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15時24分,江西新余市渝水區一臨街店鋪發生火災,造成39人遇難。1月25日,江西新余市渝水區「1·24」火災事故新聞發布會召開,發布會公布了事故原因:經初步查明,該樓地下一層正在進行冷庫裝修,因施工人員違規動火施工造成起火,因火勢太大無法及時撲滅,濃煙通過樓道湧入至二樓。
遇難者中,大多數是大專院校的學生,正在二樓一家培訓機構參加「專升本」培訓。也有年輕的進城打工者,才15歲。
濃煙與複雜的環境
李欣難以相信,朋友李曉峰在39名遇難者的名單里。
李欣在新余某大專院校讀大專二年級,李曉峰是大專三年級。出事前,李曉峰在新余市渝水區天工南大道的「博弈尚榜統招專升本」培訓機構上輔導班。這家培訓機構,就位於起火建築的二層。與他一起的還有三位同學,他們也都出事了。
劉鑫是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佳樂苑小區3號樓的租戶。1月24日15時20分左右,他聽到樓下聲音噪雜,於是趕緊跑下樓。一出樓棟,發現整個小區被籠罩在黑色的煙霧中,「已經看不見路面,能見度只有一兩米」。另一位也在那時候跑下來的居民告訴本刊,那天原本太陽很大,但當時「一點太陽都看不見了」,而且煙霧非常嗆鼻,聞起來是塑料燒着的味道。
為了躲避刺激的味道,劉鑫和室友只好從小區東門往南跑,跑到了距離小區30米的位置。這時,他才看清煙霧的來源:只見佳樂苑小區沿街的4、5、6號樓的商鋪二樓窗戶在往外冒烏黑的滾滾濃煙。劉鑫已經在佳樂苑小區住了近一年的時間,很熟悉這裡。他告訴本刊,沿街店鋪一二層為商鋪,三至六以上為居民樓。商鋪一樓有1家烤串店,2家小賣部,2家網吧,還有快遞站、水果店等店鋪,二樓南北兩頭是「博弈尚榜統招專升本」培訓機構,中間是鑫源旅館。
李強是第一批發現着火的人之一。他當時正在起火商鋪正後方的一修理廠車內曬太陽,看到濃煙後,趕緊跑過去幫忙。他看到一個20歲左右的年輕人在烤串店上方的窗口那裡呼喊。有人迅速從附近店鋪搬來梯子,搭到窗口,李強跑去扶住梯子。五個年輕男生從樓梯上下來,有的還背着書包。一個學生告訴李強,他是附近學校學生,正在這裡備考「專升本」。
李強說,下來的學生基本是臉部被熏黑,看不出受傷。還有幾個從火場自行逃出的人,全身都是黑漬,其中一個只穿着薄薄一條秋褲,光腳踩在冰冷的路面上。大概過了十分鐘後,情況看起來不樂觀了。附近一家商鋪店主張軍毅當時經過現場,他記得,那時已經來了四五輛消防車,烤肉串店上方,消防員踩着梯子進入搜救,他們戴着面罩,全副武裝,手裡還拿着手電筒,他記得,當時從裡面抬出了幾個人,個個被熏得漆黑,看起來也沒有意識了。
遇難的39人中,不少是大專院校的學生,年齡都在20歲左右。
有「博弈尚榜統招專升本」培訓機構的學生在接受其他媒體採訪時提到,事發時大家正在上英語課。「英語課是公共課,在最大的教室一上,人多,學生都要參加。」黃朝陽告訴本刊。他是附近一家大專院校學生,2022年11月到2023年4月在事發機構學習,學費6500元。他告訴本刊,培訓機構分為南北兩塊,出事的集中在北邊區域。北邊原本是個檯球廳,用塑料板隔斷出一間大教室、兩間小教室、一個廁所和一個公共區域。大教室大概五六十平米,呈長條形,中間有兩根立柱,10排木質、鐵質長桌從講台邊密密麻麻擺到後牆,只留下能容納兩三個人活動的空隙。
黃朝陽告訴本刊,來參加培訓的學生都是新余本地大專院校學生,包括江西冶金職業技術學院、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等院校,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隔壁江西工程學院。黃朝陽說,大教室密封性很高,常年需要開燈。教室只有一扇小門,教室後面有一扇小窗,窗前也堆滿了檯球桌、桌子、椅子等雜物,並用一塊宣傳牌擋住——火災發生後,出事學生就是從這裡逃生的。張朝陽說,為了更好聽課,學生們都傾向於坐在前面,坐在後排的學生少,有的是底子好想學其他學科,有的是不愛學習的。據此前媒體報道,逃出來的學生多坐在後排靠窗位置。
