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火,很多人都說,為什麼大火沒有熱搜,而上海張老師可以有很多個。
在張老師之前,「小學生秦朗巴黎丟作業」,連續上幾次熱搜,已經引起網友的普遍反彈,被人們譏諷為「新黃色新聞」。
所謂「新黃色新聞」,是一種具有煽動性的、格調不高的「新聞」類型,通常不具備較大社會價值,而是純粹對大眾趣味的無底線迎合。
其實,新黃色新聞,本質上並不是新聞,而是一個片段,一個段子,一個「上頭的」瞬間。
為什麼格調不高的「新黃色新聞」經常刷屏,而真正有價值的嚴肅新聞上不了熱搜?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微博熱搜本身的運營機制。
沒記錯的話,上海張老師事件剛出來的時候,馬上就上了熱搜。我點開的時候,新聞鏈接是另一個地方男教師欺負女生的事,小編還沒來得及更換新聞鏈接。很快,圍繞張老師就有了三四次熱搜,各個角度都有——方便媒體接着跟進。
這是一個獨特的互動機制。微博工作人員看到有熱搜潛質的,馬上重點位置推薦,機構媒體紛紛跟進,產生新的話題爆點,進一步引爆「熱搜」。
前兩年幫一個評論欄目做特約編輯,每天要報選題。有經驗的同事告訴我,開會前看一下熱搜,就知道當天的熱點啦——我猜,很多機構媒體找選題,就是這樣一個流程,不光是評論,也包括可以跟進的採訪報道。
紙媒時代,是另一種信息反饋機制:市民把發生的事,通過熱線電話告訴報社,然後進入信息篩選流程。這是一個自發的、有更多互動的機制,所以才有很多真正的「新聞」出來:剛剛發生的、重要的,而你未必知道的。
互聯網時代,本來有更大的進步。每個人都可以發布信息,報社的熱線部很快就微縮了,記者在網上尋找信息,每天可以面對海量的線索。有經驗的人,會懂得如何在網絡爆料,引起媒體記者的關注。
這導致某種程度的信息爆炸,人們能看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在微博這樣的平台,如果你關注的賬號夠多,可以一直「刷」出新消息。這時候「偉大的發明」熱搜就出來了,平台把點擊量的話題拉出來搞一個排名,你要想知道「大家正在關心(搜)什麼」,打開熱搜頁面就知道了。
這是互聯網技術,是新的生意(可以把廣告推上去),也是新的信息權力模式。因為平台永遠不可能呈現自然狀態的「熱搜」。
此時,機構媒體的價值就能凸顯出來,可以依靠自己的價值觀和專業能力,報道「重要的新聞」。像紐約時報這樣的媒體,根本不在乎X(原推特)上大家最關注什麼,他們會堅守自己的價值,對得起自己的付費用戶。
很可惜,中國的媒體在這時出現了問題。越來越多的編輯、記者,習慣在「熱搜」中尋找新聞,報道新聞,而媒體在對熱搜的關注中也獲得了更多的流量。於是就會看到讓人憤慨的局面:一些八卦和個人道德領域的事情,在熱搜和媒體的畸形互動中霸屏多日,而重要的新聞則無人問津。
除了上海張老師事件,最近還有所謂「小學生秦朗寒假作業忘在巴黎衛生間」事件,也引發媒體廣泛關注,讓人哭笑不得。其實,如果我們多加留意,會發有很多「一句話熱搜」,很有意思的話題,但是卻沒有過多具體信息,也不知道真假,但是一旦被放上熱搜,也能熱火幾天。
甚至有更甚者,類似「秦朗丟作業事件」,呈現出「網傳-闢謠」模式,本來已經涉嫌假新聞,但是又因為闢謠變得「正確」,順勢再收割一波流量,成為熱搜連續劇,這已經成為熱搜的一個經典套路。
媒體不得不跟着熱搜走,因為它們在內部機制上已經「熱搜化」了,有些機構對員工的考核,上多少次熱搜也是一個指標。「上熱搜」本身成為一種成就,因為它意味着有流量和影響力。但是,「想辦法上熱搜」一定是扭曲的,因為會特別誇張地突出戲劇性、情色、小人物的道德困境這些能引發共情的元素。
「新黃色新聞」的不斷出現,最關鍵的原因就是熱搜與機構媒體之間這種畸形的互動,所產生的奇怪的「信息繭房」。應該承認,過去幾年是這樣的信息統治着中文互聯網。
經常看到有些人在微博上絕望地吶喊,努力把大家應該關注的、更有公共價值的某某事件「推上熱搜」,這經常都是徒勞的。有時候恰恰相反,越是公眾想讓熱搜的,越是上不了熱搜,那隻看得見的手在發揮着作用。
現在,是普通讀者對這樣的局面感到憤怒,越來越多的人在質問「新黃色新聞」,這讓人欣慰,也讓人感到悲哀,因為不管是微博熱搜平台還是媒體,都有責任也有能力做到更多。
尤其是熱搜平台,應該認識到沉迷於操縱話題、玩弄用戶的共情能力和注意力(這是多麼珍貴的公共資源),最終必然會遭到反噬。實際上,在信息繭房中炮製「新黃色新聞」,不但讓用戶厭倦,損害社會信任,對微博自己並沒有好處:一個越來越狹窄的微博,也不會有真正有價值的流量。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城市的地得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ae7c85e3-9201-4a84-958e-4a19072fbaaf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