計數據,並且能精確到車牌的。
換句話說,哪些車輛在4月30日晚上進了這個區間,直到5月1日中午都沒有再出來,交通管理部門應該是很容易拿到精準數據的。一個白天的時間,都足夠調出所有「下落不明」車輛信息逐個電話核實了。
怎麼到了真實的事故救援現場,還是挖出一輛手動數一輛呢?
說起來,這個問題其實非常重要,甚至人命關天。如果在救援挖掘的同時就已經有了一個準確的車輛數據,救援人員就能做到心裡有數,挖出來的車子數量和下落不明車子數量做個對照,但凡還差一輛,就說明還有車子和人員被埋在土方下,救援就不能停止。
拿到這個「下落不明」車輛數據在技術層面困難嗎?應該是一點都不難的。
每個高速路每隔一段都有非常多不同角度的攝像頭,幾乎每個攝像頭都帶有車牌識別能力。即便是五一期間高速免費通行,每一輛車也都是要經過收費站卡口被記錄下來的,沒有任何一輛車能不留痕跡地飛躍過去。
有如此便捷的高科技手段,理應第一時間提取數據用於指導事故救援,怎麼還是靠挖機和鐵鍬挖出來一輛一輛點數才知道事故有多嚴重呢?
這道理擴大一點,是公眾把隱私信息交給政府之後能不能換來相應安全保障的問題。
現在高速路上到處都是攝像頭,超速了能拍到罰款,開車打電話能拍到罰款,這當然很好,有助於保障行車安全。但與此同時,一輛汽車進入高速路段後第二天都還沒出來,沒理由說你們不知道對吧?
管理部門以保障公共安全的理由獲取車輛和人員的隱私信息,那麼公眾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也要求攝像頭髮揮作用,這也很合理吧?
近幾年,各地政府紛紛斥巨資採購建設智慧城市系統,目標之一就是為了精準掌控道路交通數據信息。這真到了數十條生命被塌方掩埋的時候,怎麼又回到了挖出一個數一個的原始時代呢?這很不應該。
還有一個我不敢明說的點,梅大高速陷落了多少車輛這個數據,有關部門到底是不掌握,還是不想掌握呢?
一點建設性意見:
高速收費站都有攝像頭,背後還有全球頂級的交通大數據智能分析系統。發生事故了,把它們用起來。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建設性意見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b4c1e913-c8a9-47b5-89b8-1ff893f8a018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