旁邊緊挨着的鑫源旅館結構也比較複雜。前述商店老闆的張軍毅曾在鑫源旅館住過一夜,他告訴本刊,那是很老式的賓館,賓館內有15個房間,從左側一個樓梯上去,二樓中間一條走廊,兩側被隔成一間間大小不一的房間,有的房間內有麻將桌,有的只有七八平米,放着一張單人床和一個衛生間。一位當地消防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些造成了後續救援的困難,他提到,接警7分鐘後救援力量就到達了現場,但起火建築內有網吧、棋牌室等場所,要採用的滅火方式不同,整個二層的結構又很複雜,在煙氣阻擋下,救援人員難以對這些區域進行區分,而且,因為復燃風險高,救援期間還曾發出過緊急撤離信號,「網吧麻將館存在外設電路,用電負荷大,培訓機構里紙張等可燃物多,一樓燒烤攤還有煤氣罐。」
新余官方通報,1·24火災現場救援於當日20:50分結束,此時,距離火災發生過去了大約5個小時。
遇難者
張揚的女友李冰也在遇難的名單里。她是贛西科技職業學院大專三年級學生。李冰是2023年國慶後報名的「博弈尚榜統招專升本」的課程,考試時間在2024年4月。張揚說,最近這段時間,培訓班安排了集訓。每周有四天,女朋友要從早上9點上課到晚上9點半,另外三天只有晚上有課。出事前,李冰告訴張揚,原本出事這天白天是無課的,但學校為了提前放假,將課程提前了。1月24日傍晚,張揚在手機看到江西新余發生火災的新聞時,他一眼認出那是女友上課的地方。他趕緊打電話,電話一直能接通,但始終無人接聽。
1月25日下午4點半,黃平在新余的殯儀館見到了21歲的兒子黃天。他靜靜地躺在冰棺里。黃天身高175cm,只有一百斤左右,一直很瘦,此時的他顯得更為消瘦。他的臉很乾淨,只有鼻孔里還留有黑色的粉塵,嘴巴無法合上,牙齒比以前更黃。黃平推測,這是因為兒子逃生時不得不大口呼吸。
說到這裡,黃平哽咽了。他有2個兒子,大兒子今年31歲,已經成家立業,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小兒子黃天是自己一直擔心的。「他從小性格內向,話特別少,家裡來客人他就只想躲。」初中後,黃天沉迷手機和網絡,畢業後只考了一所大專院校,讀計算機專業。外出讀書的黃天話更少了,寒暑假回到家裡,總是待在二樓自己的房間,喊他吃飯他才下樓。
黃平今年54歲,是九江人。在黃天上大學之前,他和妻子一直在家裡邊種地,邊打零工。3年前,黃天考上大學,學費要一萬三四一年,再加上生活費,黃平有些力不從心。他托熟人介紹了鎮上的纖維廠,負責看管、修理機器,每月4800元,常常熬夜,除夕和年初一也要值班。黃平初中都沒畢業,他覺得多讀點書總是好的,「我一輩子乾的苦力活,想孩子們掙點輕鬆錢。」
在兒子大專三年級這一年,黃平覺得「情況變好了」。2023年年初,黃天打電話給父母,說自己想考專升本,問父母是否支持。黃平很高興,他告訴黃天,「只要你願意讀,我砸鍋賣鐵都支持你。」 兒子的懂事還表現在另一方面。每月1號左右,黃平都會準時給他打1500元生活費。今年,每次黃平問他缺不缺錢,黃天都會回答不缺,「他說我和媽媽掙錢辛苦,不用給他打錢。」
在李欣的印象里,李曉峰長得白白淨淨、高高帥帥,對朋友也很講義氣。李欣的男朋友有一次打籃球骨折了,李曉峰冒着暴雨,把王安從宿舍背到了醫院,忙裡忙外,陪王安檢查。李曉峰學習很努力,「他(李曉峰)差不多從大二學期開始,就每天去圖書館上晚自習。他的目標是南昌師範大學,想當體育老師,或者將來再考公考編。我最後一次和他吃飯,李曉峰還跟我們討論專升本的考試,聊了聊他的英語複習進度。」李欣回憶道。
岑星的妹妹岑宇琳也在這場火災中離世了。她才15歲,是雲南人,住在二樓的鑫源旅館裡。岑星告訴本刊,妹妹讀過中專,是從去年8月開始到新余打工的,她在着火點附近的一家手機殼廠上夜班,一個月工資3000元。岑星知道妹妹想賺錢,她「很懂事,很疼人,性格倔一點」。她們從小生活在雲南農村,妹妹跟父母提過,想要賺錢在縣城買房子。
二樓的棋牌室也有人喪生,有一位是新余市渝水區下村鎮的何志權,還有幾個月滿19歲,他當時在打牌。他的朋友王凱告訴本刊,何志權個頭不到一米七,瘦瘦的,單眼皮,瓜子臉,「挺帥的」,愛跳街舞。何志權家裡姐弟兩個,父母如今50多歲,母親因重度近視無法工作,全家僅靠父親修路掙錢,賺的是辛苦錢。王凱說,何志權從小成績不好,但他仗義、說話爽直,是着一幫男生里的主腦,大家都很服他。初中畢業後,何志權去了附近一所職業學校念數控專業,後來輟學了。之後,他在附近一家奶茶店工作了幾個月,後來又換過幾份工作,2023年下半年到一家KTV做營銷,一個月工資五六千塊錢。
消防隱患與危險的冷庫
1月25日,江西新余市渝水區「1·24」火災事故新聞發布會召開,發布會公布了事故原因:經初步查明,該樓地下一層正在進行冷庫裝修,因施工人員違規動火施工造成起火,因火勢太大無法及時撲滅,濃煙通過樓道湧入至二樓。
