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日有800多家水產業者突因註冊登記未通過遭中國「暫停進口」,以及金門高粱等酒品也被暫停進口。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表示,這就是政治打壓,絕不可能是技術上的問題。
綜合媒體報導,財政部長蘇建榮12日在立法院報告表示,台灣一年出口到中國的酒類金額37億元,目前受影響的金額約10億元以內。行政院今年1月起多次召開會議,積極輔導廠商因應措施;財政部也輔導廠商根據中國要求填寫資料,「每次回來一直要補件、補件,但都沒有說明原因」。
「我們也不知道為何被擋」,蘇建榮表示,台灣與中國都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會員國,應該根據規範協商,而不是用非關稅貿易障礙,這已經違反WTO規範。
這波因註冊問題無法銷中的水產品,主要受影響是秋刀魚、午仔魚、魷魚等。中國此前已禁止台灣石斑魚、冰鮮白帶魚和竹筴魚,以及鳳梨、蓮霧、釋迦、柑橘類水果等。
台灣駐日代表:中國認為可一舉兩得
台灣駐日代表謝長廷11日在圓山飯店出席台日關係永續論壇,他受訪表示,中國是因為經濟遇到困難,且被許多國家抵制,導致外銷下滑、外匯出問題;中國認為這樣對待台灣一舉兩得,一方面減少美元流出,一方面干擾台灣,讓台灣農民不安和不滿。
謝長廷指出,政府會認真協助台灣產品外銷,但業者不能太依賴中國,雖然中國有時價錢很好,「但有時價錢太好也是不好」。
謝長廷提到,近年政府處理香蕉、鳳梨、石斑魚、釋迦等問題,有些很快取得成功,但做法視具體項目而定,例如日本魚類選擇很多,不一定要選擇台灣石斑,就要靠業者和政府設法協助推廣。
矢板明夫:在中國賺錢無非是「向魔鬼討要零花錢」
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10日在FB貼文表示,這就是政治打壓,絕非技術問題。
矢板說,台灣的農水產品屢遭中國禁止進口,這無非是政治打壓、以商逼政,只能讓大家更加認識到,中國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生意夥伴,和中國做生意有很大的政治風險,「在中國賺錢,無非是『向魔鬼討要零花錢』。即使短期可能盈利,但只要他一變臉,商人就會立刻血本無歸,甚至可能賠上整個身家。」
矢板觀察到,明明是中國百般欺負台商,很多台媒卻怪罪台灣政府,「今天看到一些台灣媒體說,中國通知進口食品企業,需要註冊之後,日本農林水產省立刻協助日商,在短短四個月之內就完成了註冊;但台灣政府方面卻不作為,致使大量台灣企業沒有完成註冊,所以一切都怪蔡英文政府不好。」
矢板表示,他沒有在日本農林水產省的官網找到相關資料,也沒有看到任何日本媒體的相關報導。
矢板認為,這絕對不可能是技術問題,「我在北京當過10年記者,認識很多日商和台商。無論是對中國商場邏輯的理解,還是對政府政策的認知,或對中國社會的融入程度,日商都遠遠不如台商。更何況,中國政府還有一個專門協助台商的政府部門,叫『台辦』。如果有日本政府和企業能知道的消息、做到的事情,而台灣政府和台商竟然不知道、做不到的話,那麼,除了中國在蓄意打壓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二個理由。」
矢板批評,台灣竟有人把中國的惡意霸凌行為合理化,「面對這種喜怒無常、毫不講道理的中國政府,台灣應該做的,或許不是委曲求全。因為,你跪下去以後,下一步就會被逼著磕頭;磕下去以後,他會說你頭磕得不夠響……」。
矢板呼籲台灣各界,齊心幫助漁民度過難關,積極開拓其他市場,「12月初,農委會與日本貿易商簽署備忘錄,每年至少採購5100公噸台灣鳳梨與香蕉。今年以來,日本已經取代中國,成為了台灣水果最大的外銷市場。台灣水果已經漸漸擺脫中國的掌控,希望水產業也能夠跟進,我也會繼續在日本媒體上協助推動。大家一起加油!」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ab791009-ee9e-42e5-b071-0cb3b1379134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