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了多久,窮人只配走路和坐公交了

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對電動車「下手」了。

3年前,我買了人生中的第一輛車,那時候不管去哪都會開着車。因為當時還沒有像今天這般堵,油價也只有五塊出頭。後來,城市越來越堵,油價漲到八九塊,車子被我放在車庫,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我是真的不願意開車。

再後來,我高高興興地買了一輛電動車。電動車雖然不能像汽車那樣為我遮風擋雨,但在城市裡它起碼幫我省去了堵車的煩惱,最主要的是,電動車比開車划算很多。

包括我在內,有很多人上下班都靠着電動車,尤其是快遞和外賣行業,電動車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我不敢想象,如果哪天沒了電動車我們的生活該變得多麼麻煩;我更不敢想象,如果去哪都需要走路或者坐公交,我們的生活會憑空增加多少不便。

之前,各地出台了針對電動車的規定,要求騎車必須戴頭盔,必須走非機動車道,我覺得這個規定是有必要的,這是為了我們的安全。

但我沒想到,現在這規定變得越來越嚴格,甚至有些地方直接把電動車給禁了。

就比如最近廣州就出台了公告,對電動車實行分路段分時段限行。其中,廣州全城不少路段被列入限行,限行時間包括全天限行、白天早7點半到晚7點半限行和早晚高峰限行。

為什麼要限行電動車?有人說是因為太堵了,但堵車和電動車好像也沒有太大關係,因為堵車真正的根源在於汽車。

還有人說是電動車太危險了,經常出事。可仔細想想,電動車固然危險,但和汽車的危險性相比,電動車好像也不算什麼。畢竟真實的數據擺在眼前,每年因為汽車車禍導致的傷亡人數,和因電動車車禍導致的傷亡人數,哪個更多一些,一目了然。

對於這個規定,我感覺多少有點荒唐。電動車禁止以後,人們總得選擇一種交通工具,不可能就不出門了吧,很顯然我們還沒富裕到人人都買得起汽車的地步,就算買得起也不一定養得起,出行需求又擺在那裡,那這個時候怎麼辦?坐公交車?走路?騎自行車?

可公交車的數量又擺在那裡,現在的公交車已經夠擠了,難道還嫌擠公交的人不夠多嗎?

個人覺得,有問題要管理,但絕不是一限了之。電動車完全可以從規範生產、使用、上牌、道路切分和報廢等方面來管理,一禁了之是一種明目張胆的懶政行為。

還有一個新聞,說是從7月1日開始,電動車充電器和頭盔都要強制執行新國標。這個新國標確實是為我們的安全考慮,因為劣質的頭盔和充電器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安全隱患。

但這個規定很明顯的又存在一些問題,就是典型的一刀切。我在寫這篇文章時,上網搜了半天才搜到新國標是什麼意思,而且這個新國標一大段文字,冗長又複雜。我們年輕人還好一點,那些文化水平有限的人怎麼辦?他們怎麼去定義自己的頭盔和充電器是否符合標準?

如果真的想把事情辦好,真的是為老百姓考慮,就應該從源頭抓起,比如不合法不達標的頭盔和充電器直接禁止出售,我們在購買時隨便選擇哪一家買到的都是符合標準的。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網上和線下到處都是不符合標準的頭盔和充電器,我們普通人又沒有分辨能力,買到了不符合標準的,又要莫名其妙被罰款,你說冤不冤?到頭來問題還是沒解決掉。

還有,你只顧着要求騎車的人要有新國標頭盔和充電器,但卻沒考慮到賣電動車的商家願不願意給。我記得我買電動車那會,為了一個頭盔和商家軟磨硬泡好久,最後商家是同意送個頭盔了,結果送的頭盔就像紙殼做得一樣。

多說無益,我覺得既然要整治,就要一視同仁。比如食品安全也要搞新國標,8小時工作制也要強制執行,工資最好也要新國標統一,而且還要和查電動車一樣,隔三差五去下面抽查,不按規定執行的就罰款。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顧禮先生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