中國應急安全與減災科普委員會委員、註冊一級消防工程師許傳升曾當過27年消防員。他告訴本刊,根據現場情況來看,商鋪地下起火的樓梯道,直接連接着地下室和二層教培機構的教室。許傳升說,由於煙囪效應(在底部到頂部具有通暢流通渠道的建築物內,由於密度差,煙氣會自然傾向沿上方快速擴散的現象)煙氣會自然傾向向上方流動。而且,地下空間沒有其他通風空間,只能沿着樓道往上蔓延,煙氣會更為迅速地漫延向二樓。
「煙氣的瀰漫是很快的,空氣中正常的氧氣含量是21%。降到18%之後,人就可能會缺氧。再加上煙氣里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氰化物等大量有毒氣體,也會造成窒息。沒有氧氣供應的情況下,人會在幾分鐘之內死亡。」在許傳升的經驗里,火災中的遇難者,大部分都是煙霧造成的窒息死亡。「煙的溫度高,有的甚至能達到六七百度,且有毒氣,人進入到煙霧中去,就像閉着眼走路,根本看不清路在哪。」
從建築物消防安全角度來講,從2005年開始,我國的《建築設計防火規範》要求建築的地下部分與建築的地上部分不應共用樓梯間,如果必須共用,在首層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2小時的不燃燒體隔牆和乙級防火門將地下與地面部分隔開。這兩個措施都是防止地下煙霧蔓延到地上一二樓的空間。但一些老舊小區,因為當時沒有特意監管,在這方面往往都有疏漏。對一些老舊小區,許傳升提到,原本建築物可能設有防火分隔,但後期可能因為經營的原因,會把原來的防火分隔破壞掉,從而失去防煙作用。
在許傳升過往的經驗里,因為在建築里建設冷庫引發的火災並不少見。2017年北京西紅門一建築發生火災,導致19人死亡,8人受傷。2021年大連長興市場火災,導致8人死亡,1名消防員犧牲。兩個事故都是由於地下冷庫起火所致。許傳升告訴本刊,以往冷庫都是單獨建設,與其他建築分開。但近些年來,很多商家為了方便,選擇把冷庫建在商場等民用建築里。許傳升說,根據《建築設計防火規範》,冷庫中製冷的氨類物,屬於乙類火災危險性類別,常規來講不能在民用建築里使用。
冷庫施工和拆除階段,是發生火災的高風險期。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建波告訴本刊,聚氨酯硬泡是冷庫中最理想的保溫材料,估計全國至少80%以上的冷庫都會選擇聚氨酯硬泡作為保溫材料。李建波說,根據我國《冷庫設計標準》(GB50072),使用在冷庫中的聚氨酯硬泡材料,需要根據我國《建築材料及製品燃燒性能分級》達到難燃或者可燃材質的標準。從感官角度上,所謂可燃材質,可以理解為,能用打火機點着,但離火會自動熄滅,不再持續燃燒;而難燃材料僅靠打火機點火,基本上是無法點燃的。
不過,李建波說,在實際冷庫建造過程中,由於難燃和可燃等級的保溫材料比未經阻燃處理的保溫材料幾乎貴出一半左右,很多不規範的冷庫使用的保溫材料阻燃性能並未達標,這在實際工程中比較常見。李建波表示,火災問題發生的背後,主要思考三個層面的問題,一是冷庫的設置設計是否合規,二是冷庫中用的材料是否合規,三是是否是合規施工,特別是動火類的作業。這才是溯源這類問題的關鍵。「就聚氨酯產生的有毒性氣體來說,在高濃度的情況下,只要吸入幾口,可能就會失去行動力,長一點的一兩分鐘就會使人窒息。」許傳升說,這可能也是造成傷亡嚴重的重要原因。
黃平告訴本刊,出事幾天前,兒子還給家裡打了一個電話。電話里,黃天似乎比平常更健談,他告訴母親,對專升本考試自己有信心,還說自己好想家,已經買了2月1日回家的車票。只要有空,岑星和妹妹岑宇琳都會通話,兩個人聊得最多的,是今年是否一起回家過年——岑星在東莞生活,好幾年沒有回家。妹妹一直勸她回家。原本,岑宇琳是打算第二天就回家的,過年時能見到家人和姐姐。岑星說,雖然年紀很小,但日常通話時,妹妹從來沒抱怨過工廠的辛苦,只是經常說,賺錢回家後要給她買很多東西,「衣服、鞋子、包包、美甲,吃火鍋、喝奶茶,多到數不清,還要給我小孩買東西。」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三聯生活周刊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aab35f6d-7022-4919-9662-f12108ecce14
評論被關閉。